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毛泽东授权彭德怀下决心3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章节:毛泽东授权彭德怀下决心3,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16、17日呢?”

“也不行,有大风。”

“你说哪天行?”张爱萍欣赏徐杰的求实精神,耐心地再问。

“18日。虽然也会有点儿风,但那是大风的尾风,是不太明显的副冷锋尾部带来的短时间大风。”徐杰自信地报告,“那天早晨,风一定能够停息。”

“真的?”张爱萍在战略上有着压倒一切敌人的恢宏气度,然而在战术上,在每个关键问题上,有总是谨慎之极,考虑了又考虑。他忧中有喜地说,“能这么神吗?”

空军指挥所的聂凤智司令员也站起来走到徐杰身旁,满脸严肃地说:“老徐,你有没有把握啊?”

“搞错了,可要‘挥泪斩马谡’啊!”  张爱萍也用严肃而略带诙谐的语气说。

“有,我敢保证。”  徐杰平静地对两位司令员说,“司令员,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可以立军令状!”

张爱萍从徐杰干脆果断的口气里,似看到他在“啪啪”地拍胸脯,顿时也轻松了许多:“只要能停就好了。要立军令状也不用你来立,应该由我向中央军委立。”

随后,张爱萍便同参谋长王德等人爬到头门山顶,好像要在这里等着风停。他们似乎在以一颗虔诚的心感化上苍。

谁知,他们一直等到午夜零时,狂呼乱叫的海风浪依然十分猖獗。张爱萍同王德商定:要做两手准备。

他们回到指挥所,王德对部队进行部署,张爱萍又要通了聂凤智的电话,告诉对方这里的风仍然未见减弱,要做两手准备:风停,则按照原计划行动;风不停,则调动空军力量,严密封锁海疆及其上空,以隐蔽我登陆部队。

此刻,张爱萍躺在指挥所隔壁的行军床上,紧闭着眼皮,却觉得头脑还很清醒。他仿佛身子已经踏入梦乡,却又像还在一处空地上徜徉。两天两宿的奔波劳累,弄得他困乏到了站着能打瞌睡坐下便睁不开眼皮的地步,可他的心却依旧扑腾在狂呼啸叫的大风大浪里面……

在困顿疲乏中,张爱萍恍惚听见有个呼喊冲进了自己的耳朵:“司令员,风停了!”

张爱萍一跃而起,睡眼惺忪中见是参谋方宗岳手里举着那只测风仪站在身旁。他一句话也没说,疾步走出指挥所,哦!风果然停了!天上缀着几颗黎明前的星星,面前是一望无垠的平静海面。喜悦的浪潮瞬间涌遍全身:神话,变成现实的神话!  一股狂喜的激浪,席卷了他整个的身心,一个火焰般的诗句,飞迸出来:“神话!神话!简直是个现实中的神话……三军易统,战机难觅啊!”

登陆指挥所司令黄朝天,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他的跟前,摇动臂膀直喊:“……天时,地利,人和……我的部队,这会工夫,全到位啦!”

昨天深夜,他接到聂凤智从宁波打来的电话:“中央军委最后批准了18日行动的计划。”但那一夜,海上的大风,加上耳朵里轰响着许世友副司令的那个怒吼,直让黄朝天的双鬓上新添了好多白发!

此刻,黄朝天脸上的愁云还没散尽,一缕止不住的欢喜又袭卷上来,他被弄成了一副愁喜交织的尴尬模样。

张爱萍斩钉截铁地发出命令:“一切,照原计划进行!”

黄朝天这才彻底抛下了心头的包袱。他大喘了一口气,发出了他的第一道命令:“各登陆运输大队,立即开船,限拂晓前到达头门山锚地!”

这时,经历了一场虚惊之后的人们,才发现张爱萍等“前指”首长还没有吃晚饭。

炊事员端上的晚饭很丰盛:鱼肉海鲜,色香味俱全。

“弄那么些菜干吗?”  张爱萍说。

“部队的老规矩嘛。”林维先解释道,“战斗发生前,照例是要改善伙食的。”

张爱萍没再说什么。只是尽管林维先等不停地劝饭布菜,他也没有心思吃多少。他的心,早已经飞向了战斗的最前沿。

就在此时,张爱萍等“前指”首长还不忘部署了一系列“假动作”,以迷惑敌人。

他们曾安排第60师登陆部队在披山岛对岸的乐清湾练兵,造成要在披山登陆的假象;

他们曾派遣航空兵猛烈轰炸大陈等岛屿一个月之久,给人造成我军要进攻大陈岛的错觉……

他们始终没有放松肃清国民党特务的工作。第60师在黄岩驻扎时,常常能见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半大老头儿在司令部门前设摊儿修鞋。60师转移到穿山港后,此人也相跟而来。部队保卫部门发现蛛丝马迹后一审查,此人果然是个国民党特务。

元月16日清晨,担任主攻的部队从穿山半岛的柴桥镇出发航渡前,张爱萍和陆军第20军副军长黄朝天、“前指”参谋长王德在一间隐蔽的大房子里召集第60师178团团长戚庆莲和1营营长许国光、2营营长孙涌,180团副团长李鹏和2营营长李世武等指挥员开会,布置:到石浦与公安部队换防。张爱萍当场宣布战场纪律:“此事只许你们5人知道,如果发现有第6个人知道,就小心脑袋!”

与此同时,浙江军区也已经通知驻石浦的公安46团,作好与步兵178团、180团的交接防准备。登陆作战部队在严格的灯火管制和无线电静默中到达石浦前,已经有打前站的人员前往石浦号房。

练了多年的兵,如今终于等到了用兵的时候!戚庆莲、许国光、孙涌、李鹏和李世武等主攻部队的团、营指挥员们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兴奋得直想喊“万岁!”然而由于严格的保密纪律,他们又不能高声喊叫,只能互相紧紧地拥抱、紧紧地握手,以此来表达内心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们带领3000余名官兵携带枪支和火箭筒等轻武器,借着夜色的掩护一一奔向我人民海军的“黄河”、“淮河”、“运河”、“卫岗”等5艘运输舰。由于舰首的大门打开后放下的吊桥搭不到对岸,又不能让陆军登陆部队涉水弄湿衣服和装备,海军舰员便立即搬着跳板跳进冰冷的海水里,在跳板两侧连扶带拉地协助陆军登舰。舰内各舱按每人0.5平方米的“位子”全部坐满,甲板上也到处都是一排排席地而坐的陆军官兵。

拂晓时分,组成编队航渡了五十多海里的部队一到,便认真地与公安部队交接防,然后进屋休息。不要说闹得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就是连部队的连以下干部也信以为真。

因此,部队指战员正式晓得攻打一江山岛,还是在到了石浦,美美地睡了一觉之后。

当然,这里面也发生过一个令人好一阵紧张的小插曲——在航渡途中,忽然“砰”的一声巨响,把人们都吓了一大跳。有经验的海军官兵凭直觉知道,这一声巨响不是我舰触礁就是两舰之间发生了碰撞。由于战事紧急,严格的灯火管制决定了绝对不能打开探照灯,“黄河”等舰艇只是原地周旋了几圈之后,便又继续航行了,只听到有一条灭灯航行的“渔船”上有人喊“我们这儿已经进水了!”

后来人们才晓得,那艘被撞的“渔船”不久即沉没。它是一条装备了“喀秋莎”火箭炮的渔轮,当时正在驶行进石浦港北口,不幸被“黄河“舰撞沉。

元月17日清晨,各支参战部队都齐聚于石浦、朝天门、鹤浦等地的海面上。

与此相关连的是,为了声东击西,转移视线,我军还部署了一系列战役佯动:杭州笕桥机场一个轰炸机中队,于17日下午对披山岛实施了轰炸,浙江军区又组织了十余艘机帆船,抵近披山岛实施佯动炮击。敌人误以为我军真的要打披山岛了,大陈敌酋赶忙电令:“严防共军进犯”。

深夜,率先到达头门山岛的陈雪江,发现港湾里有一艘炮艇在向他打信号:“陈雪江,我是前线司令员,请你尽快把我们送上岸!”

老首长张爱萍来了!陈雪江很兴奋,赶紧去找小船。

此时,海上的风依然很大,巨浪拍击着岩岸,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头门山简陋的码头,炮艇本来就无法靠上去。好不容易找来一条小舢板。谁知艄公说:“风太大,出去有危险。”

见艄公死活不肯动身,陈雪江只好让信号员打信号,对张爱萍如实相告。

张爱萍乘坐的炮艇到头门山港湾将近半个小时,还上不了岸。他见到港湾内的登陆艇越来越多,愈发急于要上岸与部队领导人见面。看到陈雪江发来的信号,张爱萍心急如焚,当即下“死命令”:“你必须立即把我们接上岸去!”

陈雪江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让小舢板顶风冒险将他们接上了岛。

“你看,马上就要打仗了,差一点没有上得来。”张爱萍一上岸,就不无责备地对陈雪江说,“这会误大事的!”

陈雪江申辩道:“啊呀,风实在太大了。要不是司令员您下死命令,杀我的头也不好去接您。我要对首长的安全负责嘛!”

“司令员,您看现在风小些了。”陈雪江伸出手掌试了试风。

张爱萍凝神一听,果然拍岸的浪声小了些。但他还是不很放心,叮嘱陈雪江:“你派人拿测风仪坐到山头上,如果发现风情有变化,马上向我报告!”

午夜24时,侦察分队进占百夹山,重迫击炮搬上茶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