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章节:三,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国家大幸,诗人有诗。但诗人自己家中,却遭遇不幸。元和二年(807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去世,家里失去了为官的依靠,生活紧张起来。唐代,为官之家可免租税劳役,李晋肃一走,这些压力陡然而至。大约在此时,李贺送别好友韦仁实,大概这位老兄也是入京考试的。他喝了几杯酒,想到近来的生活境况,说道: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节选

李贺明白,待父丧一过,自己也得去应举求官、供职谋生,但目前还得守在昌谷山居,韦仁实兄弟明日就要去长安了,可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不因税吏的大呼小叫而焦虑呢?暂时似乎无解。

元和四年(809年),父丧将满,李贺离开昌谷,去洛阳游历。当然,洛阳并不是很远。这一年,韩愈请调洛阳,正在此供职,而韩愈的好门生皇甫湜也来到洛阳与韩愈交游。韩愈已与李贺相识,而皇甫湜可能只知其名。正巧,三人都在洛阳,韩愈便带上皇甫湜,去拜访李贺。

不知为何《唐摭言》把这个故事放在李贺七岁的时候,可李贺七岁时,这些人压根聚不到一起。这场聚会,应当是发生在元和四年的。聚会中,可能是皇甫湜想试一试李贺的诗才,便要李贺以聚会为内容,赋诗一首。李贺文思泉涌,援笔立就《高轩过》一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皇甫湜为人狂狷,文章也做得一流,但我相信,当他看到李贺的诗文,内心也是赞叹不已的。一场聚会写得如风云相见、龙虎碰面。自己面前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是何等的气势磅礴!仿佛自己也被他说得星宿在胸、笔补苍天了。李贺也并不是“转文”,仍是以一个后生的姿态向二公请教,希望得到提携。“庞眉书客”说的正是李贺自己。李贺不仅诗奇,长得也奇,据说他的眉毛是相连的,指甲也比一般人长不少。皇甫湜感叹:这样的人生在此时,我怎么能不和他认识、交往呢?二人自此也交情颇笃。

转年,李贺服丧期满,韩愈力劝李贺赴长安参加进士举,不过,还要先去洛阳参加选拔。唐制,应举之人秋末参加府州的乡贡选,考中则于冬天去往长安。河南府的考试,对于李贺来说当然不在话下。春天,二十一岁的李贺写下《浩歌》,心中满怀对未来的憧憬: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男儿满心壮志,将前途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争取之上。但事与愿违。当年冬天,李贺入长安准备考试,有韩愈等人的推荐,少年志在必得。他未曾想到的是,名声不仅招来了赞许,还引来了流言。京中有嫉妒其才华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之进同音,李贺不懂避讳,贸然参加进士考试,于父大不敬。这样的流言越传越凶,连皇甫湜都听说了,他赶忙联系韩愈,认为再这样传下去,对李贺考进士非常不利。韩愈大笔一挥,写下《讳辩》一文,同那些别有用心者对质,文章言辞激烈地写道: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唯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

尽管韩愈认为他们的说法荒诞不经,但没办法,流言已经传到了考官的耳朵里,这对李贺的考试是相当不利的。李贺大概在长安听说了此事,心灰意冷,便告别科场。有人说这些流言是元稹捏造的,元稹求见李贺不成,怀恨在心。这完全是对元稹的污蔑了。李贺一路东行,心情非常难过,他写下《开愁歌》,文中直言内心苦闷: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李贺回到家乡,看着破败的家,想着凶险的人世,心中苦闷不已,本打算春风得意而归,现在只能独立寒风之中了。父亲虽然不在,可身边还有当年父亲带来的家仆巴童。巴童一路跟着自己,了解自己的才华,也清楚自己的苦涩。他信笔涂鸦,给巴童写了一首诗,感谢他的陪伴:

虫响灯光薄,

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

辛苦尚相从。

——《昌谷读书示巴童》

李贺自小体弱多病,赖巴童一路照顾。今天狼狈至此,仍有巴童陪伴,可谓相交至深。巴童想来是懂李贺的心思,但不会诗,只能言语上宽慰李贺。李贺将其言改写成诗,文字简明,情谊深切:

巨鼻宜山褐,

庞眉入苦吟。

非君唱乐府,

谁识怨秋深?

——《巴童答》

巨鼻庞眉,是最亲切的人对李贺奇相的感受。如今李贺失意,但肉眼可见的才华,一定有为人赏识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