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章节:三,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1)韦皋出身于京兆韦氏,大唐一等一的望族。这个男人从生到死,身上萦绕着种种奇异的传说。据说韦皋刚刚满月时,家里请来群僧布施祈福。僧人中有一个其貌不扬的胡僧,不顾仪式,径自登堂,望着襁褓中面色红润的婴儿,说道:“别来无恙!”韦父不解,问道:“大师,孩子才刚满月,怎么就别来无恙了?”胡僧说:“此儿是诸葛武侯的后身,将来必重返蜀中,恩泽百姓。”韦家从此把大师的一番话牢牢记在心里,特意把武侯作为韦皋的小名——不过,这应该又是一个先果后因的传说,韦氏家族虽然庞大,但韦皋的父亲韦贲只是一个蓝田县尉,对于儿子能否主政一方一定是心存疑问的。

韦皋以门荫入仕,比起韦家进士入仕的人,起点确实是低了一些。其他堂兄弟在朝廷任美官已久,韦皋本人三十好几了,却只有游历于各地节镇、充当入幕之宾的份儿。职务比较稳定,但升职前景没有那么乐观。那时,他已经是宰相张延赏的女婿,张家上下都觉得韦皋清高、不会做人,只有张家夫人苗氏,认定韦皋今后贵不可言。

苗氏看中韦皋,是因为其人刚直、文武双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出逃奉天,朱泚自立为帝。一时间,天下动荡,藩镇中的野心家又打起了割据的算盘。韦皋的上司,凤翔陇右节度使张镒被叛将李楚琳杀死,韦皋当时留守陇右,并不在张镒身边。韦皋临危不乱,把握局势,扫清身边的叛徒,而后与朱泚周旋,争取与唐军联系的时间。韦皋很快稳住了陇右的局势,为唐朝争取到稳定的后方,而后接受唐德宗的任命,出任奉义军节度使——一个月之间,韦皋就从节度使的跟班,变成了节度使。次年七月,乱事平息,韦皋青云直上,成了唐德宗的近臣。贞元元年(785年),唐德宗交给韦皋一个重要的任务——镇守西川。

有意思的是,韦皋此去,正是要接张延赏的班。一路上韦皋改名换姓,并不令张延赏察觉来者何人。张延赏听到密报,说韦皋的队伍正在赶来。他轻蔑地一笑,说:“断不可能是我那个女婿。我那个女婿怕是死在哪个阴沟里了!”只有苗夫人相信,来成都的必是韦皋。果然,张延赏登城一看,高头大马上身穿紫袍的,正是“借尸还魂”的韦皋,张延赏又羞又愧,交接了印信,赶紧离开。

别看韦皋有一股子跋扈、强横的英雄气,年轻时他漫游江夏,曾经爱上过一个小丫鬟玉箫。韦皋青春风流,玉箫豆蔻年华,他一度想把她带走,却出于种种原因,只好将玉箫留在本地,自己留诗一首,去闯前程:

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忆玉箫》

多年之后,韦皋重新入蜀,居然与玉箫的旧主相见,才知道玉箫久等韦皋不到,已经绝食而死。韦皋想起往事,感伤不已,因此在蜀中大兴佛教,为玉箫祈冥福。

韦皋如何对营中的薛涛一见倾心,已不可详知。《文献通考》上仅说韦皋置酒,令薛涛赋诗。韦皋与薛涛相逢之年月确定,与薛涛的生年确定息息相关,综合各说,结合薛涛几首诗的题目,笔者采薛涛出生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之说。由是,薛涛被送入乐营,则在贞元十二年(796年)。

自镇蜀以来,韦皋内政整肃,百姓安宁;对外征南诏,拒吐蕃,收复失地,修备边防,雄踞一方,威名煊赫。皇帝信赖他,百姓拥护他,西川奉之为守护神。为奖励韦皋十二年来的兢兢业业和功勋卓著,皇帝于贞元十二年(796年)二月,正式加封韦皋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冠以使相的头衔。春风得意,韦皋的人生登上高峰。

不妨大胆猜想,在贞元十二年(796年)的某个春日,新任使相浩荡的仪仗从郊外归来,众人鲜衣怒马,四围旌旗猎猎。韦皋早已命人找来了官妓,令她们在摩诃池的水榭等候。众人只看得见如云的旗帜,听得到威严的鼓角,交头接耳,感叹着旌节的雄壮。不久,就看见一队红衣卫士,带领着一群穿着绫衫的人走向设于正中的帏帐,两旁婢女打开青瓷炉的盖子,点燃沉香炭。薛涛在官妓之中,看着这一场游宴如仪式一般推进,一板一眼,都卡着节奏。炉爇升腾,韦皋穿着一身锦袍,系着红抹额,优雅地坐进帐中。韦皋已过知命之年,可虬龙样的胡须、凌厉的双眼依旧不变。威仪之下,一众大小官员无不慑服,恭敬献拜。乐师早已命人奏乐,大家端起酒杯,祝贺词、行酒令,好不快活。

酒过三巡,韦皋命人不要奏大曲,奏些教坊时兴的曲子,不一会儿,《清平调》乐声响起,韦皋打着节拍,从容地说:“我听闻,最近一位名姝,刚过二八年华,才貌已经倾城倾国。”“相公说得是!相公说的是这成都府中新入营的营妓薛涛!”座中有人赶紧应和,“百闻不如一见,请薛娘子到前来。”一旁的人赶忙给乐师传韦皋的令,让人把薛涛叫到席前。

面对着一众男子打量的目光,薛涛有些不舒服,也有些紧张。听说,韦皋凶神恶煞、杀伐果断,已经把当年看不起自己的张家奴仆悉数杀死、扔入蜀江,可等自己慢慢抬起头,看见的韦皋,只是一个温和的父辈。

“小薛娘子,城武素好诗赋,今日有幸见薛娘子一面,敢请薛娘子赋诗一首?”薛涛观察韦皋,韦皋也在看着这位身着绣襦、纱裙曳地的少女,笑意温柔。

“韦……相公……小女才识浅薄,不知要以何为赋。”韦皋正思索间,一对水凫从远处苇丛中飞起,激起的水花洒向一池新荷,碧盘上溅满水珠。韦皋指指飞入云间的鸟儿,薛涛双手攥在胸前,略一思索,沉吟道:

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池上双凫》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全诗清新自然,如同天成,换在座别人,只觉得这是一句颇为精巧的比附,但韦皋此时想起往日同玉箫的情愫,无论彼时韦皋是否知晓天人两隔之事,藏得深深的相思,却被轻轻地翻了出来。

众人不敢喊好,因为韦皋此时正出神。“相公?”薛涛率先把韦皋拉回现实。“好!”韦皋眨了眨眼,让人向薛涛赐酒,缓解尴尬,“好!刚刚被薛娘子才华折服,去品味诗文,故而出神良久。来人哪,给薛娘子在近前设席,同我们一起行令、赋诗!”左右听闻,不禁面面相觑,二人才刚见面,薛涛就有了这样的待遇,莫不是韦皋中意薛涛?乐舞又起,众人不敢多猜,继续喝酒、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