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培养中国趣味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章节:培养中国趣味,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年届四十的傅兰雅须发皆白,脸膛红润,身着中国官服,操一口纯正的官话,在周围人眼里,这位白皮肤洋大人已是个地道的“中国通”了。他不仅是个学贯中西的高人,还是一个很有兴味的社会活动家,喜欢骑马,读古典话本小说,不仅热衷参加在沪西方人上流圈子里的聚会,也爱和中国文人们一起谈天说地,饮酒作乐。

身着清朝官服的傅兰雅。在生活方式上,他也尽力模仿平时来往密切的中国同僚。到江南制造局上任后,他在高昌庙附近租了一所中国式的院落,每天乘坐轿子去翻译馆上班,傍晚时闻着炊烟的味道回家。译书之余,他经常约上几个好友乘马车进城,在各种交际场上留下自己的名片,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情,还和翻译馆的同僚们去近处的尼姑庵吹拉弹奏一番。为了打发晚上闲暇的时间,他花了一笔钱弄来在当时来说最时髦的什物——一台天文望远镜,用来了望星空,自得其乐,一时间成为坊间美谈。

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近代中国小说的最早倡导者之一。1895年夏天,《中国记事》杂志和《申报》上,都刊登了一则“求著时新小说”的启事,落款处写着:英国儒士傅兰雅谨启。主要内容如下:

感动人心,变易风俗,莫如小说。推行广速,传之不久辄能家喻户晓,气息不难为之一变。今中华积弊最重大者,计有三端:一鸦片,一时文,一缠足。若不设法更改,终非富强之兆。

兹欲请中华人士愿本国兴盛者,撰著新趣小说,合显此三事之大害,并祛各弊之妙法,立案演说,结构成编,贯穿为部,使人阅之心为感动,力为革除。辞句以浅明为要,语意以趣雅为综,虽妇人幼子皆能得而明之。述事务取近今易有,切莫抄袭旧套。立意毋尚稀奇古怪,免使骇目惊心。

启事还公布了投稿方式、评选办法以及奖金数量等,形式上无异于后来的征文、征稿活动,但“时新小说”这个创意,显然源自外国小说。正如傅兰雅事后对这次活动的一篇评论里所说:“一个写得好的故事会对大众的心灵发挥永久而巨大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但可能没有一部能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唤起人们反抗奴隶制度方面相媲美。……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故事,或一系列故事,描写上扣人心弦,真实地反映生活,揭露政府不能或不愿抵制的到处猖獗的重大积弊——鸦片、缠足和时文。”

到当年年底活动结束时,位于上海三马路的格致书室共收到约162篇稿件,作者中有一半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作品则五花八门,有“从学生或村学究写的寥寥数页到长达四卷或六卷的动人心魄的故事”,有“充之以诗歌”者,还有“专业小说家水准的作品”。有些稿件书法漂亮,装帧考究,甚至附有插图。最后,获奖人数由原定7名增加到20名,奖金增加了50元,其作品计划公开出版。可见此次活动声色不凡。

一般史家认为,中国现代小说始于梁启超1902年在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杂志。这一年,《新小说》以连载形式发表了梁本人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被公认为“新小说”的第一部作品。但傅兰雅对新小说的提倡却比梁启超早了七年。

据此把傅兰雅看作一个喜欢中国话的书呆子,那就太低估他了。傅兰雅很有经商头脑,他对做生意赚钱也很感兴趣,刚来上海时曾与人合伙倒卖过茶叶,后来在江南制造局译书的同时,还开设了一个书屋,名为格致书室,专售各种图书,凡是翻译馆译出的书都放到书屋出售,并在天津、汉口、福州、汕头、香港等通商口岸设分销处,分销全国各地。主持《格致汇编》期间,向热心的读者代售实验仪器和药品。1896年春夏之交,他结识了著名的维新人士谭嗣同后,居然尝试通过谭的关系做湖南矿物特产锑的出口买卖。

那年朝廷以候补知府,将谭嗣同分发浙江,谭进京办理手续路过上海时,慕名到傅兰雅所办的格致书室参观。此前,他也是《格致汇编》的一个忠实读者,对傅译《治心免病法》、《延年益寿论》等书籍尤感兴趣。当日,谭嗣同欣赏了书室展出的科学标本、仪器,并与傅兰雅讨论科学研究工作对社会、文化进步所发挥的作用等话题,他们的谈话还涉及谭嗣同的家乡浏阳锑矿的开采和销售。

浏阳地方矿产丰富,当时正值甲午战争结束不久,谭和同乡友好唐才常等力主发展矿务图强,同时为乡人造福,正在上海寻找可靠的洋人居间交涉,傅兰雅对此颇有兴趣,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傅兰雅物色到了一个外国买家——艾力司上尉,议定收购价为“普通矿石每吨25元5角”,在上海交货。谭嗣同在北京得此消息,即飞函通知湖南方面,要求派人前往上海面见傅兰雅,并与买家“订立合同,以为信据”。在此期间,傅兰雅一边等待谭嗣同归来,同时数次致信艾力司上尉,保证他们在这个生意中“有所作为”。赚钱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

然而一来二去的,由于缺了谭、傅二人共同在上海亲力推行,?加上机缘不合,这桩买卖终于没有做成。当时恰逢傅兰雅盼望多年的休假申请得到批准,他急着回美国去,因此,谭嗣同从京城返回上海时两人无缘谋面;再就是湖南官方出面干涉此事,宣称湘矿的开掘与销售需“统筹办理”,如此一来,傅兰雅认为有利可图的一件美事又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