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收拾金瓯片片1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章节:收拾金瓯片片1,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决不是孤立的。早在上海宣告解放的次日,即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就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和华东战场形势的发展情况,命令第7兵团做好准备,妥为布置,在绝对有把握时发起渡海登陆作战,解放舟山群岛。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北部近海的钱塘江与长江口的交会处,由3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约47万。从空中俯瞰,一个个各种形状的小岛,神奇而瑰丽,仿佛一条珍珠和美玉缀成的项链。大海、小岛、绿荫、名山……好像一个个谜语,蕴蓄着生机无限。

的确,舟山群岛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业经济区,而且更是中国南北海上交通的要冲,上海、宁波、杭州等地区的屏障,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曾经由舟山入侵镇海、宁波等地。八国联军入侵我国时,也侵占了舟山4个多月。似乎就是在昨天,这片海还在燃烧、震撼,记录下一次次丧权辱国,令后人悲愤满腔、痛心疾首的事件。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等抗英名将的史迹,以及其他一个个爱国将领的故事,像醇酒,永远地窖藏在那一个个庄严的墓碑里。

我国大陆基本解放后,蒋介石去台前最后驻足、扼腕长叹的地方就是舟山群岛。这片岛屿被蒋介石和国民党作为挽救失败厄运、东山再起的军事重地,曾历经煞费苦心的经营:1949年7月下旬,国民党军组建“舟山防卫司令部”,任命原上海防卫司令石觉为司令、原国民党浙江省主席周■为副司令;他们将岛上的部队整编为第75军和第87军,同时搜罗海匪和游杂部队,共6万多人,以图长期固守。他们扩建岱山机场,增调作战飞机,加紧封锁、轰炸沿海地区,自恃海峡屏障和海、空军优势,时常派军舰、军队登陆骚扰,严重危害了上海、杭州、宁波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我军由于没有军舰,仍然只能被动地靠陆上功夫。

这一年的7月24日,我人民解放军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和副政治委员吉洛(即后来接替陈毅担任过外交部长的姬鹏飞)在第22军宁波驻地召开作战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和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关于发起舟山战役的指示,决定由第22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等指挥本军及第21军61师完成解放舟山群岛的任务。

江南的酷暑季节,气温常常高达三十六七摄氏度,训练场上更是热不可耐,我军指战员们的衣服从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更恼人的是这期间部队的病号急剧增加,近三分之一的官兵患了夜盲症,一半左右的官兵得了口腔炎,患疟疾、阴囊炎(即“烂裆”)的也为数很多。在内河训练的部队,血吸虫病的发病率高达50%~70%。然而,广大指战员凭着对人民解放事业的赤胆忠心,仍然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超强度训练。

就这样,参战部队经过一个多月日夜苦练,初步掌握了渡海登陆作战的有关战术、技术。

1949年8月18日18时30分,我人民解放军第22军64师师长马冠三等指挥所属部队,以4个营的兵力为登陆突击第一梯队,以一个团又一个营的兵力为登陆突击第二梯队,在军属炮团的火力支援下,对与金塘岛隔海相望、有坚固工事可防守的大榭岛之敌发起猛烈攻击。

这个师的装备,当时还很杂乱,枪支有“汉阳造”、德国造,也有缴获日本兵的。但他们分乘100多条民船,冒着枪林弹雨,只用了几十分钟便冲上了大榭岛南部的岸滩。

登陆后,我军分3路向纵深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第190团营长、战斗英雄刘林森率领1营从中路纵深猛插,守军难以招架,纷纷举起手来投降我军。营长、战斗英雄张修良率领2营直插东北渡口,切断守军退路,然后又掉转方向,直插七顶山侧后。另外两个营也按照预定计划穿插分割歼敌。午夜时分,我军登陆部队团团包围了大榭岛的主峰七顶山。次日拂晓,主攻团经过艰苦激战,攻占了七顶山,全歼被困守敌。

8月19日12时,国民党军一个团分乘5艘军舰,在5架战斗机和舰炮的掩护下,从大榭岛北部实施反登陆,抢占了部分滩头阵地。张修良率领的我军2营立即组织反击,打得敌人四处逃窜。这天夜间,我军2营的副教导员巩文明率领4个连搜索残敌时,从俘虏口中得知,增援之敌已经退却到海边礁石后侧。巩文明立即指挥部队逼近礁石,机智地高喊:“4连向左,6连向右,5连跟我冲!”在迫击炮火力的支援下,战士们高喊着“杀!杀!”冲向礁石。躲在礁石后面的国民党官兵吓破了胆,连声喊:“不要打了,我们投降!”

与此同时,参战部队还顺便攻占了梅山岛。

这一仗,全歼国民党军守敌16师48团和46团一部共1448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部分船只,取得了华东地区我军渡海作战的首战胜利。

解放大榭岛之后,我第7兵团决定第二仗攻打通往定海的必由之路金塘岛,以便拔掉舟山以西的这个最大的外围据点,好连同大榭岛一起,从西、南两面构成进逼舟山本岛的态势。

金塘岛是舟山群岛中的第三大岛,位于杭州湾外舟山本岛以西海面,与浙江省的陆地只相隔2.6海里。海面水流湍急,潮汐落差大,退潮时船只无法靠岸。按照我军登陆作战的需要,便于船只靠岸的高、平潮时机,每月只有6天,每天只有4个小时。守岛的国民党军75军102师和军属炮兵营,共3500人。他们在岛上筑碉堡、设障碍,企图依靠大量工事和众多兵力死守金塘。

1949年9月20日9时,国民党空军突然出动,对宁波市灵桥附近的市中心狂轰滥炸,居民死伤400多人,房屋烧毁4000多间……敌人带给沿海人民群众的新灾难,更加激发起我军官兵尽快解放敌占岛屿、为民除害的决心。

9月底,浙东沿海地区连降特大暴雨,海潮倒灌,山洪暴发,陆地几乎成为一片汪洋。公路、海堤、桥梁和码头损失严重,炮兵不能机动,作战物资无法运输……但我沿海军民为了保证作战需要,紧急动员,不分昼夜地突击排洪,组织水上运输队,经过奋力拼搏,完成了战前的各项准备,进入了最佳的临战状态。

10月1日,在响彻云霄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并用他那浓重的湖南乡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声音以摧山撼岳的力量,从北京穿山越水,传遍天涯海角。东南沿海指战员们的心也沸腾了,燃烧了:我们的革命领袖和亿万军民,吃尽人世间的苦难,献出成千上万的生命,才换取了中国革命今天的胜利。

也是在天安门城楼上,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了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军队,解放尚未解放的国土的命令。

历史的车轮进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初期。

在一盘散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废墟上,巨人般的新中国神速地挺起了腰。

中华大地的上空“一唱雄鸡天下白”,从此永远是“解放区的天”、“明朗的天”。到处是飘扬的五星红旗,到处是和时间赛跑的人民群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与全面建设。随着她的诞生,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曾经在战争炮火中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共产党人,又面临了新的斗争形势的考验。

共和国的童年,一切都曾经那样激荡人心!

10月3日15时半,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似乎还回荡在耳,我军担任主攻任务的第66师和64师190团、军山炮团、榴野炮17团的官兵,在第66师王明礼师长和石一宸副师长的统一指挥下,开始了向金塘岛的猛烈攻击。

随着我军配置在穿山半岛北岸和大榭岛的49门火炮一阵猛轰,18时半我军突击队的300多条战船驶向金塘岛。尽管途中大雨倾盆,但我军的船队依然冒雨疾进。75分钟后,他们直抵敌军占据的岸滩,9个突击营的9盏不同颜色的信号灯几乎同时在敌岸出现,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突击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占领了滩头阵地。这时,天气变得更加恶劣,瓢泼大雨给纵深战斗造成很大困难,当然也使敌军的飞机无法增援。我军指挥员抓住这一对我利大于弊的时机,命令部队利用暴雨扩大战果。他们追得紧,插得猛,使溃退的敌人狼狈不堪、四处逃生。

战斗延续到10月4日中午,金塘岛的南半部已经被我军占领,敌军102师的主力也已经被我军歼灭过半。残敌被迫退缩到金塘岛的北部的沥港镇,企图从海上逃跑。

停泊在沥港海面的几艘敌舰上,国民党军的师长正龟缩在那里“指挥”。挺进在我军最前头的196团冒着暴雨,在齐腰深的海水里艰难前进,向北穿插。

10月5日拂晓,他们攻占了沥港镇,切断了敌军的退路。部分残敌慌忙乘船向一水之隔的大鹏岛仓皇逃命。我军197团的吕连义团长在沥港镇找到几条小船,强渡上大鹏岛,使许多敌军官兵俯首被擒。

这一仗,共歼灭敌军副师长李湘萍等2409人,将舟山的外围防线打开了一个大缺口。

1949年10月7日19时,一轮明月俯照海面,微风习习,数十只小木船被海浪震得啪啪地响。这些小木船上既没有发动机,也没有桅帆,其动力就是船老大手中的一柄撸。我军第21军187团3营的官兵们在副团长王爱希和营长朱克连率领下,每船乘坐十几人,携带轻机枪、冲锋枪和步枪,从小里岙秘密出发,悄悄地向鹿栖岛隐蔽航渡。由于全国解放初期,国民党浙江省玉环县县长叶金饶不甘心失败,率所谓“浙南绥靖军”的200余人逃到位于玉环岛东南面11海里的鹿栖岛上盘踞。他们经常派匪特潜入内陆造谣惑众、刺探情报、劫取民财、掠夺民女、破坏渔业生产、暗杀进步人士……我军每一名指战员的心都绷得紧紧的,恨不得插上翅膀飞插阵地,将敌人歼灭。

经过4个多小时的航行颠簸,晚上23时当7连的小木船进至岛北岸机枪射程时,立即瞄准敌人阵地扫射出一排排子弹。鹿栖岛敌人工事的枪声喑哑了。他们以一个排的兵力歼灭扎不断地域的敌人,以两个排的兵力直插南山坪以南渡口,切断敌人退路。

紧接着,在鹿栖岛另一个方向的山坡上,也升起了白色信号弹。?说明8连已经冲破敌人的枪林弹雨,在南山坪以北强行登陆。但8连指导员许良友在冒着极大危险逼近敌人工事喊话,进行政治攻势时,被敌方的顽固分子突然开枪,壮烈牺牲。

7连官兵从岛边峭岸下的弹丸之地跳上岸,在杂草丛生、怪石林立的岛上向着主峰242.8高地生龙活虎地匍匐前进,攀崖的攀崖,爬山的爬山,很快就占领了敌人司令部的前哨阵地。然而哨所内已空无一人,只是地上留下不少弹壳,说明敌人刚刚逃走。他们继续前进,直插进敌人的司令部。这个仿佛庙堂式的三合院里,屋内外都狼狈不堪,遍地撒满书、纸、衣、被等用品什物。桌面上还有这样一张写着字的信纸:“紧急报告:海面上发现共匪船只数十,向我岛逼进……”

7连官兵凭着敌人的丢弃物作线索继续追踪,约一里处发现对面的山坳人影滚滚。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发现敌人,准备战斗!”大家立即在路边卧倒,扫射了一排子弹。

没过一会儿,只听到对面山上传来喊叫声:“不要放枪,我们起义,派代表谈判!”

我方指挥员反应机敏地也放开嗓子大声喊:“国民党官兵们,赶快放下武器,缴枪投降,争取宽大处理,立功有奖,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听到我军的喊话,对方又喊:“不要开枪,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我方指战员接着喊:“赶快架起枪支,派代表2人,拍着手过来!”

对方马上有2个人拍着手过来了。经过一番对话,由他们的代表喊话,叫对方全部人员背着枪,拍着手过来,经清点计4人,步枪数十支。

当明月悄悄滑行到西边的天际,金鸡报晓时分,激战的枪声渐渐平息了。3营全体指战员在丛林杂草中,对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鹿栖岛展开了拉网式搜索。

晨曦中,8连卫生员刘美南发现一个渔民打扮的家伙披头散发,满脸胡须,鬼鬼祟祟地溜进了山洞。这刘美南时年才15岁,个头矮小,身单力薄,根本不是那家伙的对手。但高度的责任心使他鼓足勇气,立刻扑了上去,左手荷枪,右手高举手榴弹,大声怒喝:“出来!再不出来我就要甩手榴弹了!”

那家伙一听要甩手榴弹,连忙说:“不要打,不要打,我出来!”

那家伙出了山洞,见喝令自己的共军还是个孩子,便装腔作势地说:“小同志,老夫是位渔民,平日以打鱼为生,这里常是我的栖身之所。您仙乡何处?哪里人氏?家中父母健在否?”

刘美南一听那家伙口音根本不是当地方言,更是百倍警惕,把枪弹上膛,手榴弹弦拉在手中,猛喝一声:“别■嗦,跟我走!”硬逼着他往我军指挥所走去。

“小同志,放了我吧!”  那家伙边走边和刘美南套近乎,“我家中妻儿在灶头等我买米下锅、老母重病在床上等我抓药呢!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呀。”

刘美南边走边想,这家伙出口就是“之乎者也”的,肯定不是什么渔民。为了防备对方突然袭击,他适当拉开一点距离,对此人说:“我军历来宽大为怀,到指挥所弄清了你的身份,会立即放你的。”

那家伙只好无可奈何地垂下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