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章节: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一  农业现代化研究的起步阶段

(一)以“四化”为主的农业现代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开始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起步阶段的研究大多是借鉴现代化国家的具体做法和实现形式来概括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愿景。最具代表性的是用“四化”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即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四化”针对的是农业生产领域,因此,这一时期是从农业技术变迁引起生产方式革新的角度来理解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生产领域的现代化。对以“四化”为主的农业现代化取得高度的认同,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作用有关。当时中国处于典型的以人畜力为动力来源,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时期。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期,急需增加粮食和农畜产品的供给,为国民经济服务,因此,提高土地生产率最为迫切。重视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用现代机械和动力替代手工工具和人畜力,增加现代投入品的施用,可以快速提高粮食产量。认为只要在农业中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农业生产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就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就被理解为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13]

“四化”的优先序是一个讨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对于“四化”的重点是什么,优先实现哪一“化”,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应首先发展机械化,因为机械化是动力,动力是基础,水利化需要动力,化学化也需要动力。也有人认为,应重点发展水利化,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因素,实现了水利化才可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此外,中国水旱灾害频繁,必须进行江海治理和兴修水利。主张首先发展化学化的理由是化学的应用是经济效益最为明显的措施,化肥的增产效果明显,成本低,是科技在农业中运用的最直接体现。主张首先发展电气化的理由是电气化对于机械化、水利化和化学化都有促进作用,与我们条件相似的日本在农业电气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也有观点认为,不能理解为农业现代化就是机械化,而是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的包括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在内的农业现代化。[14]农业机械化要因地制宜,大、中、小结合,优先在垦荒区实施,然后是粗放耕作区,最后是精耕细作区。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同志在《党内通信: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中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论断。1966年7月在湖北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布置到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任务。1971年8月和1978年1月,分别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以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王耕今和孙德山在《向着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农业》一书中,认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使我国农业在公社化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凡是可以使用机器操作的地方通通使用现代机器;能够兴修水利的地方都有水利设施,做到耕地集约化、园田化、水利系统河网化;更加普遍地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产品;使农业生产建立在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上”[15]。

詹武总结了以“四化”为主的农业现代化的几种提法。一是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应用先进的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满足国家对农产品的需要;二是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三是从运筹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要应用各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地方自然资源作最有效的综合利用,使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的物资在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上取得最大的效果,从而高速度地发展;四是农业现代化就是最大限度地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高效率、低成本、大面积、大幅度地促进太阳能的转化和利用;五是农业现代化就是在农业生产上最大限度地实现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16]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原则,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搞农业现代化,也不能脱离特定的生产关系搞农业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尚未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不高,如何处理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因为我们没有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就不能开展农业技术革新,同样,工业现代化也不可能建立在落后农业基础上。在现代化这个问题上,不能等待工业化。20世纪60年代初期,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讨论集中于农业现代化同工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技术改革的中心和重点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方面。[17]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业中的生产关系是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中统一经营。实现农业集体化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两个方面,前者为后者创造了条件,后者又反过来巩固了前者的成果,两者是相互促进的。[18]因此,中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19]但是,人民公社初期的“一大二公”和后来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安排,超越了中国农业的发展阶段,忽视了农业仍处于落后状态,家庭经营仍是最适合的经营单位这一客观事实。尽管人民公社时期农业化学品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田水利建设都有较大的增加,但这并没有带来农业本质上变革,最终因农业效率低下而解体。

农村改革后确立的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家庭经营回归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又给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经济落后、粮食短缺和小农户经营为主的情况下,搞农业现代化无从谈起。理论界认为,从经济概念来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包括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劳动对象的现代化和劳动力的现代化,二是生产力组织的现代化,包括生产力布局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体制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20]

1978年,中国农林科学院情报所编写的《农业现代化概念》中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七化”,即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公社工业化。[21]这一概括也基本上仅限于生产力的范畴,没有突破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界限。杨纪珂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十个方面的问题,除了与生产力有关的试验田与大田的关系、土壤改良、水分利用、科学育种、农业机械化外,还涉及了淡水鱼养殖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和计划生育现代化问题。[22]由此把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延伸到了生产力之外。

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力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现代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现代化。其中,农业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是指政府管理农业的机构、农业政策、农业思想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起决定作用;农业生产关系的现代化作用于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决定农业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没有农业上层建筑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难以建立起来的,也是不全面的。[23]

(三)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的现代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业现代化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增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内容。人们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不仅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还要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不仅生产过程要科学化,农业的组织和管理也要科学化。农业现代化被表述为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24]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单纯的生产技术领域扩展到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领域。

20世纪90年代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广义和狭义分别去理解农业现代化。狭义的农业现代化仅仅指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而广义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还要包括支撑和制约农业部门发展的社会经济内容,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素质提高。第二,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为加快这一转变过程所采取的种种政策措施的总和。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兴起,成为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农业现代化的完整含义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25]

二  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深化阶段

(一)市场化下的农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逐步废除,农业中出现了商品生产。当时对中国农业提出了“两个转化”,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自给半自给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农业的商品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认为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1984年召开的中国农经学会农业现代化经济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有学者提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业既要在外延上扩展生产领域,又要在内涵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但是,两者都必须以提高商品率和商品量为目的,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招。现代化农业必须以市场为条件,要讲究质量、效益,实现优质、高效。农产品只有符合市场的需要才能适销对路,也才能从市场获取信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进而转化为资金积累和财富。[26]

詹武认为,我们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我们的手段也要现代化。只有当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有了好的经济效果,能给农民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增收、生活提高的实际物质利益时,农民才会真正拥护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方面尚存在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药、薄膜的使用,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增加了,但是农民收入上不去,增产不增收,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27]戴谟安、李友华对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0年,黑龙江的农用拖拉机增长187倍,机耕面积从0.4%提高到63%,而农业劳动力增加了一倍多,结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粮食商品率下降,增产没有增收。[2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的市场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农业现代化不能只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而不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前者是为市场生产,后者是以自给自足为特点。

(二)能源约束下的农业现代化

纵观现代化的历程,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的共同特点是以工业装备农业,农业机械的运作,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的生产等离不开石油能源,这种现代化的农业是高能耗的农业,也被称为“石油农业”。石油农业发展的后果是能源依赖和污染严重。[29]这究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还是现代化的选项之一。

邓英淘认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按照西方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人均能耗计算,要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人人都现代化,那么,世界能源是远远不够的。西方以高能耗为特征的现代化,是一种“有我无你”的现代化,我现代化了,你就别现代化了。中国肯定不能走这种模式的现代化道路。[30]

西方国家的农业现代化严重依赖高投入的石油和机械,虽然创造了空前水平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带来的弊端也不少。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越过“石油农业”,直接跃入由生物工程与其他工程措施相结合,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经济繁荣、效益显著、生态平衡的面向未来的农业新阶段。[31]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推行“工业式农业”的美国开始从有机农业中找出路,主张发展有机农业,美洲和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开始有机农业试验。[32]

(三)生态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

“石油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引起人们对现代农业的怀疑。欧美国家纷纷掀起了一场“生态农业”运动。1972年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EOAM),该运动有很多称号与别称,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替代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其主旨是反对“石油农业”,反对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品,主张生物本身的自我循环、保护环境、保护健康。分为农机农业派、生态农业派和生物动力农业派。[33]依靠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发展农业,不仅成本高,污染大,还可能因资源枯竭给农业带来更大的灾难。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成为关注的热点。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农产品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的双重提升,农业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资源日益稀缺,耕地质量总体偏低。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利用率低。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依然较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秸秆处置、养殖业排放、农村垃圾污水和工业城市污染等带来的环境问题,给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挑战。[34]

1987年10月中国农学会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农业现代化学术活动经验交流会上,不同学者对发展生态农业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应把生态农业作为核心内容,这是基于中国长期存在的掠夺式经营方式,过度使用农业资源,造成了生态恶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不能靠“生态农业”这个法宝,提“生态农业”这个口号是弊大于利。因为西方国家是在化学投入品过多,粮食产量过剩的条件下提出“生态农业”的,而中国还存在如何解决温饱的问题。[35]

经济发展与生态恶化的矛盾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人类借助科技进步和资本积累的手段,通过耗竭资源的方式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破坏了人与资源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的《登博斯宣言》(Den  Boson  Declaration)对可持续农业做的经典性定义[36],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的实现;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前发展和消费时,不能以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机会为代价。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农业现代化的标志除了劳动生产率或土地生产率外,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也是其标志之一。[37]

(四)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经营体制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统一经营转变为农户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农业经营单位变多了,经营规模变小了,生产队时期集中力量形成的生产力遭到了分解,如何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需要回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改革后,人民公社时期形成的与大规模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力被破坏了,家庭经营体制下农业现代化无从谈起。石山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是老“四化”的理念在作怪。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更加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农业机械,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并且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前进。[38]家庭经营虽然规模小,但它却促进了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现有生产条件的作用。[39]

家庭经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活力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释放,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都得了显著的提高。家庭经营不仅适合中国国情,更符合农业经营规律。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经营形式也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和以日韩为代表的小规模家庭经营都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成功。家庭作为农业经营者,成为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也拥有了采纳新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激励,从而形成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农村改革40多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坚持了农户家庭经营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仍将走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现代化道路。

三  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开创阶段

从简单模仿和借鉴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到丰富和发展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内涵,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入了开创现代化理论与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方案的新阶段。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农业生产领域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包含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内容。农业现代化已不再是跟随和模仿别国的现代化,而是要在要素、市场、能源、体制机制的约束性下寻找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释放的活力逐渐变弱,新旧体制矛盾冲突明显,农村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学者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概括为“三农”问题,随后此概念广为流传。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也自然是针对“三农”问题,即包括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现代化,是一项涵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系统工程。[40]因此,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农业领域中一个方面、一个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41]陆学艺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农村现代化》一书中用农村现代化的四个阶段回答了中国农民往何处去这一历史性命题。他认为中国农村要经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四个阶段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民走向终结。[42]还有学者提出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农村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以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为历史起点,以社会主义为道路选择,以温饱、小康、富裕为基本历史阶段,以富强、民主、文明为总体目标,以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科学化、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农村的城镇化、城乡的一体化、农民的职业化为主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协调运作的综合进程。[43]

70年来,中国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经历了从学习、认知,到探索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变化。随着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转变,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狭隘到广义转变的过程。狭隘的农业现代化仅仅指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现代化。初期,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是农业生产力落后,因而把农业科技进步、现代投入品和对劳动的替代作为现代化的方向,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就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当科技进步和现代要素投入不再是“瓶颈”的时候,农业主要矛盾转变为如何改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落后状况,因而把优化农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作为现代化的目标。当农业不再是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唯一途径时,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就成为主要矛盾。而农业市场化带来的对农业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对环境带来危害时,农业的绿色发展又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