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文学理论 > 如何独立思考

第38章 正向思维

    《如何独立思考》章节:第38章 正向思维,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所属部分:警世故事

引申话题:“鸡汤”般的伪科学

“正向思维运动”(The  power-of-positive-thinking  movement)是“自助”产业帝国存在的基石。从乔普拉到奥普拉,那些自封的精神导师从消费者那儿捞走了大量金钱,包括上电视节目、出书、办讲座和静修。其核心要义其实很简单:“坚持正向思考,就会得到正面的结果。”

现实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信仰服从于现实,而不是反过来。

——艾利泽·尤德科夫斯基

尽力去想象某个场景(一定要尽力去想哦!)就能让其实现,这样真的好吗?这其实是一种颇令人着迷的“奇幻思维”(magical  thinking)  :它让我们以为自己拥有某种能力,能够操控一切,可实际上却是异想天开。

许多鼓吹“自助”的书籍作者和专家也希望你这么想。他们会借用各种各样的名义——精神高于物质、吸引力法则、灵力、磁力等,并反复灌输给你。这些理念倒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都缺乏科学的证明。

朗达·拜恩的《秘密》也好,华莱士·沃特尔斯的《失落的致富经典》也罢,宣扬“自助”理论的作者(不管他是否真的相信这一套)都有赖于“正向思维运动”而发家致富。随便找一家网上书店,搜索“吸引力法则”,你会发现有些书总能赢得许多人的关注。它们教你如何轻松地赚钱、寻找真爱、提高记忆力,甚至战胜癌症。如果你对此觉得忧心忡忡,那就对了。

我们绝无可能靠许愿来改变世界。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效果怕是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怀疑论者的宇宙指南》的好伙伴)理查德·怀斯曼曾经指出,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正向思维非但毫无益处反倒有害。

怀斯曼指出,在199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利恩·范和谢利·泰勒比较了“基于过程的心理模拟”与“基于结果的心理模拟”对人们行为表现的不同影响。换句话说,实验安排了两组学生,其中一组想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基于结果),另一组打算认真学习迎接考试(基于过程)。研究人员又安排了另一组学生,和以上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对照。看重学习的学生,取得了比对照组更加优异的成绩,而看重分数的学生,反而比对照组考得更差。

结果很明显:仅仅靠正向思维不但毫无用处,更是对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浪费,而且还让人不再那么脚踏实地。但是,为了达到目标而重视过程,并时刻牢记在心,这倒并非坏事,因为它可以驱使我们将理想付诸实践。正是因为有了行动(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行动),才会取得积极的结果。

事实上,科学研究证明,抱有负面或悲观的态度其实益处多多。悲观主义似乎能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和谐的婚姻关系,以及更高效的沟通能力。它也会让你变得更加慷慨,不再那么沮丧。很显然,至少保持某种程度的“提心吊胆”对人是有利的。过分的乐观会让我们得意忘形,最终导致失败。

过度积极的心态还会让死亡变得糟心。詹姆斯·科因曾经专门研究过癌症末期患者对待死亡的态度。他指出,过分强调临终时的正向思维,反而会给处于弥留之际的患者带来极为负面的心理影响。直面死亡并非易事。每个人面临死亡时的态度以及悲哀程度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够最终战胜绝症,重获新生,那么(死亡来临时)你一定会感到极度失望。

被正向思维冲昏头脑的人们会暂时将真正有意义的循证医学治疗手段放在一边(或者干脆就完全视而不见)。相反,他们会痴迷于所谓的“灵力”,指望靠它来摆脱疾病的困扰。大多数时候,这么做只会导致悲剧。针对“灵力”问题,科因博士还专门做了一项调查,其规模算得上迄今为止最宏大的研究项目之一。调查发现,情绪健康水平与死亡率没有任何关系。正向思维根本无力阻止人们最终走向死亡,反而会让短暂的过程变得更加痛苦。

每个人离开的方式都不一样,来自外部社会的压力也会对临终时刻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此时明明心怀怨念,或者悲伤不已,却还要在至爱亲朋(甚至是医生)面前装出一副“勇于面对”或“积极乐观”的样子,这种无形的压力反而会让他无法安心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被正向思维这样的伪科学所蒙蔽的可绝不止那些患者和行将就木的人。它一开始就是为了哄骗那些弱势和穷苦的人,麻醉那些需要帮助和走投无路的群体。通过洗脑,向人们传播种种虚幻的富足感,这样做只会让整个社会陷入瘫痪。人们不再去做该做的事,或者认真对待经常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而是在期盼、许愿和祈祷中等待收获爱情、金钱和名望——这简直就是在做白日梦。这反倒容易引发负面的反馈效应,将人们引向失意和绝望。

别误会我的意思!凡事保持(适度的)积极心态并不是一件坏事,也没必要刻意压制你阳光、开朗的个性。但是,不用什么事都往好的方向想,也别指望会一直福星高照。这世间绝不会事事如你所愿。


“自助”又译“自我完善”,是20世纪后期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倡导兴趣或处境类似的人们联合起来,通过自我修炼的各种方式,达到修身养性,提高精神境界和认识世界的目的。——译者注

有些人相信思维会产生力量,能够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地方,或者想到什么就能做到什么,心理学上把这种唯心主义的信念称为奇幻思维。安慰剂疗法其实也是出于类似的心理作用。——译者注

吸引力法则源于古老的印度神学,它宣称人的思维具有磁性效应和频率,任何你所想的都会传送到宇宙中,而宇宙也将以相同的频率反馈你。换言之,心想,事就成。——译者注

参见詹姆斯·科因、霍华德·坦内恩和艾达丽塔·兰切尔2010年发表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