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击沉“太平”号1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章节:击沉“太平”号1,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已经回到宁波指挥部的张爱萍,是在离开高岛半个月后的11月12日,才又接到高岛雷达站送来的最新情报:敌军的“太平”号护卫驱逐舰失而复出,又开始按照着原先的时间、路线行动了。

有利的战机终于又可能捕捉到了!张爱萍喜出望外,当即命令海军“前指”:于次日夜间组织鱼雷快艇伏击,一定要叫“太平”号有来无回!

没想到这天夜间,敌“太平”号忽然又一反常规,直到深夜23时许还没有露面。

面对变化莫测的敌情,不少指战员深感失望。张爱萍却“每临大事有静气”,电告他们:情况多变是战争的正常规律,丝毫不值得奇怪。必须静心等待,提高警惕,以抓战机。

时令已经进入冬季,天气渐渐变得寒冷。天上不时下起雨来,更增加了执勤的困难。官兵们每天不能烧火做饭、炒菜,只能吃点面包,喝点凉开水。

一个个日日夜夜度过了。指战员们咬紧牙关、任劳任怨地坚守,焦急地等待着上级的出击命令。

果然,11月14日,细雨霏霏,夜海茫茫。时过午夜时,第31  鱼雷快艇大队于零时5分接到我军高岛雷达观通站的报告:“敌军‘太平’号出现!方位47度,距离15海里,航向62度,航速12节……目前高岛附近海区风浪为4级。”

雷达员的声音很轻,却让岸边的鱼雷兵个个成了惊醒的海豹,在黑雾沉沉的寂静中,一个个纵身跳上鱼雷艇,站上了各自的战位,静待着岸上指挥所的命令。

岸上指挥员纪智良副大队长俯身贴在雷达兵肩后,细心察看着荧光屏上的每一个微小变化,他的身后,绘算员精心地计算着海图上敌舰的方位、航向、速度、距离,航海业务长把绘算员报出的每一个数字标注下来,让通信业务长把这一串飞快变动的数据用无线电一面报告章宏处长,一面通报给停泊在活动码头上的115号海上指挥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鱼雷快艇上没有雷达装置,艇队在海上的行动完全依靠岸上指挥所同海上指挥艇之间的无线电联络,再由海上指挥艇长用口令和旗语指挥各条鱼雷艇行动。

章宏处长是一位老侦察干部,具有丰富的情报工作经验,他根据雷达站的报告,判定这艘“太平”舰是送上门来的一桩好买卖。便立即向副司令员马冠三报告,马冠三请示陶勇后便向纪智良发话:立即出击!

岸上指挥员纪智良副大队长紧盯住雷达荧光屏。他看出这条舰上的上层物体是分散而低平的,舰桥位于全舰长度的三分之一部位,前桅是单柱式的,后桅却是三脚架式的,烟囱顶上有个护盖,甲板是直舷……他正细细辨认着这些,耳朵里却飞进来雷达观察兵的惊喜:“啊,‘太’字号……是‘太’字号呀!”

纪智良副大队长静下来,细看了一回,到底也惊唤起来:“好!真是个‘太’字号。”

“太”字号是美制蒋军的护航驱逐舰,属于大型舰列,它比陶勇指名要的“永”字号中型舰提高了一个档次!只要逮住这条大家伙,陶勇司令员定下的硬指标,便要大大突破了!

纪智良按捺住心头的惊喜,转到航海业务长跟前,细细考较着海图上标注的“太”字号航迹,惊叫起来:“怪!今天的‘太’字号同往日的大不一样啊!”

根据长期观察摸出的规律,以往国民党军舰队多半在黄昏时分从大陈岛出航,乘着夜色驶向渔山列岛,天亮前再赶回大陈岛,以躲避解放军空军的攻击。所以,解放军海军原定作战计划是趁国民党军舰返航时出动鱼雷快艇发起攻击。但今天“太平”号为什么迟至半夜才驶出大陈岛锚地?或许它不会像往常那样再返回大陈岛了?……海军指挥所的首长们迅速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到手的鸭子’绝不能让它再飞跑了!”

他们当机立断,决定不等到“太平”号返航便主动出击,把它击沉在前往渔山列岛途中。

然而,“太平”号却像一只狡猾的狐狸,不仅是悄悄地驶出,而且是径直驶向渔山列岛。

这回,我军指战员既没有灰心,也没有放松警惕。他们依旧全力以赴地耐心等待。

零时21分,高岛观通站报告:敌军的“太平”号护卫驱逐舰从渔山列岛驶出,已经航行到距离高岛15.5海里的地方,目前海上风力……

纪智良听到报告,忙把那句到了嘴边的命令,强咽下来,脸上露出了犹疑的神色。这是因为小型鱼雷快艇抗风力弱,在风浪里航行,风险太大,再加上视距过近,又赶在黑夜,按说,这样的气象条件是不宜出击的,可是,这么难得的战机,怎舍得抛下?!

他坐下来,捧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猛地抬起头来,对准无线电话筒,交代海上指挥艇155号的铁海江副中队长:“老铁,你自己驾着快艇到海上去,看看战区的实况怎样?”

“好!”海上指挥员铁海江快活地回答。

只一刻工夫,铁海江清亮的嗓音便在无线电话中出现:“战区实测?风力2~3级,轻浪,视距2.5~3海里,适合出击!”

天从人愿,纪副大队长笑得大咧开嘴,望着通信长猛喝:“命令各艇,火速出动,铁海江在前面等着呢!”

夜雾蒙蒙中,4条鱼雷快艇由铁海江率领,编成单纵队,向大海深处驰去。留下的两条预备艇,只好在锚地上跺脚叹气。

铁海江副中队长驾着155艇,劈开墨黑色的浪涌,溅起蓝荧荧的磷花,在海风中飞也似的前进。朱洪禧指导员同他肩并肩地靠在一起,沉静地观察着前方的情况。艇艏激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扑打过来,扎得脸皮生痛。鱼雷艇一会儿落进波浪的谷底,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又蹿上浪尖,眼前惊起一片白光。

在惊涛骇浪中扑腾的鱼雷艇上,忽然响起了岸上指挥员纪副大队长的声音:“155,155,你现在距‘大鱼’还有10海里,10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