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章节:六,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高适心中一定是激昂澎湃的。怎么能想到,四年前的封丘县尉,摇身一变成了节度淮南、执掌扬州、拥兵数万的朝廷高官。

高兴归高兴,办事归办事,高适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地南下。可还没等高适抵达,永王李璘就动手了。原来,李璘率领季广琛等将领浩荡东进,引起了高适的老伙计、江南东道采访使李希言的警觉。李希言写信去诘问,语气非常直接。李璘哪里被人骂过,干脆先动手,派部将袭击在苏州的李希言和镇守扬州的李成式,打算给两人点颜色看看。李希言不敌李璘,李璘便乘势占据扬州。等登上扬州城一看,高适等人的大军和裴戎的讨贼先锋,已经在江北摆开阵形,摩拳擦掌,就等着过江“胖揍”自己了。李璘和儿子李偒有点心虚,一旁的心腹季广琛也觉得不行,再搞下去就真的成叛乱了。季广琛悄悄下了城墙,找到永王的其他心腹,密谋倒戈。倒戈只要一分钟。当天,季广琛带着六千人马,脚底抹油,溜了。在朝廷的威慑下,李璘自乱阵脚,以为大军已经渡江。朝廷军队看李璘逃跑,便追击李璘。李璘边打边撤,一路逃到了大庾岭,打算到广东建立根据地。没想到,江西采访使皇甫侁追兵赶到,李璘走投无路,兵败而死。

李璘小李亨近十岁,幼年丧母,是李亨把他养大的。李亨明白,李璘是父亲恶心自己的棋子罢了,对于如何处置李璘,李亨还有些不忍;又听说太上皇一看势头不对,就下诏废李璘为庶人了,心里更是凉了不少——弟弟啊!到头来你居然给自己亲爹当了“工具人”。李璘一死,李亨危机解除,不仅没有追责李璘家属,反而保全他子女的富贵,对外隐瞒李璘举兵的事情,那个以为自己立了大功的皇甫侁,李亨再也没有用过。

高适就这么看着李璘败亡,想必颇为唏嘘。但他也不是来打酱油的,李璘还有些遗留问题等自己收拾。在与李璘对峙时,高适就已经给李璘方面的人写信,让他们赶紧弃暗投明、好自为之。而李璘的心腹季广琛更特殊,他本是高适的老同事,大家都在哥舒翰帐下任过职。韦陟和高适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早就悄悄和季广琛联系,不仅免他的罪过,还有高官厚禄相待。

而真正的老朋友——一片热情投错了庙的李白却被人抓住,关在九江。李白哪里受过这个罪,在监狱里急得一筹莫展。不过,他也有一丝侥幸,平叛的主将高适不就是多年前落魄宋州,和自己混吃混喝,还要一起修仙的高三十五吗?!想到这里,他赶紧写信、写诗,吹捧高适的才华,把高适捧到了再造乾坤的高度,希望高适救救自己,不然,就要“玉石俱焚”了。高适没有理会李白,李白也没有等到高适的援助。十多年前,李白固执地去山东修仙,高适决意拼搏功名,两人早已选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只等待着一个分道扬镳的机会。更何况,李白是交代不清底细的“共犯”,自己并不适合出手相助。就在高适专注东南战局时,王昌龄却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高适得知,义愤填膺,迅速上书,为王昌龄申冤。河南节度使张镐便借故杀了闾丘晓,王昌龄大仇得报。同为朋友,感情是有深浅的。

淮南的场面收拾清楚,宋州还在战争的水火之中。睢阳一带,张巡正在苦苦坚持,新来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却因为怕属下生事,不敢分兵救援。高适写信去劝和,还是没有抹平矛盾。看着宋州饱受蹂躏,张巡城陷身死,高适也会意识到位高权重的限度吧。

高适在东南大有威望,又喜欢批评和劝谏,引起了宦官李辅国的注意。李辅国便借升任太子詹事的机会,夺去高适的兵权,送他去洛阳休养。路过宋州,看到满目疮痍的故园,想起张巡的壮烈事迹,高适悲从中来,作祭文一篇,慰藉英灵。抵达洛阳后,身为高官的高适有了一段闲暇日子,日日吟诗作赋。

说来也巧,小老弟杜甫此时经历了九死一生,顺利逃亡,与高适取得了联系。不久前,杜甫上书为败军的宰相房琯辩护,触怒了肃宗,被逮捕入狱。杜甫多方求救,其中一封信就送到了高适手上。杜甫以为高适会伸出援手,但是信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别的朋友花大力气把杜甫给捞了出来。杜甫出狱后,得知高适在洛阳,便写信一封,希望高适莫忘旧人——“相看过半百,不记一行书”(2)。不知高适收到这封信,会不会有些尴尬。然而,身为高官,哪里有那么多出手的自由呢?

不久,史思明在相州大败唐军,洛阳再度陷落,高适只得跟着洛阳的权贵们逃到长安。肃宗给了他一个实际的职务——彭州刺史,要他到四川任职。出将虽不入相,也算保持住了高官的身份。人生起落,高适已经经历得差不多了。

天下不算太平,蜀中也难以幸免。就在去彭州的路上,高适还遇到了劫道的兵痞。一番折腾,终于抵达,此时高适只想痛饮数杯,好好休息。但高适没有想到,小老弟撑着病体,拖家带口来到蜀中投奔了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杜甫之前想来彭州投奔自己,自己没有搭理,现在人家来到蜀中,相隔不远,自己再装不知道实在说不过去。高适听说杜甫没有住处,在寺里落脚,写了一首小诗寄给杜甫。全诗满是敷衍的味道。

高适很久没有给杜甫写诗,杜甫收到诗,本能地感到高兴。大乱之后,山河破碎,能和故交取得联络已经是三生有幸,哪里还管……尽管诗写得确实敷衍,杜甫还是很有礼貌地回诗一首。

抵达彭州第二年,高适转任蜀州。杜甫把这首诗送给高适,夸赞高适为人风度不凡,也不断在提醒高适:我们曾有一段交情。但在高适这里,“交情老更亲”(3)只是杜甫的一厢情愿。

青春和功名都会消失,友情也未必会历久弥新。在一位朋友的组织下,路过成都的高适带着好酒来到草堂做客。那天,高适没有拘束,仿佛忘记了自己对杜甫的冷落。杜甫并不介意之前的隔阂,还觉得这场聚会非常融洽,特意作诗纪念。但酒醒了,又是另一回事。蜀州司马邀请杜甫去蜀州参观一座新桥,刺史高适刚好路过。杜甫站在桥头,看到刺史的人马,兴奋地挥着手。高适在马上看见杜甫,心想:“这小老头怎么那么眼熟。”走近一看,原来是杜甫。两人尬聊几句,一时无话。

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平,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离职,高适接任,兼管东川之事,成为四川的最高长官。无论是淮南道,还是剑南道,都是唐朝的战略要地,朝廷把这些地方交给高适,也是看中他的耿耿忠心。官大责任也大,到任当年,吐蕃从高原而下,进攻陇右,打算切断河西走廊,占据安西、北庭千里之地。高适打算在西川出兵,牵制北方兵力。

杜甫没有赶上为高适送行,但他仍然给高适寄去了一首小诗。他很高兴,高适能够有飞黄腾达的一天,他也遗憾,这段友情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在发挥。人到暮年,都会念旧的吧。杜甫隔着信,满怀期待地问:“那些我们一起游玩的日子,您还记得吗?”

这又是一首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的诗。高适走了,桥头的匆匆一面成了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