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也是历史

百万民工大流动(4)

书籍名:《也是历史》    作者:新世纪周刊社
    《也是历史》章节:百万民工大流动(4),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春节加班津贴高。再说,节前回家,节后得闲上好长一段时间,没得钱赚,不划算呐。”我忙点头称是,又问:“春耕以后还来吗?”“咋不来,我们还要带几个来呢。”

民工中多是在农村干得不如意,不富裕的农民,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清晰坚定,就像许许多多闯海南、奔特区的城市人一样。报载,在海南,一位四川青年农民曾反问同乡记者:“你也是从老家跑来的,总是活得不好才走的。要说我是  盲流  ,那你也是。”

心理切片之二:外面的世界

改革10年,农村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是惊人的增长指标?是产业结构的多方变革?是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欣欣勃起?

89年春天,当我站在车站月台上,目送数以万计的农民浩浩南下或北上时,才深深体会到:农村最深刻的变化来自农民自身。

花花绿绿的行李上斜靠着这样两个兄弟。父母因工伤去逝。在家里,除了分得的田外,还有救济金,日子还过得去。听说他们准备去北京,我便关切道:“北京民工已经饱和了,工作很难找的。”当哥哥的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多少也听说过,还是去碰碰吧,要不不甘心的。”弟弟瞪着眼插话:“我们在哪儿都活得下去。”

我有些意外地瞄着这个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农村小男孩,没想到他对离开了土地的生活还这般有信心。

曾几何时,一夜春风吹去了覆盖在身上的厚厚尘土。他们抛开“离乡不离土”的古训,睁开眼,迈着大步纷纷涌向外面的世界。

改革开放也可说是一种文化撞击,它磁化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文化的变迁在这些农村青年身上也留下了斑驳的投影。

他叫陈平儿,四川达县人,今年才21岁。为了跟我谈话,他把刚买到的盒饭放到一边。我再三劝他边吃边谈,他却一本正经地说:“那咋行嘛,太不尊重。”我笑了笑,他还很讲究的。

他告诉我,他是17岁那年出来的。长江以南的位置他基本跑到了。先在昆明干木活,后来又去贵阳架电线,去年3月才到东莞做皮件。不到半年,老板就看重他,让他当一个有40多人的车间的小头。今年初,老板还提携他去厦门做了两笔生意呢。

“不简单。”我夸道。他也有些得意。我又说:“今后好好跟老板干,会有前途的。”

“嗐!”没想到他潇洒地挥挥手:“那有啥子意思。我呀,再见识见识,最多再干半年,就准备回达县开一个小厂。”停了停,他又说:“至于以后嘛,那就很难说了。”说完,还颇有意味地睨我一眼。

这一眼很让人振奋。保守,狭隘,容易满足的小农意识与这种眼神是格格不

入的。

连日来,我混迹于盲流队伍中,与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各地民工交谈。我发现,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很随机:跑买卖,搞建筑,开小店,当雇工  啥都干。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并没有“轻信谁”,也没“被骗”。只是抱定“打工赚钱,看看世界”的目的,就义无反顾地走出了生息繁衍的家园。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之中许多人没出过门,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一谈到南方,都如痴如醉,倾心向往。

确实,改革10年来,南方沿海城市一直走在前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也逐步渗透。正是这片春风荡漾的热土,吸引了长年蛰居在相对闭塞的农村的广大农民,他们生命的活力开始得到展现,他们从千百年的沉睡中渐渐觉醒。这种吸引力,一方面给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使农民自身得到现代商业文明的熏陶,从而为今后走向工业社会准备了更多的条件。从舞厅到酒家,从录像室到体育馆,从文化中心到艺术角  他们在这块热土上生活着,工作着,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我想,若干年后,一旦他们回到家乡,一定会凝聚起新的社会生产力,而城市的现代文明,也将给封建意识颇浓的农村形成强大的冲击。

纵观世界发展史,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似乎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周期性地爆发,由此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