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章节: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人口统计学研究走过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既有很多科学研究值得总结,也有很多经验教训需要汲取。

第一,在基础数据收集方面,中国人口统计科学研究主要围绕人口普查数据的调查方法、数据质量和调查改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伴随着人口普查内容丰富和调查方法的完善,中国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创了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数据收集和存储的新时代,对全面、科学记载,安全、可靠保存以及丰富和发展中国人口统计历史资料具有重大意义。2000年以来人口普查调查方法和数据质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中国人口调查方法和人口统计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各类人口抽样调查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二,在生育和计划生育问题研究过程中,中国人口统计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为深入研究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进程和科学预测中国人口的变动趋势,对研究成果科学性、可靠性进行不断的努力,既有中国学者创建的符合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以及人口客观规律的模型和方法,也有科学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期间涌现出许多为解决中国人口实际问题,科学分析人口发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生育政策制定、实施的过程中,中国人口统计科学研究为正确判断中国人口形势和政策的影响扮演了维护人口统计科学研究尊严和去伪存真的角色。当然,也存在一些严重的误判和误导,需要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引以为戒。

第三,在中国死亡和人口健康研究过程中,中国人口统计科学研究引进了国外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在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对生命表等相关数理人口统计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进行了普及,这对规范和提高中国人口科学研究水平,促进人口科学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死亡人口方面的研究对深入理解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化和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第四,在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过程中,中国人口统计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这一方面是受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可靠性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基础信息处理能力和面临困难的影响。人口迁移流动迅速变化的不确定性除了来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迁移流动的多状态、可逆性也决定了研究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能力和信息收集水平,对科学、系统研究人口迁移流动问题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第五,在婚姻家庭等其他方面的研究过程中,中国人口统计科学研究主要是为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定量研究提供科学的判断,不仅通过人口分析模型的改进和发展,为精准判断人口变化、婚姻家庭、劳动力市场以及就学就业等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而且通过人口统计特有的间接估计技术等,为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供旁证,充分体现了人口统计研究的数理科学属性。

科学的进步就是不断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人口统计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人口统计科学发展实践检验表明科学理论、研究基础和规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未来的中国人口统计科学发展也必然向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丰富的科学积累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完善,任何业余的、没有经过严格专业基础训练、不能把握科学发展方向和不能适应科学发展潮流的研究队伍都将被迅速淘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人口统计基础研究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发展的机遇在于如何深入理解实时人口大数据所揭示的客观人口规律。随着年轻一代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数学基础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能的提高,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必然层出不穷。然而,大数据时代人口统计科学研究的挑战在于大数据资源获得障碍和非专业人员掌握资源的研究“结果”也会层出不穷,但相信随着创新激励和实践检验,数据垄断的壁垒和伪科学必然越来越难以生存。因此,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既要继承传统人口统计科学的历史积累,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历史赋予和积淀的丰富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掘、挖掘,体现人口统计科学研究的专业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

总之,总结和回顾中国人口统计科学发展70年的历史,涉及对许多中国重大人口科学发展规律和问题的再认识,特别是因研究者的局限,可能对某些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搜集、总结不到位,甚至存在疏漏。同时,因人口变动的长周期、不可逆及研究者自身也处于周期之中,对某些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认识也可能产生误解或存在偏颇。

*  *  *

[1]  Graunt  J.,1662,National  and  Political  Observations  Made  upon  the  Bills  of  Mortality  .

[2]  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06—107页。

[3]  参见http://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0204/t20020404_30316.html。

[4]  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5]  该人口规模中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共28488510人,参见http://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0204/t20020404_30317.html。

[6]  参见http://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0204/t20020404_30318.html。

[7]  参见http://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

[8]  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9]  2000年长表登记对象的选取是按照随机等距抽样的原则,对摸底登记的户主样本框进行抽样确定;2010年,长表登记对象的选取方案有所调整,由原有的按户抽样变为按住户组抽样。具体可参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10年人口普查方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

[10]  关于这一调整的缘由及其影响的分析和论述,参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10年人口普查方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

[11]  新中国成立之初,具有代表性的人口统计学家有陈达、戴世光等,相关人口统计著作包括陈达《1953年新中国的人口普查与国家建设及人口研究的关系》(发表在1957年《国际统计学报》上,转引自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达教授已结合中外人口统计理论与经验成果,对人口调查和统计数据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调查内容、目的、范围、调查机构的设置、预算和数据的整理等。陈达教授强调,人口普查必须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以直接调查的方式取得全部人口数据,首次明确强调普查中明确调查时间和地域范围的必要性(参见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7—78页)。随着人口统计工作的开展,专门针对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的著作也不断涌现,代表性的有查瑞传主编《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年版;游允中《收集人口数据的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张羚广、蒋正华、林宝《人口信息分析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

[12]  胡英:《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与数据质量评估》,《人口研究》1994年第6期。

[13]  1955年以前,死亡登记由国家卫生部门负责。

[14]  卫生部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编:《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版。

[15]  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223页。

[16]  郑真真主编:《老年人口研究:数据与分析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17]  关于该调查的具体情况,参见http://opendata.pku.edu.cn/dataset.xhtml?persistentId=doi:10.18170/DVN/UWS2LR。

[18]  吴国梁:《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中的差错及质量控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年第9期。

[19]  翟振武:《中国人口年龄误报的现象与特点》,《人口与经济》1987年第2期。

[20]  乔晓春:《试论年龄结构检验指数对普查资料检验的有效性问题》,《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6期。

[21]  王洪春、王金营:《河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分析——年龄准确性检验》,《人口学刊》1994年第2期。

[22]  李海燕:《人口统计数据系统误差探析》,《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第3期。

[23]  张广宇、顾宝昌:《从国际视角看人口普查中低龄儿童的漏报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5期。

[24]  齐嘉楠:《无回答频次的影响因素研究及追踪措施探讨》,《西北人口》2016年第6期。

[25]  李恩平:《基于六普、五普的城镇化人口统计数据修补》,《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4期。

[26]  吕利丹、段成荣:《对我国流动人口统计调查的总结与思考》,《南方人口》2012年第3期。

[27]  韦艳、张力:《“数字乱象”或“行政分工”:对中国流动人口多元统计口径的认识》,《人口研究》2013年第4期。

[28]  胡英:《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与数据质量评估》,《人口研究》1994年第6期。

[29]  庄亚儿、李伯华:《流动人口调查抽样的实践与思考》,《人口研究》2014年第1期。

[30]  庞丽华、张蕾、张旭、刘岚、宫蕊、张笑天、郑晓瑛:《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人口数据质量分析》,《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4期。

[31]  冯占联:《人口调查与人口研究之“瓶颈”——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其对策》,《人口研究》1994年第5期。

[32]  吕萍:《抽样信息在复杂调查数据中的应用研究》,《统计研究》2017年第1期。

[33]  李若建:《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探讨》,《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2期。

[34]  谢裕军:《透析人口普查数据审核的有效方法》,《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2期。

[35]  王桂新:《区间人口数据插值/调整方法及其应用》,《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9期。

[36]  胡桂华、Robert  McCaa、Lara  Cleveland:《人口普查净误差估计中的三系统估计量研究》,《统计研究》2017年第6期。

[37]  乔晓春:《关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建议》,《人口研究》1998年第2期;乔晓春:《从“主要数据公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存在的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38]  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120页。

[39]  据后期基于专项生育调查资料的估计结果,1964年中国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降到4.49,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加速下降,到1967年已降到2.9,4年累计下降幅度达1.5左右。此后,生育率的这一下降趋势中断并出现逆转(参见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40]  曾毅:《我国1991—1992年生育率是否大大低于替代水平?》,《人口研究》1995年第3期。

[41]  张为民、崔红艳:《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中国省级200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评估》,《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郭志刚:《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张广宇、原新:《对1990年代出生漏报和生育水平估计问题的思考》,《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42]  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43]  陈卫、杨胜慧:《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的再估计》,《人口研究》2014年第6期。

[44]  陈卫、张玲玲:《中国近期生育率的再估计》,《人口研究》2015年第2期。

[45]  赵梦晗:《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估计》,《人口研究》2015年第5期。

[46]  翟振武、陈佳鞠、李龙:《现阶段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来自户籍登记数据的新证据》,《人口研究》2015年第6期。

[47]  李英、崔万里:《中国的生育水平——基于模拟的验证》,《西北人口》2012年第2期。

[48]  朱勤:《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推算——基于“六普”数据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4期。

[49]  王广州、张丽萍:《到底能生多少孩子?——中国人的政策生育潜力估计》,《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50]  郭志刚:《人口统计研究中方法的误用与滥用——以P/F方法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

[51]  陈卫、杨胜慧:《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的再估计》,《人口研究》2014年第6期。

[52]  王广州:《生育政策调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2期。

[53]  罗淳、许庆红、戴琼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与云南人口发展预期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3期;乔晓春:《“单独二孩”政策下新增人口测算方法及监测系统构建》,《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乔晓春:《“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2013年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中的一些发现》,《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年第3期;石人炳:《“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初期的出生堆积及其特点》,《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5期;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翟振武、李龙:《“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的继续调整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54]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55]  翟振武、李龙:《“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的继续调整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56]  乔晓春:《“单独二孩”政策下新增人口测算方法及监测系统构建》,《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

[57]  乔晓春:《“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2013年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中的一些发现》,《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年第3期。

[58]  罗淳、许庆红、戴琼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与云南人口发展预期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3期。

[59]  张丽萍、王广州:《“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及相关问题分析》,《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60]  姚引妹、李芬、尹文耀:《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中堆积夫妇及其生育释放分析》,《人口研究》2014年第4期。

[61]  马小红、顾宝昌:《单独二孩申请遇冷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彭希哲、李赟、宋靓珺、田烁:《上海市“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初步评估及展望》,《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4期;乔晓春:《从“单独二孩”政策执行效果看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2期;薛君、石人炳:《湖北省“单独两孩”政策下的生育行为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4期;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6期;翟振武、陈佳鞠、李龙:《现阶段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来自户籍登记数据的新证据》,《人口研究》2015年第6期。

[62]  王广州:《影响全面二孩政策新增出生人口规模的几个关键因素分析》,《学海》2016年第1期。

[63]  王广州:《生育政策调整目标人群总量与预期效果再检验》,《人口学刊》2017年第6期。

[64]  翟振武、李龙、陈佳鞠:《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目标人群及新增出生人口估计》,《人口研究》2016年第4期。

[65]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66]  薛君:《用孩次递进比模拟“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初期的生育行为——以湖北省为例》,《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3期。

[67]  刘鸿雁、黄匡时:《全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单独夫妇及其子女信息核查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4期。

[68]  李龙、翟振武:《生育一孩弱化二孩生育意愿吗?——基于北京市“单独”家庭的考察》,《南方人口》2014年第5期。

[69]  陈卫:《广义稳定人口模型与中国人口估计》,《人口学刊》2016年第1期。

[70]  陈卫:《中国近年来的生育水平估计》,《学海》2016年第1期。

[71]  王广州、周玉娇、张楠:《低生育陷阱:中国当前的低生育风险及未来人口形势判断》,《青年探索》2018年第5期。

[72]  王广州:《中国人口预测方法及未来人口政策》,《财经智库》2018年第3期。

[73]  王军、贾晓菲:《从国家计划到生育自主:中国人口政策的未来趋向》,《青年探索》2018年第5期。

[74]  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6期。

[75]  韩雷、田龙鹏:《“全面二孩”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基于2014年湘潭市调研数据的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76]  王军、王广州:《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人口学刊》2016年第2期。

[77]  周云:《中日两国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人口与社会》2016年第1期。

[78]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79]  曾毅:《我国1991—1992年生育率是否大大低于替代水平?》,《人口研究》1995年第3期。

[80]  陈卫、高爽:《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数量和进度效应》,《人口研究》2013年第3期。

[81]  赵梦晗:《我国妇女生育推迟与近期生育水平变化》,《人口学刊》2016年第1期。

[82]  张翠玲、刘鸿雁、王晓峰:《中国1970年以来二孩生育间隔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

[83]  果臻、江莎:《中国人口生育模式的离散趋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6期。

[84]  宋健、张婧文:《孩次、生育时间与生育水平——基于中日韩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变动与差异的机制研究》,《人口研究》2017年第3期。

[85]  郭志刚:《中国低生育进程的主要特征——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4期。

[86]  张翠玲、刘鸿雁、王英安:《婚育政策对山东省生育水平波动及生育模式变迁的影响分析》,《南方人口》2018年第6期。

[87]  王亚楠、钟甫宁:《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水平变动及预测》,《人口与经济》2017年第1期。

[88]  宋健、唐诗萌:《1995年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特点及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4期。

[89]  朱勤:《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推算——基于“六普”数据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4期。

[90]  梁同贵:《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的生育水平差异》,《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3期;綦松玲、鲍红红、张蒙蒙、于颖慧、刘欣:《吉林省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婚育状况分析》,《人口学刊》2017年第1期。

[91]  相关教材和专著有:刘长新、苍开极编著:《人口统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刘铮、邬沧萍、查瑞传编:《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王维志:《人口统计》,群众出版社1981年版;杨德清、王连香、赵林坤:《人口统计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蒋正华编著:《人口分析与规划》,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美]蒋庆琅:《寿命表及其应用》,方积乾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马瀛通:《人口统计分析学》,红旗出版社1989年版;黄荣清等编著:《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翟振武、路磊、罗茂初、曲海波编著:《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等等。

[92]  刘铮:《关于人口统计中几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人口研究》1979年第1期。

[93]  查瑞传:《人口惯性及其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人口研究》1982年第2期。

[94]  林富德:《评总和生育率》,《人口研究》1984年第6期;马瀛通:《总和生育率初探》,《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5期;肖振禹:《也谈总和生育率》,《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1期;徐绍雨:《关于总和生育率指标的概念、性质与作用》,《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5期。

[95]  路磊:《论总和生育率的一个特性》,《人口研究》1992年第4期。

[96]  张二力、路磊:《两种时期生育水平度量指标的对比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第1期。

[97]  高文力、梁颖:《试论时期总和生育率、终身生育率与政策生育率的关系》,《人口学刊》2012年第1期。

[98]  时涛、刘德鑫、徐笑腾、朱宗元、林俊山:《关于人口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3期;郭志刚:《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郭志刚:《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郭志刚:《再论队列平均子女数不能作为当前总和生育率的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5期;王谦:《应用队列累计生育率分析我国生育水平变动趋势——兼与郭志刚教授讨论》,《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99]  郝娟、邱长溶:《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检验与讨论》,《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100]  陈卫、高爽:《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数量和进度效应》,《人口研究》2013年第3期。

[101]  郑真真:《生育意愿的测量与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6期。

[102]  宋健、田雪原、于景元、李广元:《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3]  黄荣清:《在有抑制因素作用下的年龄—胎次别生育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1期;谢韦克、黄荣清:《中国妇女生育模型研究》,《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104]  翟振武:《已婚生育模型的新探索》,《人口研究》1986年第1期。

[105]  黄荣清:《在有抑制因素作用下的年龄—胎次别生育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1期。

[106]  谢韦克、黄荣清:《中国妇女生育模型研究》,《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107]  郭曼东、王晓峰:《布拉斯、冈泊茨相关生育模型探究》,《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3期。

[108]  李伯华、杨子慧、罗敬辉、郭汉英:《中国三四十年代生育率的估计——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在历史生育率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2期。

[109]  陈友华:《孩次递进比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生育表的构造》,《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3期。

[110]  张二力、陈建利:《改进的Brass相关生育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6期。

[111]  张二力、陈建利:《考虑避孕因素的胎次持续时间生育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2期。

[112]  郭志刚:《孩次递进比的计算与调整生育指标的理解》,《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5期。

[113]  曾毅:《利用普查数据估算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婚初育间隔的方法及其在四普资料分析中的应用》,《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3期。

[114]  谢韦克、王绍贤:《利用生育模型及队列与时期指标的转换对生育率预测的方法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2期。

[115]  曾毅编著:《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6]  王广州:《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3期。

[117]  杨书章、王广州:《一种独生子女数量间接估计方法》,《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4期。

[118]  李永胜:《论生命表的统计性质与统计检验》,《西北人口》1996年第3期;张今是:《“生命表”中生命期望估计的理解》,《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119]  乔晓春:《分年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人口研究》1985年第5期。

[120]  张为民:《对生命表中平均预期寿命矛盾现象的分析》,《人口研究》1984年第5期;乔晓春:《分年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人口研究》1985年第5期;乔晓春:《生命表矛盾现象的理论解释》,《人口研究》1990年第6期。

[121]  黄荣清:《生命表中尚存人数函数I(x)的近似表达式和各年龄组平均人数L(x)的求法》,《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2期。

[122]  路磊:《死亡分布系数与生命表》,《人口研究》1988年第1期。

[123]  翟振武:《简略生命表中A值的研究》,《人口研究》1988年第3期。

[124]  黄荣清:《1995年中国不同地区死亡水平的测定——人口抽样死亡率估计的新方法》,《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4期。

[125]  亓昕、李南:《由简略生命表生成完全生命表减小误差的最小修正方法》,《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1期。

[126]  李涌平、梁志武:《运用列克西斯图分布编制生命表—双死亡数线性方法》,《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127]  曹萌、雷鹏、吴擢春:《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地域差异》,《中国卫生统计》2013年第2期。

[128]  支聪聪、刘淑敏、郝亚平、王红英:《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第24期。

[129]  黄维海、袁连生:《死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预测模型和效果研究——对中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人口学刊》2013年第2期。

[130]  丁海峰、马海燕、黄仙红:《2004—2010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的社会地区差异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3年第26期。

[131]  李树生、田阳霞:《区域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人口与经济》2013年第3期。

[132]  魏本胜、王晓奥、刘家琰、钱轶锋、王春芳、李俊祥:《基于GIS的上海市死亡人口空间数据库及死亡人数的时空特征》,《人口学刊》2014年第6期。

[133]  郝君富、王亚柯:《人口死亡率顺经济周期波动之谜——基于环境污染角度的解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34]  王记文:《中国人口生存曲线的矩形化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动分析:1981—2015年》,《老龄科学研究》2018年6期。

[135]  宋健、周宇香:《中国父母丧子的概率与年龄分布》,《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2期。

[136]  秦芳芳:《模型生命表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4期。

[137]  李希如:《模型生命表数学模型的建立——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人口与经济》1989年第4期。

[138]  蒋正华:《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2期。

[139]  路磊:《已知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时的生命表的编制》,《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2期。

[140]  罗茂初:《对我国婴儿死亡率的间接估计》,《人口研究》1985年第4期。

[141]  王绍鑫:《贵州省婴儿死亡率的间接估计》,《贵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142]  黄荣清:《人口死亡的logit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的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4期。

[143]  黄荣清:《人口死亡力的因子分解及其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6期;黄荣清:《人口生命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两类死亡模型的统一》,《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3期。

[144]  黄荣清:《全年龄连续的人口死亡模型》,《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145]  张文娟、魏蒙:《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预期寿命评估——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2016年第3期。

[146]  陈卫:《广义稳定人口模型与中国人口估计》,《人口学刊》2016年第1期。

[147]  张震、戴志杰、杨菁:《二维死亡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模式的适用性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1期。

[148]  安洪庆、马桂峰、李向云:《我国新生儿死亡率预测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第8期。

[149]  黄荣清:《1995年中国不同地区死亡水平的测定——人口抽样死亡率估计的新方法》,《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4期。

[150]  张连增、段白鸽:《广义线性模型在生命表死亡率修匀中的应用》,《人口研究》2012年第3期。

[151]  黄润龙:《江苏省死亡人口的间接估计及死亡率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6期。

[152]  翟振武:《1990年婴儿死亡率的调整及生命表估计》,《人口研究》1993年第2期。

[153]  李荣敏、张立、侯文才、张慈恩:《上海市在职职工死亡率估计与改进的整体参数修匀法》,《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54]  符文华、康晓平、谷渊、王晓琴:《应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及死亡率》,《中国卫生统计》2004年第1期。

[155]  张书岭、谢龙利、王德泉、周脉耕:《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汶上县全死因死亡率和漏报率》,《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第7期。

[156]  张荣艳、马艳琴、郝淑双:《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在我国老龄人口预测中的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第16期。

[157]  黄维海、袁连生:《死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预测模型和效果研究——对中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人口学刊》2013年第2期。

[158]  陈威杰、吕盛鸽:《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系数中长期预测》,《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期。

[159]  孙佳美、郭利涛:《基于C-K模型及其改进的高高龄人口死亡率模型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9期。

[160]  黄荣清、曾宪新:《“六普”报告的婴儿死亡率误差和实际水平的估计》,《人口研究》2013年第2期。

[161]  黄润龙:《1991—2014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人口与社会》2016年第3期。

[162]  李成、米红、孙凌雪:《利用DCMD模型生命表系统对“六普”数据中死亡漏报的估计》,《人口研究》2018年第2期。

[163]  宋健、张洋:《婴儿死亡漏报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及区域差异》,《人口研究》2015年第3期。

[164]  范勇、朱文革:《两人群引力模型框架下的中国死亡率预测——结合美国相应数据》,《南方人口》2016年第3期。

[165]  王晓军、任文东:《有限数据下Lee-Carter模型在人口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统计研究》2012年第6期。

[166]  高怡宁:《考虑死亡率组内差异的Lee-Carter模型的改进与应用》,《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5期。

[167]  罗晓宁、张华:《Lee-Carter死亡率模型的估计——基于Bayes和SVD方法的比较分析》,《特区经济》2013年第9期。

[168]  王洁丹、朱建平、付荣:《函数型死亡率预测模型》,《统计研究》2013年第9期。

[169]  吴晓坤、王晓军:《中国人口死亡率Lee-Carter模型的再抽样估计、预测与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4期。

[170]  张志强、叶崴:《基于模糊影响因素的台湾人口死亡率估计》,《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3期。

[171]  王晓军、赵明:《中国高龄人口死亡率随机波动趋势分析》,《统计研究》2014年第9期。

[172]  黄匡时:《Lee-Carter模型在模型生命表拓展中的应用——以中国区域模型生命表为例》,《人口研究》2015年第5期。

[173]  段白鸽:《我国全年龄段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动态演变》,《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1期。

[174]  柳向东、范洋洋:《基于均衡关系的中国人口死亡率预测模型》,《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年第10期。

[175]  王志刚、王晓军、张学斌:《Lee-Carter模型的理论分布和区间预测》,《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3期。

[176]  王志刚、王晓军、张学斌:《封闭人群生存人数整体预测——以Lee-Carter模型为例》,《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4期。

[177]  张志强、杨帆:《随机死亡率模型的改进与预测》,《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2期。

[178]  段白鸽、孙佳美:《极值理论在高龄死亡率建模中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7期。

[179]  段白鸽、石磊:《中国高龄人口死亡率的动态演变——基于年份、城镇乡、性别的分层建模视角》,《人口研究》2015年第4期;段白鸽、石磊:《我国高龄人口死亡率减速:偏差还是事实》,《统计研究》2015年第9期。

[180]  王伟进、陆杰华:《异质性、家庭支持与中国高龄老人的死亡率:虚弱度模型的应用》,《人口学刊》2015年第1期。

[181]  张震:《19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历程》,《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

[182]  李婷:《内生与外生死亡分解下的中国成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基于生命力模型的应用》,《人口研究》2015年第5期。

[183]  曾毅、冯秋石、Therese  Hesketh、Kaare  Chirstensen、James  W.Vaupel:《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死亡率变动趋势》,《人口研究》2017年第4期;张立龙、张翼:《中国老年人失能时间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6期;张文娟、王东京:《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人口与经济》2018年第4期。

[184]  郝乐:《长寿指数及其统计测量》,《统计研究》2017年第6期;林宝:《世界各地区人口长寿水平的测量和比较分析》,《人口研究》2015年第1期;彭希哲、卢敏:《老年人口死亡概率时代变迁与老年定义的重新思考》,《人口与经济》2017年第2期;张志强、杨帆:《随机死亡率模型的改进与预测》,《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2期。

[185]  林汉生:《主要疾病别粗死亡率及人口老龄化对其影响程度的预测方法》,《中国卫生统计》1994年第1期。

[186]  顾大男、曾毅、柳玉芝:《健康预期寿命计算方法述评》,《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第4期。

[187]  李强、汤哲:《多状态生命表法在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

[188]  顾大男:《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多变量多状态生命表分析》,《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4期。

[189]  曾毅、顾大男、凯·兰德:《健康期望寿命估算方法的拓展及其在中国高龄老人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190]  李成福、刘鸿雁、梁颖、王晖、李前慧:《健康预期寿命国际比较及中国健康预期寿命预测研究》,《人口学刊》2018年第1期。

[191]  焦开山:《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不平等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1期。

[192]  卢敏、彭希哲:《基于期望余寿理论的老年定义新思考与中国人口态势重新测算》,《人口学刊》2018年第4期。

[193]  杨磊、王延涛:《中国老年人虚弱指数与死亡风险及队列差异》,《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2期。

[194]  李涌平、韩丽媛:《流行病学转变视角下中国死亡水平及死因构成分析:2009—2013》,《人口与发展》2016年第3期。

[195]  王磊:《晚清东北旗人的婚姻与死亡风险关系探析——基于中国多世代人口数据库(双城)》,《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2期。

[196]  王伟进、陆杰华:《异质性、家庭支持与中国高龄老人的死亡率:虚弱度模型的应用》,《人口学刊》2015年第1期。

[197]  邱红、李晶华、于丽莎、于涤、侯筑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疾病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18年6期。

[198]  张浩、李建新:《老年人的低体重指数与其死亡风险的关系》,《人口与经济》2018年第3期。

[199]  王殿玺、姚林:《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西北人口》2018年第2期。

[200]  阳方、顾大男:《中国老年人社会弱势程度与死亡风险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5期。

[201]  李春华、吴望春:《代际互动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基于CLHLS2002—2014年数据》,《人口学刊》2017年第3期。

[202]  李春华、李建新:《居住安排变化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人口学刊》2015年第3期。

[203]  李建新、张浩:《生育史对中国老年女性寿命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3期。

[204]  陆杰华、张韵:《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死亡质量现状及其对策思考》,《河北学刊》2018年第3期。

[205]  鹿立:《1950—1970年几个不同年代女性同期群婚姻及家庭生活管窥——基于人口学视角》,《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206]  岳青:《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的婚姻现状》,《人口学刊》1986年第3期;李建新:《中国人口的婚姻状况与死亡水平差异》,《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5期;亓昕:《1995年我国人口的婚姻和家庭状况》,《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5期。

[207]  岳青:《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的婚姻现状》,《人口学刊》1986年第3期。

[208]  亓昕:《1995年我国人口的婚姻和家庭状况》,《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5期。

[209]  刘爽、蔡圣晗:《谁被“剩”下了?——对我国“大龄未婚”问题的再思考》,《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210]  岳青:《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的婚姻现状》,《人口学刊》1986年第3期。

[211]  阎志强:《广东流动人口婚姻状况的变化特征》,《西北人口》2015年第4期。

[212]  岳青:《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的婚姻现状》,《人口学刊》1986年第3期。

[213]  亓昕:《1995年我国人口的婚姻和家庭状况》,《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5期。

[214]  孙鹃娟:《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变化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2015年第4期。

[215]  孙鹃娟、李婷:《中国老年人的婚姻家庭现状与变动情况——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分析》,《人口与经济》2018年第4期。

[216]  陈智、唐代盛:《婚姻与家庭的新观察——基于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分析》,《中国统计》2017年第3期。

[217]  王广州、戈艳霞:《中国老年人口丧偶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

[218]  杨子慧:《中国1970—1990年15—19岁育龄妇女婚姻生育状况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1994年第2期。

[219]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220]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221]  郭永昌、丁金宏:《带眷青年的婚姻稳定性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5期。

[222]  谭远发、宋寅书:《人口结构变动对粗离婚率攀升的影响研究》,《人口学刊》2015年第2期。

[223]  续继、黄娅娜:《性别认同与家庭中的婚姻及劳动表现》,《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

[224]  梁济民、陈胜利主编:《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分析数据卷(二)婚姻》,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225]  鹿立:《1950—1970年几个不同年代女性同期群婚姻及家庭生活管窥——基于人口学视角》,《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226]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227]  刘爽、高华:《我国人口初婚风险影响因素及其变迁——基于CGSS2010的研究》,《南方人口》2015年第1期。

[228]  陈智、唐代盛:《婚姻与家庭的新观察——基于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分析》,《中国统计》2017年第3期。

[229]  李树茁:《性别歧视和婚姻挤压:中国、韩国和印度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6期。

[230]  郭志刚、邓国胜:《年龄结构波动对婚姻市场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2期。

[231]  韦艳、石秀:《西部农村初婚模式变迁研究——对陕西省P镇个案分析》,《西部学刊》2013年第7期。

[232]  陈智、唐代盛:《婚姻与家庭的新观察——基于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分析》,《中国统计》2017年第3期。

[233]  郭志刚、许琪:《独生属性与婚姻匹配研究——对“随机婚配”假定的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6期。

[234]  段成荣、梁海艳:《青年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南方人口》2015年第3期。

[235]  刘中一、张莉:《藏汉通婚十年间的变迁(2000—2010)》,《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2期。

[236]  戴波、赵德光:《跨境婚姻行为的人口学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237]  曾毅:《多增—减生命表的构造方法及其在中国妇女婚姻研究中的应用》,《人口研究》1987年第3期。

[238]  曾毅:《试论我国人口要素的变动对妇女家庭状态的影响——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1期。

[239]  屈锡华:《婚姻年龄关系的一般规律及其数字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3期。

[240]  蒋耒文、刘义、董利国:《湖南省妇女婚姻、生育、家庭状况研究——曾毅“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的应用》,《南方人口》1993年第3期。

[241]  韦艳、董硕、姜全保:《中国初婚模式变迁——基于婚姻表的分析》,《人口与经济》2013年第2期。

[242]  李树茁、姜全保、[美]费尔德曼:《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43]  郭志刚、邓国胜:《婚姻市场理论研究──兼论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婚姻市场》,《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3期;郭志刚、邓国胜:《年龄结构波动对婚姻市场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2期。

[244]  郭志刚、邓国胜:《中国婚姻拥挤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3期。

[245]  陈友华:《中国和欧盟婚姻市场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6]  陈胜利、袁建华、莫丽霞:《未来择偶男性比女性究竟多多少?》,《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

[247]  李树茁、姜全保、[美]费尔德曼:《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48]  孙炜红、谭远发:《1989—2030年中国人口婚姻挤压研究》,《青年研究》2015年第5期。

[249]  李树茁、姜全保、[美]费尔德曼:《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50]  李汉东、陆利桓:《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调对未来婚姻市场的影响》,《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3期。

[251]  刘爽、蔡圣晗:《谁被“剩”下了?——对我国“大龄未婚”问题的再思考》,《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252]  姜全保、李晓敏、Marcus  W.Feldman:《中国婚姻挤压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第5期。

[253]  于潇、祝颖润、梅丽:《中国男性婚姻挤压趋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2期。

[254]  姜全保、李树茁:《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255]  孙炜红、张俊良:《台湾地区的婚姻挤压——兼与中国大陆的比较》,《人口研究》2016年第3期。

[256]  陈友华:《中国和欧盟婚姻市场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树茁、姜全保、[美]费尔德曼:《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57]  孙炜红、谭远发:《1989—2030年中国人口婚姻挤压研究》,《青年研究》2015年第5期。

[258]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04)》,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142页;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17)》,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年版,第222—223页。

[259]  王广州:《“单独”育龄妇女总量、结构及变动趋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3期。

[260]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04)》,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45页;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2016)》,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年版,第219—220页。

[261]  Johansson  S.,Nygren  O.,1991,“The  Missing  Girls  of  China:A  New  Demographic  Account”,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7(1):35-51.

[262]  1960年、1981年、1983年、1986年、1988年数据参见梁济民、陈胜利主编《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分析数据卷》,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年版;1989年、1991年、1999年、2001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4年、2016年数据参见相应年份《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数据参见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87年、1995年、2005年、2015年数据参见相应年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63]  查瑞传、曾毅、郭志刚主编:《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64]  Zeng  Y.,Tu  P.,Gu  B.,Xu  Y.,Li  B.,Li.Y.,1993,“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Increase  in  the  Reported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2):283-302;Chu,J.,2001,“Prenatal  Sex  Determination  and  Sex-selective  Abortion  in  Rural  Central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7(2):259-281.

[265]  陈胜利、袁建华、莫丽霞:《未来择偶男性比女性究竟多多少?》,《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顾宝昌:《我对出生性别比问题的认识》,《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2期。

[266]  王广州、傅崇辉:《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孩次性别递进过程分析》,《人口学刊》2009年第1期。

[267]  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创立出生性别比新概念与构建马冯陈(MFC)数学模型》,《人口与经济》1997年第5期。

[268]  乔晓春:《关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推断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269]  马瀛通:《重新认识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低生育水平的代价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270]  乔晓春:《关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推断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曾毅、顾宝昌、涂平、徐毅、李伯华、李涌平:《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原因及其后果分析》,《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271]  杨书章、王广州:《出生性别比变化对生育率的影响》,《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272]  王广州:《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的监测方法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4期。

[273]  姜全保、李树茁:《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274]  陶涛、杨凡:《出生性别比间接估计方法》,《人口学刊》2015年第2期。

[275]  陈卫、翟振武:《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

[276]  王军、王广州、高凌斐、张央:《中国出生性别比水平估计及形势判断》,《学习与实践》2016年第3期。

[277]  马瀛通:《重新认识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低生育水平的代价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278]  乔晓春:《关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推断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279]  姜全保、李树茁:《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280]  马侠、王维志:《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研究——中国74城镇人口迁移调查》,《人口研究》1988年第2期。

[281]  王谦主编:《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报告集(迁移卷)》,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年版。

[282]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国务院令第45号),1989年10月25日发布。

[283]  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表》,国家统计局1996年版。

[284]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员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285]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10年人口普查方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

[286]  陆发玉、陆生发:《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历程初探》,《世纪桥》2003年第3期。

[287]  陆发玉、陆生发:《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历程初探》,《世纪桥》2003年第3期。

[288]  何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547页。

[289]  屈小娥:《5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轨迹》,《山西统计》1999年第10期。

[290]  陆发玉、陆生发:《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历程初探》,《世纪桥》2003年第3期。

[291]  陆发玉、陆生发:《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历程初探》,《世纪桥》2003年第3期。

[292]  根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1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计算。

[293]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294]  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人口研究》2009年第6期。

[295]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296]  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人口研究》2009年第6期;段成荣、刘涛、吕利丹:《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297]  周皓:《新形势下我国乡—城迁移流持续原因新探》,《人口研究》1998年第4期。

[298]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编:《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口出版社2015年版。

[299]  国际移民组织(IOM):《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译,2016年,参见http://ccg.org.cn/dianzizazhi/yiminbaogao2015ch.pdf。

[300]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301]  付正强、黎尔平:《云南边疆缅籍务工人员管理问题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302]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303]  李扬、刘慧、汤青:《198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时空格局特征》,《地理研究》2015年第6期;刘望保、曾纪璇:《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和城镇化空间分布变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闫庆武、卞正富:《基于GIS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的空间特征分析》,《人文地理》2015年第3期。

[304]  刘涛、齐元静、曹广忠:《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地理学报》2015年第4期;杨传开、宁越敏:《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研究》2015年第8期。

[305]  杨传开、宁越敏:《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研究》2015年第8期。

[306]  段成荣、程梦瑶、冯乐安:《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人口迁移流动议题前瞻》,《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段成荣、程梦瑶、冯乐安:《新时代人口迁移流动趋势及对策建议》,《中国人口报》2018年7月12日第3版。

[307]  豆晓、Arellano  Blanca、Roca  Josep:《基于相互作用关系的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研究》,《地理研究》2018年第9期。

[308]  刘俊杰、高莹:《珠江—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经济带11个中心城市的实证》,《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309]  盛广耀:《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的演化及其解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1期。

[310]  胡启迪、杨庆中、桂世勋、马国选:《上海市区人口迁移预测模型的研究》,《人口与经济》1986年第1期。

[311]  李南、Shripad  Tuljapurkar:《包含年龄结构及迁入、迁出地的人口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4期。

[312]  黄健元、刘洋:《流动人口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3期。

[313]  刘汝良、贾仁安、董秋仙:《人口迁移模型的改进及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第18期。

[314]  米红、周伟、史文钊:《人口迁移重力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315]  夏永祥、魏玮:《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第1期。

[316]  张耀军、岑俏:《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2014年第5期。

[317]  陈锐、王宁宁、赵宇、周永根:《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省际流动人口的复杂网络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0期。

[318]  钟水映、李春香:《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解释:农村人口退出视角——托达罗模型的再修正》,《人口研究》2015年第6期。

[319]  齐子翔、吕永强:《北京城乡人口流动状态预测研究——一个新方法》,《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2期。

[320]  胡科林、郑新奇:《中国省域人口迁移模型构建》,《测绘科学》2015年第6期。

[321]  刘欣、蔡婧:《基于灰色模型的RBF人口迁移预测方法研究》,《软件导刊》2015年第8期。

[322]  朱江丽、李子联:《户籍改革、人口流动与地区差距——基于异质性人口跨期流动模型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2期。

[323]  孙功强、霍杰、王鹏、郝睿、王旭明:《人口迁移导致区域两极分化的动力学分析》,《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7年第1期。

[324]  郭志仪、刘红亮:《迁移人口规模估计中多维自适应计算模型的应用与构建——基于甘肃省普查数据的研究》,《西北人口》2018年第4期。

[325]  马伟、王亚华、刘生龙:《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人口迁移: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3期。

[326]  李春平、葛莹玉:《基于多状态模型的人口流动家庭化动态研究》,《人口与发展》2016年第5期。

[327]  张耀军、岑俏:《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2014年第5期。

[328]  刘晏伶、冯健:《中国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文地理》2014年第2期。

[329]  朱江丽、李子联:《户籍改革、人口流动与地区差距——基于异质性人口跨期流动模型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2期。

[330]  王桂新:《迁移与发展: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比较》,《学海》2015年第2期。

[331]  周玉翠、万克勇、邓祖涛、何天祥:《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空间结构比较研究——以江苏和湖南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2期。

[332]  向华丽:《大城市非正式迁移人口的空间流场特征及其人口结构差异》,《人口与社会》2015年第1期。

[333]  段成荣、吕利丹、秦敏:《东北振兴与破解人口困局》,《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7期。

[334]  胡莹、李树茁:《中国当代女性跨省婚姻迁移模式变迁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1期。

[335]  王春超、王志文:《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城市净移民率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0期;高玮:《兰新高铁对沿线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时代金融》2018年第29期;刘俊杰、高莹:《珠江—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经济带11个中心城市的实证》,《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黄燕芬、张超:《城市行政层级视角的人口流动影响机理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1期。

[336]  薛君:《中断与融合: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学刊》2018年第4期。

[337]  陈蓉:《人口迁移重塑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中国人口报》2018年2月1日第3版。

[338]  陈蓉、王美凤:《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迁移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基于全国287个地级市的研究》,《人口学刊》2018年第3期。

[339]  史桂芬、黎涵:《人口迁移、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18年第11期;蒲火元、曹宗平、李超:《人口流动对中心城市房价的影响:以广州为例》,《南方人口》2018年第5期;邹瑾、娄著盛:《老龄化、人口迁移与地区房价差异——基于不同层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经济经纬》2018年第6期。

[340]  暴奉贤:《人口预测方法》,《未来与发展》1981年第4期。

[341]  余澄扬:《利用指数函数进行人口预测的方法》,《西北人口》1981年第4期。

[342]  陈彦光、余斌:《人口增长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其预测方法——兼谈对Keyfitz双曲增长等模型的修正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丁晓红、陆建林、程吉林、曹明霞、朱春龙:《盐城市人口预测方法探讨及应用》,《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年第5期;顾海燕:《时间序列分析在人口预测问题中的应用》,《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熊肇煜、夏帆:《对人口预测方法的思考》,《统计与预测》2001年第4期;杨德明、邢瑛、文德生:《人口预测方法》,《计算机应用通讯》1983年第1期。

[343]  王维国:《人口预测方法的评价和探索》,《吉林财贸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344]  郭华:《人口预测的方法与计算机应用》,《经济评论》1993年第5期。

[345]  朱悦新:《我国人口模型参数辨识》,《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46]  张天岭、杜闻贞:《一种考虑家庭因素的人口预测方法》,《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6期。

[347]  王广州:《空间人口数据间接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3期。

[348]  王广州:《人口年龄结构间接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5期。

[349]  王广州:《中国人口预测方法及未来人口政策》,《财经智库》2018年第3期。

[350]  王广州:《人口预测方法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351]  贺小林:《基于年龄移算法的多要素人口预测模型构建与运用》,《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21期。

[352]  郭雪峰、黄健元、王欢:《改进的灰色模型在流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8期。

[353]  翟振武、陈佳鞠、李龙:《2015—2100年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人口研究》2017年第4期。

[354]  顾和军、李青:《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影响:2017—2050》,《人口与经济》2017年第4期。

[355]  郭震威、王颖:《从人口转变到人口均衡》,《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

[356]  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十三五”时期劳动供给和需求预测及缺口分析》,《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

[357]  向华丽、吴云程:《不同死亡模式的设置对老年人口预测结果的影响》,《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3期。

[358]  齐子翔、吕永强:《北京城乡人口流动状态预测研究——一个新方法》,《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2期。

[359]  胡科林、郑新奇:《中国省域人口迁移模型构建》,《测绘科学》2015年第6期。

[360]  刘欣、蔡婧:《基于灰色模型的RBF人口迁移预测方法研究》,《软件导刊》2015年第8期。

[361]  李强、张震、吴瑞君:《概率预测方法在小区域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1期。

[362]  邹艳、张绍良、王潜心:《一种基于渐消因子与滑动窗口的小区域人口预测方法》,《人口与社会》2018年第1期。

[363]  童玉芬、王莹莹:《北京市人口动态模拟与政策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2期。

[364]  米红、杨明旭:《含迁移要素的区域人口随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4期。

[365]  劳昕、沈体雁:《基于人口迁移的中国城市体系演化预测研究》,《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6期。

[366]  曾永明:《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形态模拟与预测——基于“五普”和“六普”的分县尺度人口密度研究》,《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6期。

[367]  王广州:《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结构及变动趋势》,《人口与经济》2017年第6期。

[368]  王广州:《中国失独妇女总量、结构及变动趋势计算机仿真研究》,《人口与经济》2016年第5期。

[369]  李强:《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人口预测结果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第5期。

[370]  石人炳、陈宁:《中国人口预测结果检验及影响因素比较》,《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