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毛泽东授权彭德怀下决心1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章节:毛泽东授权彭德怀下决心1,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1955年元月16日上午,张爱萍与王德又一次听取了“浙东前指”司令部关于敌情、气象情况的汇报,当即决定:登陆部队于16日黄昏由石浦向头门山开进,17日拂晓前到达头门山、高岛进攻出发地。

同一天中午,张爱萍、王德以“前指”司令员和参谋长的名义,向位于北京的总参谋部和位于南京的华东军区郑重报告:

……今天气象测量:17、18、19等日的云量、风浪、潮汐等天候适宜海、空作战(18日最好,19日后可能开始变坏),故我们对一江山的登陆作战,内定于18日实施;登陆部队于17日拂晓前到达头门山、高岛进攻出发地;我们于17日晨自现地出发,当日晚间到达头门山“前指”……

本来,“前指”应当仍在宁波市实施指挥。但张爱萍坚持要“超前指挥”,要像步兵团长一样亲临战场,既能观察到部队的战斗行动,又能观察到一江山岛、大陈岛的动态,所以选定头门山岛为前进指挥所。

元月17日6时,晨光熹微,东边的天空只露出一缕淡淡的鱼肚白。

张爱萍安排聂凤智副司令员坐镇宁波“天主教堂”内的“浙东前指”,负责与总参谋部、华东军区保持联系,并指挥空军、海军航空兵保持控制浙东战区的制空权,自己则和参谋长王德带领着陆、海、空三军的3位作战参谋乘车由宁波登程,经奉化、临海、海门,向设在头门山的前线指挥所进发。

风依然在刮,然而似乎总也吹不走浓重的云层,天空阴沉沉的。

坐在驾驶员右边侧的张爱萍,把手从打开的车窗伸出,时而仰掌向上,时而侧掌向前。王德等参谋人员看得出,司令员这是在测试风力。他们的心里和张爱萍一样,都是沉甸甸的:明天,那将要记入史册的一天,风能停、天能晴吗?

越野汽车抵近临海县灵江渡口时,风势明显减弱,有时几乎停止。张爱萍和王德等人的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必胜的信念犹如铁板钉钉。

蓦然,一个军人出现在张爱萍面前:“报告司令员,台州军分区参谋科长吴钊向您报告……”

“什么事情?”张爱萍的心一时被提到喉咙口。

“军区石—宸处长打来电话,说有急事向您报告。”吴钊见到张爱萍的神态,说话的声音也情不自禁地有些颤抖,“这里没有电话,请您到军分区接电话。”

原来在他们走后不久,石一宸接到了总参谋部的复电:

1月16日电悉。我们认为1月18日攻击一江山为时过早,必须继续充分准备,在气象良好情况下,确有把握时实施。过急发起进攻,受挫后将会造成不良影响,于我不利。总之,应以准备充分、气象良好为好,攻击时间可自由选择,甚至推至2、3月亦可。望照此执行。

真仿佛晴空霹雳,那一瞬间石一宸出了一头冷汗:这可怎么好!部队已经到位,“前指”司令员率“前指”人员正在奔赴前线指挥所的行进途中。

石一宸是张爱萍的老部下,他太清楚这位老首长的作战特点了:干事情干脆利落,调兵遣将也总是争分夺秒。如果不尽快把总参谋部的指示报告给他,说不定他又在做什么新的部署了!情急之中,石一宸突发奇想:立即电告位置处于最前沿的台州军分区,让他们派专人到灵江渡口,堵住“前指”首长,以便尽早报告,同时请张爱萍尽快给总参谋部的陈赓副总长回电话。

听完报告之后,张爱萍不禁自言自语:真是莫名其妙!

他和王德目光相对,简单地交换了一下看法。

“你看这一仗,有胜利把握吗?”张爱萍问。

“如果没有美军干涉,胜利是有把握的。”  王德肯定地回答。

他们两人更加坚定的一致意见是:战斗决心不变!

张爱萍以最快的速度驱车赶到台州军分区的作战值班室,打保密电话找到了副总参谋长陈赓。

“哈哈!”还没容得张爱萍开口,听筒中便传来陈赓副总参谋长的笑声,“不赞成我们的那个意见,是吧?”

张爱萍与陈赓是性情相似的老相识了。此刻,向来说话不带拐弯的他更是语气干脆、一针见血:“是不能接受。”

张爱萍一一详细陈述了他和“前指”其他领导的共同意见:“目前,部队的各项作战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而且都已经进至待机地域,18日的气象预报良好,又没有美机、美舰的干扰,是发起进攻的大好时机。如果改变作战计划,延期进行,除了我军的作战意图难免暴露外,大批老兵退伍,部队还要从头训练,其损失和影响不可估计……”

“哎呀,有这么严重吗?”陈赓还想说服张爱萍,但均被张爱萍一一“驳回”。

其实,陈赓和张爱萍两位战将的心是相通的:气可鼓而不可泄,谋可深而不可疑。临阵犹豫,是兵家之大忌!恩格斯说过,放弃有利时机去对付敌人,就是犯了战争中所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坐失良机是最可痛惜的啊!

陈赓问:“你有绝对把握吗?”

张爱萍反问:“‘绝对’二字怎么讲?!”

陈赓说:“那好吧,待我向粟裕总参谋长报告再给你答复。”

张爱萍又追加一句:“要知道,我明天就要开始行动了!”

“我一定尽快告诉你。”  陈赓爽快地回答。

由于从北京到临海距离很远,有些地方的有线电路质量较差,他们两人的这一次次通话,前后折腾了几个小时。有时实在无法听清,还不得不由前线通信处的黄春参谋在电话总机中为他们二人传话。

在张爱萍等待总参谋部回话的时候,参谋方宗岳又接到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许世友要求执行总参谋部电报指示的命令:“把部队撤回,停止攻击一江山的作战计划……”

许世友副司令员还直接打电话给在石浦的第20军副军长黄朝天:“军委不同意打这个仗,你把部队拉回来!”

许世友在我军高级将领中素以性情直爽、脾气倔强著称。再加上他是黄朝天的老上级,这自然使黄朝天感到压力很大,左右为难。但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许世友副司令员固然是自己的老上级、好领导,他在得知军委、总部的通知,坚决贯彻并没有错。不过现在自己是以“浙东前指”副司令员的身份带兵出征的,因此自己的行动只能听命于眼下的直接领导张爱萍司令员。否则多头指挥,会使部队乱套。战场上的情况往往是在不断的变化。如果许世友副司令员了解了前线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做法是一定能够理解的。

当时,张爱萍接过这张抄件,浏览了一眼,便甩到桌子上。他果敢地右手一挥:“出发!”

一个参谋怯生生地问:“司令员,到哪里去?”

“头门山,前沿指挥所!”

陈赓把张爱萍坚决维护作战计划的意见向粟裕作了报告,身经百战的军事能手粟裕表示同意张爱萍的意见。但他让陈赓向国防部长彭德怀报告。

这时候,彭德怀正在中南海参加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他接到陈赓的报告后,顺便报告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当即征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意见,以不容置辩的语气对彭德怀说:“德怀同志,你是国防部长,就授权给你来下这个决心吧!”

曾经横刀跃马南征北战了大半辈子的彭德怀,本来就同意张爱萍和“前指”的这一计划,他原先也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程咬金来。

这时,彭德怀当即批示:同意爱萍同志意见,战斗照原计划进行!

历史证明,攻占一江山岛战役时机的选择,可以说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