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章节: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本章主要围绕人口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展开,而其中人口红利又与人口转型、生育率变化、独生子女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由于受制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人口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存在差异的。早期学者受到传统人口观的影响,认为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到这类人口观的影响,中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经济不发达的现实条件下,对人口不加以控制甚至是鼓励生育所产生的经济后果。随着马寅初的人口论及批判其文章的出现,学术界开始对人口总量、人口出生率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讨论。虽然此后出现了大量的批判马寅初人口论的文章,但是很多学者也开始认识到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双向影响,以及持续的高人口出生率对经济起步阶段的中国经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消耗了大量财富和资源,人们开始反思对马寅初的错误批判。在大量的理论讨论基础上,政府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对总和生育率加以控制。用当前的眼光来看,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大幅度降低,甚至已经非常接近人口替代水平。即使没有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也会逐步降低。但是,外生的人口政策对自然的人口变化起到了额外的作用,加速了总和生育率下降的速度,从而使中国的人口转型有别于其他发达国家,即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出生率迅速降低,少儿扶养比减少带动了总扶养比下降,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的一种特殊人口结构。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上升,可以保证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持续增长,同时扶养比降低又带来了储蓄率的提高,这几个方面都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的机会窗口,通常称之为“人口红利”。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转型在一个更短的历史时期内完成,因此人口红利来得快,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当人口红利机会窗口关闭之时,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人口负债也同样明显。关于人口转型、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人口红利的贡献、人口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实际上,我们对人口红利机会窗口关闭后所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预估不足,相关研究也十分有限。而人口红利来临之时,当一个国家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也要为几十年后的人口负债提前做好准备,如养老问题、经济低增长所带来的问题等。显然,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还相对较少。只有对人口转型、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当前中国人口转型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如何通过更恰当的政策推动后人口转型时期的各项政策。这里就需要我们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似发展阶段以及后续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如这些国家在后人口转型时期曾经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采取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政策措施,又产生了哪些不同的政策影响。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可以为我们未来的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显然这方面的研究还略显不足。此外,从目前国内文献的进展来看,将人口结构加入传统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模型加以分析和扩展似乎是一个发展趋势。将人口视为“同质无差异”是传统模型的一般做法,显然用差异化的人口视角去解析传统模型可能会带来新的发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从现实世界的实际意义出发,提出一个“真问题”,而不是将“人口结构”当作一个万能钥匙,并将它视为所有宏观问题的创新切入点。

*  *  *

[1]  穆光宗:《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  胡寄窗:《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与人口思想》,《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

[3]  张培刚、毛钢、胡俊杰:《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与中国人口问题》,《经济研究》1957年第4期。

[4]  张立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兼论我们今后的人口研究工作》,《经济研究》1979年第9期。

[5]  穆光宗:《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6]  孙树青:《最先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济研究》1981年第8期;张立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兼论我们今后的人口研究工作》,《经济研究》1979年第9期。

[7]  张立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兼论我们今后的人口研究工作》,《经济研究》1979年第9期。

[8]  林岗:《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有“站得住脚的东西”么?》,《经济研究》1980年第5期。

[9]  张培刚、毛钢、胡俊杰:《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与中国人口问题》,《经济研究》1957年第4期。

[10]  王维志:《控制人口增长,促进我国人口向现代化类型发展》,《经济研究》1982年第12期。

[11]  骆耕漠:《评马寅初底资产阶级立场和庸俗经济学观点》,《经济研究》1958年第10期;李文治、汪敬虞、张国辉、魏金玉:《从历史上看马寅初“经济理论”的反动实质》,《经济研究》1958年第11期;方行:《驳马寅初对我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关系问题的歪曲》,《经济研究》1958年第11期;陈如龙、王琢:《评马寅初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立场》,《经济研究》1958年第11期;苏星:《两种思想体系的分歧——批判马寅初著“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经济研究》1959年第2期。

[12]  孙冶方:《经济学界对马寅初同志的一场错误围攻及其教训》,《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

[13]  王维志:《控制人口增长,促进我国人口向现代化类型发展》,《经济研究》1982年第12期。

[14]  孙冶方:《经济学界对马寅初同志的一场错误围攻及其教训》,《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

[15]  许涤新:《关于人口科学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81年第4期。

[16]  李成瑞:《从人口普查公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兼论中国人口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经济研究》1982年第12期。

[17]  李成瑞、张卓元:《全面安排待业人员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兼论人口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

[18]  于光远:《关于建立和发展教育经济学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

[19]  刘天怡:《谈谈美国发展经济时期的人口决策》,《经济研究》1981年第10期。

[20]  刘铮:《关于我国人口发展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21]  俞金顺:《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人口理论》,《经济研究》1979年第3期。

[22]  游允中:《关于从未来劳动力的供需来计划当前人口出生率》,《经济研究》1979年第7期。

[23]  游允中:《关于从未来劳动力的供需来计划当前人口出生率》,《经济研究》1979年第7期。

[24]  林岗:《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有“站得住脚的东西”么?》,《经济研究》1980年第5期。

[25]  胡鞍钢:《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的系统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周天勇:《适度劳动力人口容量与我国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经济研究》1991年第5期。

[26]  周天勇:《适度劳动力人口容量与我国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经济研究》1991年第5期。

[27]  陈玉光:《确定人口适度增长率的若干方法论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1982年第3期。

[28]  穆光宗:《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9]  王向明:《大城市的发展及其人口控制》,《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涂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控制》,《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30]  涂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控制》,《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31]  左牧华:《评索维的适度人口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32]  许涤新:《关于人口科学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81年第4期。

[33]  谭之博、张晓波:《独生子女政策的精神健康成本》,《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34]  陈卫:《中国的低生育率》,《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35]  邬沧萍、穆光宗:《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36]  贾男、甘犁、张劼:《工资率、“生育陷阱”与不可观测类型》,《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37]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38]  贾男、甘犁、张劼:《工资率、“生育陷阱”与不可观测类型》,《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39]  陈玉光、张泽厚:《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分析》,《经济研究》1983年第6期。

[40]  田雪原:《经济生产年龄人口的变动和就业战略重点的转移》,《经济研究》1984年第11期。

[41]  伍晓鹰:《人口城市化:历史、现实和选择》,《经济研究》1986年第11期。

[42]  田雪原:《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人口观》,《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

[43]  田雪原:《人口和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研究》1989年第12期。

[44]  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45]  夏纪军:《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户籍制度变迁动因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46]  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47]  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范红忠:《交通住房政策效应与生产和人口的过度集中》,《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48]  李维森:《西方学者在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上的争论》,《经济研究》1988年第7期。

[49]  张怀宇:《论人口与经济兼及当前农村人口控制问题》,《经济研究》1981年第12期。

[50]  张泽厚、陈玉光:《试论我国人口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51]  李维森:《西方学者在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上的争论》,《经济研究》1988年第7期。

[52]  穆光宗:《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53]  穆光宗:《人口增长效应理论:一个新的假说》,《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54]  刘霞辉:《从马尔萨斯到索洛:工业革命理论综述》,《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55]  姚洋:《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56]  岳巍:《论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经济研究》1965年第6期。

[57]  宋健、李广元:《人口发展问题的定量研究》,《经济研究》1980年第2期。

[58]  宋健:《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

[59]  王稼琼、肖永青、李卫东、吕晓峰:《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时间偏好与储蓄率决定——兼论中美的储蓄率差异》,《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60]  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61]  曾启贤:《浅论消费和储蓄》,《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62]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63]  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64]  汪伟:《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65]  程令国、张晔:《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66]  杨继军、张二震:《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67]  刘生龙、胡鞍钢、郎晓娟:《预期寿命与中国家庭储蓄》,《经济研究》2012年第8期。

[68]  程永宏:《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69]  蒋志永:《国际收入不平等变化的中国因素分析——基于控制人口因素的方法》,《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70]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71]  陆旸、蔡昉:《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世界经济》2016年第1期。

[72]  Cai  F.,Wang  D.,2005,“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Garnaut  R.,Song  L.(eds),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

[73]  Cai  F.,Lu  Y.,2016,“Take-off,Persistence  and  Sustainability:The  Demographic  Factor  in  Chinese  Growth”,Asia  &  the  Pacific  Policy  Studies,3(2):203-225.

[74]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75]  汪伟:《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76]  陆旸:《中国的潜在产出增长率及其预测》,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3: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再平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77]  Cai  F.,Lu  Y.,2013,“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China  and  World  Economy,21(2):1-14.

[78]  陆旸、蔡昉:《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世界经济》2014年第1期。

[79]  Cai  F.,Lu  Y.,2013,“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China  and  World  Economy,21(2):1-14;陆旸、蔡昉:《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世界经济》2014年第1期。

[80]  陆旸、蔡昉:《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世界经济》2014年第1期。

[81]  陆旸、蔡昉:《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世界经济》2016年第1期;陆旸、蔡昉:《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世界经济》2014年第1期。

[82]  白重恩、张琼:《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预测:兼顾跨国生产率收敛与中国劳动力特征的供给侧分析》,《经济学报》2017年第4期。

[83]  陆旸、蔡昉:《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基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模拟》,《世界经济》2016年第1期。

[84]  陆旸、蔡昉:《调整人口政策对中国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影响》,《劳动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陆旸、蔡昉:《人口结构变化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世界经济》2014年第1期。

[85]  都阳、蔡昉、屈小博、程杰:《延续中国奇迹:从户籍制度改革中收获红利》,《经济研究》2014年第8期。

[86]  田巍、姚洋、余淼杰、周羿:《人口结构与国际贸易》,《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李兵、任远:《人口结构是怎样影响经常账户不平衡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工具变量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5年第10期。

[87]  邓明:《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方向》,《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

[88]  魏下海、董志强、赵秋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89]  李超、倪鹏飞、万海远:《中国住房需求持续高涨之谜:基于人口结构视角》,《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徐建炜、徐奇渊、何帆:《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世界经济》2012年第1期。

[90]  田巍、姚洋、余淼杰、周羿:《人口结构与国际贸易》,《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91]  姚洋、余淼杰:《劳动力、人口和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92]  李兵、任远:《人口结构是怎样影响经常账户不平衡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工具变量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5年第10期。

[93]  邓明:《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方向》,《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

[94]  李超、倪鹏飞、万海远:《中国住房需求持续高涨之谜:基于人口结构视角》,《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95]  谭海鸣、姚余栋、郭树强、宁辰:《老龄化、人口迁移、金融杠杆与经济长周期》,《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96]  谭海鸣、姚余栋、郭树强、宁辰:《老龄化、人口迁移、金融杠杆与经济长周期》,《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

[97]  耿志祥、孙祁祥、郑伟:《人口老龄化、资产价格与资本积累》,《经济研究》2016年第9期。

[98]  易祯、朱超:《人口结构与金融市场风险结构:风险厌恶的生命周期时变特征》,《经济研究》2017年第9期。

[99]  范小云、段月姣、杨昊晰:《人口结构与系统性风险测度及监管——以利率为纽带的视角》,《经济研究》201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