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第二节 铲除魏忠贤之谜(1)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章节:第二节 铲除魏忠贤之谜(1),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朱由检为什么在即位板上钉钉的时候,还心惊胆战地度过在宫中的第一天呢?

这与大太监魏忠贤有直接的关系。当时权倾天下的魏忠贤,原名魏四,是河北贫苦农民出身,自己净身做了太监后被赐名李进忠,后来改成魏进忠,最后才改名魏忠贤。每一次改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政治往事,都有一段政治斗争。魏忠贤大权独揽后,以“九千岁”自居,仅仅在紫禁城里,魏忠贤就武装了近万名太监,亘古未有的事情他都做到了。

不管怎么说,魏忠贤的成功都算是一个奇迹。在朱由校的眼中,魏忠贤是从小陪伴自己的忠诚老仆,给他沉闷压抑的皇帝生活注入了无限活力。这个半路入宫的人终于在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数十年之后成了明朝实际上的主人。他勾结皇帝奶妈客氏,利用皇帝的贪玩和叛逆代替皇帝发号施令,聚拢党羽。在被清流不齿的“阉党”组成人员中,有所谓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和“四十孙”。朝廷内外,上自内阁、六部乃至四方总督、巡抚,下至各地州县遍布魏忠贤的党羽。

魏忠贤的权势嚣张到什么程度了呢?在1626年到1627年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就建造了魏忠贤生祠四十处,对魏忠贤个人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南京国子监的一个监生陆万龄,甚至向皇上提出以魏忠贤配祀孔子,以魏忠贤之父配祀孔子之父并在国子监西侧建立魏忠贤生祠的建议,简直要将本朝的大太监神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太监、大权奸被尚未成年的朱由检在百日之内三下五除二就解决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政治之谜。朱由检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朱由检对魏忠贤有着刻骨仇恨。朱由检的生母姓刘,是后宫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选侍。她姿色平平,可是幸运地生下了皇子。可惜的是,刘选侍在儿子朱由检5岁时就死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常洛将她草草葬在西山。母亲的死几乎将幼年的朱由检抛入了类似孤儿的境地,这多多少少对朱由检孤僻多疑的性格形成有所影响。之后,没有母亲的朱由检被安排给另一个不得宠的选侍李氏抚养。养母李选侍在朱由检身上几乎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心,母子俩的感情非常深。李选侍虽然不得宠,却是一个有个性的女人。她对宫廷斗争和王朝政治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对当时魏忠贤在宫廷内外的专权行径异常不满,对于魏忠贤一党直接或间接的刁难迫害,李选侍丝毫不妥协。养母在给予朱由检母爱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刚硬不妥协的生活姿态传授给了他。朱由检当皇帝之后的许多强硬的措施都可以从他养母身上找到痕迹。最后,李氏在魏忠贤一党的刁难侮辱下,早早地死去。所以,从朱由检亲身经历来看,他肯定是恨死了魏忠贤。最初的仇恨加上日后的权力威胁,使朱由检对魏忠贤党羽恨之入骨。

双方最初的权力斗争是在朱由校驾崩后。在朱由校病重的时候,魏忠贤和亲信们议论善后问题,他希望能够实现垂帘摄政,而将朱由检当做橡皮图章。但是魏忠贤的计划遭到了党羽内部大臣们的反对,内阁大学士施凤来一改以往唯马首是瞻的态度,断然反对魏忠贤的主意,魏忠贤只好作罢。之后,他直接和掌握宫廷警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田尔耕密商发动宫廷政变,直接夺取权力,田尔耕也一改唯唯诺诺的样子,坚决不愿造反。魏忠贤就去找自己的干儿子、兵部尚书崔呈秀议论起兵,崔呈秀也不敢轻举妄动,再三推辞。被魏忠贤追问急了,他才说:“我唯恐天下义兵讨伐。”魏忠贤被一下提醒,不得不打消了夺权的念头。

据说,魏忠贤打算将自己侄孙带入宫中,然后让宫中的某一位妃子假称有孕,最终扶持魏家的子孙登上皇位,篡夺天下。但是魏忠贤偷梁换柱的手法必须得到后宫至尊张皇后的相助,或者起码是默许才有可能成功,但张皇后不受任何威逼利诱,毫不含糊地拒绝配合魏忠贤。她义正词严地说:“从命亦死,不从命亦死,等死耳。不从命而死,可以见列祖列宗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