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入公门,鞠躬如也:孔子上殿时的仪态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樊登讲论语:学而》章节:入公门,鞠躬如也:孔子上殿时的仪态,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这段话与之前《论语》的表述完全不一样,相当拗口。因为其中所描述的,都是我们今天已经非常陌生的礼仪了。

“入公门”,到皇宫里去办事,基本上有三个大门:库门、雉门、路门。至于公门到底是哪个门,学术上根本争不清。总之,就是孔子去上朝,入公门之时。

“鞠躬如也,如不容”,想想看故宫的门有多大。孔子的时代,门虽然没那么大,但是也肯定能够容纳一个人进出。但是孔子进公门的时候,一定要弯腰进去。“如不容”,就好像那个门会碰到头一样,这描述的是孔子恭敬的仪态。

“立不中门”,是说一个人不要站在门中间,不要目中无人,不要挡别人的道。我们想想“闪”这个字,就是“门”字里有一个“人”,表示人要赶紧走开。

“行不履阈”,如同现在去寺庙,有的导游会讲,不要踩门槛。

“过位”,这里存在一个争论。有一种说法是“过君王的位”,鲁君端坐,你从他跟前经过的时候,表情要庄重,脚步要轻快。还有一种说法是“过群臣的位”,就是当你进入大殿之时,如果一些大臣聚在一起聊天,你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要提起劲来,快速地走过去。

“其言似不足者”,说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太大力气一样,声音要小,声调要放低。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能够做到把声音放低,是一种修养。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打电话,压根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底气十足,声音洪亮,其实是目中无人的表现。孔子在公众场合,说话就好像“没气儿”一样,不影响别人。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摄齐”就是把衣服提起来,“升堂”就是走台阶上去。当时的人们身着宽袍大袖,上台阶时把衣服提起来,是礼节。“鞠躬如也”是指低着头。这句话是说,提起衣服,像鞠躬一样往堂上走。

“屏气似不息者”,憋住气息,好像没有呼吸一样,因为要上朝了,要跟国君见面了。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出”,开完了会,出来的时候;“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每下一个台阶就舒服一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轻松。“怡怡如也”,是指姿态越来越怡然自得。

“没阶”,走完台阶以后;“趋进”,走台阶不能走得快,否则容易摔跤,尤其是穿着大袍子时;“翼如也”,有版本翻译成“像长了翅膀一样”。如果孔子每次上完朝之后,一出门,袖子一展,这太浪漫了。但我觉得不太合理。我倾向于把“翼如也”理解为小心翼翼地赶紧走。

“复其位,踧踖如也”,是指回到自己的位置,表现出恭敬谨慎的样子。

这是孔子的一套上殿见王的礼仪。怎么进门,怎么说话,怎么行走,怎么提起衣服,如何上台阶,见完君王后如何离开,等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孔子在礼仪上万分谨慎、恭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