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第五节 结语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章节:第五节 结语,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体系的支撑。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理论研究者薪火相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服务为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探究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规律。他们努力站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头,著书立说,建言献策,为创立与发展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理论与思想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索,为农业农村发展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引导下,几代理论研究者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及科学方法,围绕构建小农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改善农业计划管理体制,深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认识,助推中国农村改革,确立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放农产品市场和农村要素市场,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村财政体制、农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缩小城乡差距,探索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战略、乡村治理机制、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等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改革成果,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小农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深化了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重大判断,创新了社会主义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机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理论,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理论,为在新时代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体系是中国智慧的重要结晶,是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但也要注意到,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体系还是初步的,站在国际研究前沿的中国学派尚没有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学界在国际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及学术话语上的能力水平,同中国农业的相对国际地位及其重要性还不相称。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加快构建小规模农户为基本经营主体的发展中大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理论体系。习近平同志2015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时代下,从“三农”问题仍然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现实出发,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理论研究将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这一时代和实践赋予的重大课题而展开。这不仅是未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  *  *

[1]毛泽东:《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933页。

[2]毛泽东:《把农业互助当作一件大事去做》,《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3]毛泽东:《关于试办集体农庄的意见》,《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8、62页。

[5]王思华:《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国家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的相互适应问题》,《经济研究》1956年第1期。

[6]庄鸿湘:《农业合作化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经济研究》1956年第3期。

[7]《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1、427、438页。

[8]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8—443页。

[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7页。

[10]王思华:《关于个体经济、合作社经济的经济法则和中国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经济法则问题》,《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国家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的相互适应问题》,《经济研究》1956年第1期。

[11]于光远等:《论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品分配》,《经济研究》1955年第2期。

[12]林子力等:《田家府村光辉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报告》,《经济研究》1955年第4期。

[13]周诚:《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劳动组织与劳动报酬》,《教学与研究》1955年第12期;《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责任制及其贯彻的途径》,《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12期。

[1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9页。

[15]张友仁:《论中国消灭富农的途径》,《经济研究》1956年第6期。

[16]宋海文:《农业生产合作社中自留地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1957年第4期。

[17]关梦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与我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现实》,《经济研究》1957年第1期;宋涛:《积极改良农业生产技术对于进一步巩固农业合作社的作用》,《经济研究》1958年第2期。

[18]周诚:《关于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组织学的对象问题的管见》,《教学与研究》1958年第2期。

[19]许涤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日报》1962年8月28日。

[20]周叔莲:《不能把农业提供劳动力、市场、资金的作用说成是“非基础”作用》,《光明日报》1962年10月22日。

[21]董辅礽:《怎样从本质联系上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研究》1963年第7期。

[22]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3]季崇威:《我国工业应当积极支援和促进农业的发展》,《经济研究》1958年第2期;何畏:《关于发展农业的问题》,《经济研究》1958年第3期;房维中:《论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经济研究》1958年第7期。

[24]张霖文:《不能这样理解“工农业同时并举”》,《经济研究》1958年第10期。

[25]俞明仁:《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相互关系》,《经济研究》1960年第2期。

[26]王耕今:《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研究》1963年第1期。

[27]中黄:《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经济研究》1963年第2期;汪旭庄:《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和农业相互结合的规律》,《经济研究》1963年第6期;史景星、叶孝理、陈惠丽:《论轻工业支援农业》,《经济研究》1963年第11期。

[28]乌家培等:《试论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村分配制度的变革》,《经济研究》1958年第10期。

[29]朱剑农:《论人民公社的共产主义萌芽》,《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

[30]关梦觉:《人民公社是通往共产主义的捷径》,《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

[31]贺笠:《我国目前农村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呢?还是全民所有制呢?》,《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

[32]张卓元:《关于人民公社向全民所有制过渡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1958年第11期。

[33]许涤新:《论农村人民公社化后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

[34]陈大伦:《人民公社经济组织工作中的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经济研究》1959年第4期。

[35]葛致达:《谈谈农村人民公社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经济研究》1960年第Z1期。

[36]冯田福:《论“三包一奖”制度》,《经济研究》1961年第2期。

[37]范若一:《略论农副产品的价格政策》,《经济研究》1959年第2期。

[38]刘日新:《关于改进我国农业计划制度的商榷》,《经济研究》1961年第7期。

[39]汪祥春等:《我国农业生产的计划管理问题》,《经济研究》1965年第3期。

[40]张作鼎:《对农业计划方法的两点看法》,《经济研究》1965年第5期。

[41]曾洪业、夏光仁:《关于农产品收购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62年第11期。

[42]周诚:《关于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63年第11期。

[43]刘瑞龙:《农业“八字宪法”的形成和发展》,《农业科学通讯》1959年第20期。

[44]许涤新:《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经济研究》1962年第12期。

[45]孟庆彭:《农业机械化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64年第2期。

[46]左湖:《农业电气化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63年第3期。

[47]王树春:《关于水利化问题的初步探讨》,《经济研究》1964年第1期。

[48]王志明:《谈谈农业化学化》,《前线》1964年第2期。

[49]刘志澄等:《农业“四化”的综合发展同经济效果的关系》,《经济研究》1964年第2期。

[50]胡乔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人民日报》1978年10月6日。

[51]丁晓平:《胡乔木“在经济理论上为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党史博览》2018年第9期。

[52]吴象:《阳关道与独木桥——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人民日报》1980年11月5日第2版。

[53]王贵宸、魏道南:《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一种好办法》,《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

[54]杨勋:《包产到户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农业经济丛刊》1980年第5期。

[55]吴象:《农业联系产量责任制的三种主要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56]王小强:《农业社会主义批判》,《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2期。

[57]周其仁:《两种小生产不能混为一谈》,《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9期。

[58]陆学艺:《包产到户的动向和应明确的一个问题》,《农业经济丛刊》1981年第5期。

[59]陆学艺、王小强:《包产到户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论丛》1981年第5期。

[60]陆学艺、张晓明:《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理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续)》,《哲学研究》1984年第5期。

[61]杜润生:《联产承包制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第7期。

[62]陆学艺:《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农业经济丛刊》1986年第5期。

[63]“种植业适度经营规模研究”联合课题组:《关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87年第1期。

[64]《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4期。

[6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66]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框架》,《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5期。

[67]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胡定寰:《微观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及其应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初探》,《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6期。

[69]刘玉满:《培育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2期。

[70]周立群、曹利群:《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71]杜吟棠:《“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72]郭晓鸣等:《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73]苑鹏:《“公司+合作社+农户”下的四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析——从农户福利改善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4期。

[74]丁声俊:《对我国粮食流通战略转变的探讨》,《农业经济问题》1984年第7期。

[75]周其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经济研究》1985年第2期。

[76]发展研究所综合课题组:《农民、市场和制度创新——包产到户八年后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改革》,《经济研究》1987年第1期。

[77]朱守银:《以市场为主体,改革粮食流通体制》,《财政科学》1989年第3期。

[78]纪良纲:《农产品流通主体结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1期。

[79]罗必良等:《农产品流通组织制度的效率决定:一个分析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8期。

[80]张闯、夏春玉:《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与组织体系的构建》,《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7期。

[81]安玉发:《中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展望》,《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6期。

[82]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品种可实行“数量联动、价格隔绝”,其他粮食则可实行数量和价格双联动。参见叶兴庆《我国粮食贸易的历史性转折与政策取向》,《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

[83]程国强:《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与政策》,《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84]卢锋、梅孝峰:《我国“入世”农业影响的省区分布估测》,《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8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86]郭书田等:《从发展中看我国乡镇企业》,《经济研究》1986年第2期。

[87]黄祖辉等:《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经济研究》1989年第3期。

[88]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89]魏后凯:《对中国乡村工业化问题的探讨》,《经济学家》1994年第5期。

[90]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91]李稻葵:《转型经济中的产权模糊理论》,《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92]陈剑波:《制度变迁与乡村非正规制度——中国乡镇企业的财产形成与控制》,《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93]周雪光:《“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94]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中经营者持大股:特征及解释》,《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95]姜长云:《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6]杜志雄等:《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所有制结构及职工参与问题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97]路建祥:《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农村金融研究》1996年第1期。

[98]张元红:《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的金融深化》,《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1期。

[99]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0期。

[100]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101]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

[102]叶敬忠等:《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103]陆磊:《以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重塑三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104]冯兴元等:《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105]李静:《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行为与政府干预》,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6]杜晓山:《小额信贷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期。

[107]杜晓山:《序言》,载杜晓山等主编《中国小额信贷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8]孙若梅:《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8期。

[109]杜晓山等:《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110]杜晓山、孙同全:《农村普惠金融理论进展》,载张承惠、潘光伟主编《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6)》,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年版,第57—58页。

[1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0页。

[112]严瑞珍等:《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经济研究》1990年第2期。

[113]张晓山、李周主编:《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114]张晓山、李周主编:《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

[115]朱钢:《财税体制、乡村集体企业与农业投入》,《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10期。

[116]张军:《乡镇财政制度缺陷与农民负担》,《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4期。

[117]谭秋成:《地方分权与乡镇财政职能》,《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2期。

[118]孙潭镇、朱钢:《我国乡镇制度外财政分析》,《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119]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120]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121]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22]徐勇:《村民自治、政府任务及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外部行政环境的总体性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

[123]党国英:《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当前农村政策的一个评论》,《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3期。

[124]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125]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26]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

[127]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28]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129]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2期。

[130]陈锡文:《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3期。

[131]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32]陆学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分析与实现路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33]张晓山:《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管理学刊》2011年第5期。

[134]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改革》2018年第1期。

[135]郭晓鸣、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

[136]张海鹏:《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3期。

[137]蔡继明:《乡村振兴战略应与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同舟共进》2018年第12期。

[138]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中国在2030年粮食供应将比1994年减少20%,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粮食缺口,到时中国不能养活自己,世界也养活不了中国。2008年,他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观点并没有改变,谁来养活中国仍然是个问题。参见邱明红《谁来养活中国?》,中国网,http://opinion.china.cn/opinion_98_141198.html,2015年11月22日。

[139]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140]蔡昉:《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141]魏后凯、王业强:《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142]罗万纯、刘锐:《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基于ARCH类模型》,《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

[143]马晓河、蓝海涛:《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

[14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146]张卓元等:《中国经济理论创新4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49页。

[147]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148]张红宇:《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期思路和政府行为》,《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2期。

[149]方松海等:《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管理世界》2011年第5期。

[150]常修泽:《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51]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52]张林秀等:《中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153]《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改革》2009年第2期。

[154]韩长赋:《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155]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156]蔡昉等:《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157]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158]于建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问题》,《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2期。

[159]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6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16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改革》2011年第5期。

[162]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70页。

[163]周其仁、邓英淘、白南生:《土地转包的调查和初步分析》,《农业经济丛刊》1983年第10期。

[164]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165]陈锡文:《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两点思考》,《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166]叶兴庆:《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过去与未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6期。

[167]孙宪忠:《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168]肖卫东、梁春梅:《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涵、基本要义及权利关系》,《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5期。

[169]蔡立东、姜楠:《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实现》,《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170]王小映:《“三权分置”产权结构下的土地登记》,《农村经济》2016年第6期。

[171]高圣平:《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下农地权利的市场化路径》,《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2期。

[172]张力、郑志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构造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1期。

[173]杨一介:《论“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中国农村观察》2018年第5期。

[174]王常伟、顾海英:《城镇住房、农地依赖与农户承包权退出》,《管理世界》2016年第9期。

[175]李韬、罗剑朝:《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基于  Poisson  Hurdle模型的微观经验考察》,《管理世界》2015年第7期。

[176]叶敬忠等:《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如何有机衔接》,《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1期。

[177]姚洋:《小农生产过时了吗》,《北京日报》2017年3月6日第18版。

[178]崔红志、刘亚辉:《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9期。

[179]徐旭初、吴彬:《合作社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理想载体吗?》,《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1期。

[180]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181]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4期。

[182]“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研究”课题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原因、负面效应与应对策略》,《改革》2019年第4期。

[183]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企业形态能够以低交易费用快速有效地扩大农场规模,从而使其在国内产业竞争和国际农业竞争中具有比其他农业组织强得多的经济抗力。何秀荣:《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

[184]朱启臻等:《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7期。

[185]杜志雄:《家庭农场处于农业产业振兴核心地位》,《农村经营管理》2018年第5期。

[186]杜志雄、王新志:《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合作经济》2013年第8期。

[187]赵晓峰、赵祥云:《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兼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社会学命题》,《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第6期。

[188]张露、罗必良:《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来自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8年第12期。

[189]苑鹏、丁忠兵:《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模式:重庆梁平例证》,《改革》2018年第6期。

[190]王贵宸:《关于改造小农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1期。

[191]陈锡文主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02、127页。

[19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人民日报》2014年09月30日第1版。

[193]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94]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改革》2016年第2期。

[195]黄季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2期。

[196]于法稳:《生态农业: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企业经济》2016年第4期。

[197]周宏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环境保护》2018年第7期。

[198]于法稳:《中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生态经济》2017年第3期。

[199]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黑龙江粮食》2015年第3期。

[200]孟春、高雪姮:《大力推进三产融合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研究》2015年第1期。

[201]李周:《论生态经济研究视野的拓展》,《企业经济》2018年第1期。

[20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203]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204]潘家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认知、发展范式和战略举措》,《东岳论丛》2018年第3期。

[205]朱玲:《中国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评述》,《管理世界》1992年第4期。

[206]蔡昉:《穷人的经济学——中国扶贫理念、实践及其全球贡献》,《世界经济与政策》2018年第10期。

[207]康晓光:《90年代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分析》,《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4期。

[208]吴国宝:《对中国扶贫战略的简评》,《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8期。

[209]朱玲:《制度安排在扶贫计划实施中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战考察》,《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210]李周:《社会扶贫的经验、问题与进路》,《求索》2016年第11期。

[211]刘文璞、吴国宝:《地区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12]汪三贵:《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

[213]李培林、魏后凯主编:《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214]檀学文、李静:《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深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9期。

[215]黄承伟:《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研究:评述与展望》,《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216]庄天慧等:《精准扶贫内涵及其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第5期。

[217]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218]何秀荣:《改革40年的农村反贫困认识与后脱贫战略前瞻》,《农村经济》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