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古典文学 > 中国的儒学统治

对残存的门阀士族的压制

书籍名:《中国的儒学统治》    作者:刘绪贻
    《中国的儒学统治》章节:对残存的门阀士族的压制,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虽然唐朝统治者竭力恢复和保持统治阶级在儒学中的既得利益,但由于世代因袭,在当时的社会中,门阀士族依然存在。如果不摧毁这一排外阶层,他们仍将是一种不必屈从于儒学的势力集团,从而有能力发动社会变迁,危及统治阶级在儒学中的既得利益。这就是唐太宗及其继任者为什么竭力压制门阀士族的缘由。我们来看看历史记载。

初,太宗尝以山东〔15〕士人尚阀阅,后虽衰,子孙犹负世望,嫁娶必多取赀,故人谓之卖昏。由是诏士廉与韦挺、岑文本、令孤德棻,责天下谱谍,参考史传,检正真伪,进忠贤,退悖恶,先宗室,后外戚……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为九等,号曰《氏族志》。而崔干仍居第一。帝曰:“我于崔、卢、李、郑无嫌〔16〕,顾其世衰,不复冠冕,犹恃旧地以取赀,不肖子偃然自高,贩鬻松槚,不解人间何为贵之。齐据河北,梁、陈在江南。虽有人物,偏方下国,无可贵者,故以崔、卢、王、谢为重。今谋士劳臣以忠孝学艺从我定天下者,何容纳货旧门,向声背实,买昏为荣耶?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次有爵为公、卿、大夫,世世不绝,此谓之门户。今皆反是,岂不惑耶?朕以今日冠冕为等级高下。”遂以崔干为第三姓,班其书天下。〔17〕

唐太宗不只是在《氏族志》中贬损旧士族,而且娶王妃、嫁公主都选择新的勋贵名臣之家,而不与山东旧族联姻,以降低他们的社会地位。〔18〕

即便如此,残存的门阀士族仍门望不减。太宗朝名相如房玄龄、魏征、李仍与世族子弟通婚。〔19〕有时,这些世族子弟还会拒绝与新贵子弟联姻。这便激起了后者的嫉恨。武则天统治时期(684—705),权臣李义府因向世族求婚遭拒绝,又耻于家族未入《氏族志》,上疏请求任命12大臣修订此新志。结果,士族增至2287家。再以这些士族的品位高低分为9等,甚至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收入《氏族志》。这便使世族缙绅感到耻辱,称新志为“勋格”。李义府还搜罗旧版《氏族志》,加以焚毁。除此之外,女皇武则天又下诏,后魏所立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所立博陵崔懿,晋所立赵郡李楷,凡7姓10家,不得实行世族的内部通婚。那些将与世族女子联姻的人家,三品以上纳帛不能超过300匹,四品、五品200匹,六品、七品100匹。所有这些布匹都由新娘带回夫家,新郎不得接受新娘家的回礼。〔20〕

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将士族世家与官吏阶层合而为一。如我们在上一节所说,因为官吏阶层业已儒化,也就表明,这种合而为一就是世族和儒生阶层的合而为一。即使面对如此重压,世族也绝不放弃为其幸存而斗争的最后机会。下面记载告诉我们世族对上述诏书是如何反应的。

其后,天下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禁昏家”,益自贵。凡男女皆潜相聘娶,天子不能禁。〔21〕

既然世族或旧士族成员只是“衰宗”和“落谱”,他们的子女也只能私下里结亲,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残存世族的影响降到了何种程度,它又多么无所作为。在此情况下,它自然无法像在晋至南朝时期那样随心所欲了。它之所以还被容忍,也许只是因为它已不再对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

唐玄宗时(713—756),新贵家族正在形成一个新的世袭贵族阶层。他们的子孙几乎占据了朝廷所有的要职。皇帝对此忧心忡忡。于是他一方面把出身寒门或新士族中的子弟如张九龄、张嘉贞擢为宰相;另一方面,他又暗示出身世族的宰相源乾曜将自己的儿子派往地方,给其他官员树立榜样。〔22〕因此,源乾曜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

大臣子弟并求京职,俊义率任外官,非平施之道。臣三息俱任京师,请出二息补外,以示自近始。〔23〕

此奏获得批准。紧接着皇帝颁旨道:

乾曜身率庶寮以让,既请外其子,又复下迁。《传》不云乎:“范宣子〔24〕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太和。”道之或行,仁岂远哉。其令文武父子昆弟三人在京师者,分任于外。〔25〕

自此以后,公卿子弟都有人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吏。〔26〕

玄宗以后,几乎所有的唐统治者都继续警惕着世袭贵族的出现。无论何时,只要一出现这种苗头,就将其扼杀。宣宗朝(847—859),有一次刘瑑

尝与崔慎由议帝前,慎由请甄别流品。[刘]瑑质曰:“王夷甫相晋,崇尚虚浮,以述流品,卒致沦夷。今日不循名责实,使百吏各称其职,而先流品,未知所以致治也。”慎由不得对,繇是罢宰相。〔27〕

宣宗后,唐统治家族日益衰微,皇帝对士阶层自结朋党无能为力,因而在懿宗朝(860—874)形成一个以李都为首的多少带门阀性质的士阶层。〔28〕懿宗后,崔氏复起,取代李都成为士族的领袖。〔29〕

但是,此时朝廷中出现了另外两个强大集团——藩镇和宦官。(对于他们,我们将在下章中予以简要讨论。)由于宦官擅权,士族便联合藩镇予以镇压。然而始料不及的是,藩镇更难驾驭。由于朝廷未能镇压藩镇,中国乃陷入藩镇割据的混乱之中,唐室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