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章节:七,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甘露之变后,李昂的人生和唐朝的气运到达低谷。人们再怎么厌恶李训和郑注,也为他们“大事不成”而深感惋惜,更可怜那些卷入其中,无辜送命的朝士庶人。但连李昂都不敢多说一句,何况群臣呢?大家干脆闭嘴,明哲保身。

仇士良的气并没有消。有一天深夜,仇士良找来翰林学士崔慎由入密殿议事。殿宇四周拉下帘幕,闲杂人等也早已屏退,崔慎由觉得事情不对头,正疑惑间,仇士良开口了:“学士,陛下身体不好,自即位以来,政令废弛。郭太皇太后对此忧心忡忡,有废立之意。今日老奴受命,打算行伊尹霍光之事,劳您起草诏书。”

崔慎由一听不对,皇帝得罪了宦官,难道自己还要支持宦官无端废帝吗?崔慎由坚定地说:“陛下并未失德,四海感戴皇恩。和中尉密谋做这样的事,我崔慎由全家有几个脑袋够砍?”

仇士良主要是为了发泄甘露之变以来的怒火,倒也不是真要废黜李昂。他沉默良久,把崔慎由带到一个偏殿之中。殿门打开,崔慎由一看,李昂垂头丧气地坐在里面。仇士良阴着脸走进去,痛骂李昂软弱无能、昏庸误国。那个曾经文质彬彬、意气风发的君主,如今像蔫了一样,低着头,任由仇士良数落。

不久,在甘露之变后收拾局面的宰相李石,也给宦官们盯上了。他们试图刺杀李石,李石有幸逃过一劫。李石明白,再待下去,自己迟早做第二个李训。干脆辞职,远离长安。

随着宦官势力的炽盛,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党争又反弹了。李宗闵和李德裕的人再一次在朝廷相互指责、争执不休。朝外的藩镇依旧跋扈,朝内的大臣依旧分裂,解决不了宦官,就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李昂明白,他们是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自己既然没有一网打尽的文韬武略,干脆像亲王那样,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听政理事,当个好好先生、平庸君主,再也不提什么“太宗”“玄宗”之事了。退朝时,李昂只会瞪着双眼,对着空气,翕动着嘴唇,喃喃自语。

他只说一句话:“我要杀了他们。”

但怎么可能不提呢,只不过是志大才疏、无力回天。开成元年(836年)春天,李昂带上几个亲随,从大明宫来到禁苑。李昂乘着轻便的御辇,自那个血腥的秋日,他已经很久没有自由出入过了,这条御道,蔓草迭生,鸟雀啾啾,仿佛对他的到来极不适应。他走下车辇,登上高台,目光所及皆是盎然春色。越是生机满地,越是心如死灰,巨大的落差带来的不仅是阴影,更是毁灭,对本就不那么坚强、本就没有什么底气的“雄心”的毁灭。李昂背对亲随,临风落泪。他幽幽地吟道:“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自此之后,李昂的状态越来越消沉,处理完政事,总是和酒杯为伴。有大臣劝他少喝一些,保重身体。李昂笑笑,说:“天下事都这样了,我喝一杯又怎么,逃避可耻但有用啊。”

他不希望自己连借酒浇愁的“自由”都给夺去了——毕竟,酒精还能掩盖含元殿散不去的血腥。哪怕身边有再多的歌舞、再精彩的杂剧,也不能驱散李昂心头的梦魇。人们注意到,皇帝年轻的脸上,竟不复有半点光泽,他只是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这里的热闹与自己无关,甚至还有点吵。

他有些歇斯底里了。他找来宰相,问:“朕最近和你们谈起天下大事,就愁,特别愁。”

李石宽慰他:“治国理政,急不得,慢慢来。”

“朕读那么多书,学那么多故人,朕不想做个庸君!”

“那陛下,得学着书上教的,先学会用人啊。”

“朕难道不会用人吗?你们几位才识德行出众,为人表率,朕用你们当宰相。可李训真的是奇才,朕也用他做宰相,朕不会用人吗?你们几位,有李训这么胆大敢为吗?”

李昂有些不高兴,提起李训,他总要一番摇头,低眉叹气。李石等人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了,他们也只能沉默而已。

李昂越来越敏感,但他终究是个温柔敦厚的老实人。这在唐代的宫廷里,太少太少了。这样的人,怎么会和杀伐果断、英明神武挂钩呢?在自我消沉中,李昂赦免了宋申锡的“罪过”。

渐渐地,李昂甚至连自己的骨肉都保不住了。本来,李昂想好好抚养皇兄敬宗之子李普。他是真心对这个小孩儿好。但老天总喜欢捉弄李昂,李普没等成年就死了。无奈,李昂只能立亲儿子李永为太子。虽然不是很看得上儿子李永,但好好培养,未来可期。李永年纪小,喜欢玩,一些如睡懒觉、好玩耍的事情渐渐传到了李昂耳朵里。李昂有些不满,但他不是狠毒的人,到底没有像列祖列宗那样,对骨肉下手。

可李昂的愤怒,又一次被人利用了。李昂宠幸杨贤妃,杨贤妃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储君。李昂虽然没有废李永,但身边的宦官和杨贤妃早已勾勾搭搭、沆瀣一气。某日,噩耗传来,闭门反思中的李永暴病身亡,李昂痛失爱子,心中痛苦不已。种种迹象表明,李永死于非命。

次年,精神接近崩溃的李昂参加宴会,观赏杂技。有一个杂技需要小孩儿爬上高杆起舞,小孩儿的父亲在杆下团团转,生怕孩子出什么“表演事故”。李昂看着这个卑微的父亲,他尚能保护自己的儿子,自己贵为天子,等来的却只有太子的噩耗。李昂彻底爆发了,他咬牙切齿地喊道:“我拥有天下,却不能保全一个儿子!”

老实本分了一生的李昂,第一次下诏杖杀太子身边的宫人,以此泄愤。而他刚即位的时候,阅读医书,看到人的五脏六腑在背后都有对应的反应区,还特意要求笞、杖之刑不能下死手,要怜恤罪人。李昂情绪爆发后,深感后悔,告诫自己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不过,他的人生即将走向终点,再没有下次了。

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李昂身心崩溃,中风复发。他没有挺过开成五年(840年)的元旦,便一命呜呼。

没有人理会他的死,宦官和朝臣正为谁当皇帝争执不休。等到李昂的弟弟李炎角逐胜出时,大家才想起李昂的丧事没有办。

这个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皇帝的尸体,都快在思政殿里摆到发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