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瑟声来自灵界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章节:瑟声来自灵界,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唐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凄声动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原本上头出题,钱起应试之作,而且考中进士,该算是帏墨的范式了,不应有格律上的瑕疵。偏偏就有。一是两次用不字,两次用动字。二是第五行“凄声动金石”平仄有问题。后见另一记载,这第五行是“苦调凄金石”,心中一亮,这才对啊。近日读明人黄瑜《双槐岁抄》引此诗,见这第五行又不同,竟是“逸韵谐金石”,似优于“苦调凄金石”。形容词的凄字同第六行动词的入字对不起,若作谐字,就能对起。金,钟也。石,磬也。鼓瑟而谐者,谐和于钟磬之伴奏也。

上头根据屈原《远游》的“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出题。钱起扣着题做,所以有“冯夷空自舞”句了。开头两行倒装,义为常闻帝子有灵,善鼓云和瑟,由此破题。接着八行仍然是闻,闻瑟声而引发想象,无一句是实景,为此诗最妙处。如果看得见,还算什么灵。何况音乐之美,必得诉诸听觉,不是拿来看的。今人演奏琴瑟,表情太多,动作太大,干扰听闻,实为败着。钱起闭住眼睛,不写湘灵是何模样,但凭想象飞舞,流水悲风,瞬息千里,绝不落实,聪敏之至。直到结尾两行,眼睛睁开,而那鼓瑟人,作为帝子的湘灵,仍然不显现其身让我们目睹,更为此诗平添神秘色彩。“曲终人不见”的见读若现,显现也。“江上数峰青”的数音shǔ,动词,义为排列。水碧山青,唯此实景,不知灵隐何方,使我们嗟叹于千载之后,是此诗成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