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章节: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整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劳动力迁移的文献可以看到,这些研究从早期的描述性分析向实证分析深入,由劳动力研究转向多学术领域的集成研究。人口迁移体现为地理区域空间范围的发展,也表现为经济结构间的转换。当前,中国劳动力迁移已进入稳定期。首先,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下滑,导致可转移劳动力数量减少。其次,从产业结构转换的角度来说,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农业商品化的拐点,需要进一步从产业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当前,新形势下的乡村振兴加大了农民工返乡的规模。户籍管理制度一再松动,户籍从原有的对农村流动人口的阻碍变成保障农村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最后,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来看,研究重点也从早期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歧视转变为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融合。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的持续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当前中国人均资源仍然有限,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力度,尽快落实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度和强度,仍将是中国重要的制度安排。除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农村土地利用制度改革之外,还应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揭示经济社会制度等对个人、家庭的迁移决策,以及迁移的空间选择,移民行为调整与新社区的适应、政府行为等问题的影响。这样能避免“空间偏好”研究的唯一性。

另外,国家近几年也加快了数据库的建设和公开。大量的正式统计数,与具有专题性质的抽样调查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加快了劳动力迁移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经济分析的结合。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福利政策逐渐统一,成本—收益的比较,使得个体理性决策影响力越来越强。自此,劳动力迁移问题的工作和政策重心应该以劳动力的市场表现和自由迁移为主。对此,接下来劳动力迁移的研究可以在以下方面扩展开来。

第一,城乡融合发展与劳动力自由迁移。当前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之间的此消彼长进入新的均衡。由于农村劳动力老化程度较高,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应当以非农产业发展为主。同时,要进一步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和安排。在城市层面,保障流动劳动力的子女教育、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权益。建立分城市的城市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消除本地和外地劳动力的歧视。

第二,关注AI智能技术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带来劳动力产出效率的提升,新技术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到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未来劳动力不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从长远来看,新技术在工业上的采用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必然促进城镇经济迅速发展,而发展的城镇经济必然对熟练技工劳动力有更大的需求。此外,新技术的转换和应用,需要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要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以应对新技术对劳动力结构需求调整的更替。

第三,农业是吸纳失业人员的重要部门,这体现了经济对马尔萨斯稳定态有黏性。要清楚地认识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复杂性、困难性和长期性。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进城农民工数量呈现递减趋势,表现为“年轻力壮时进城打工,年衰体弱又回到农村”。这意味着农村劳动力进城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口迁移。根本解决途径是“就地解决”,即农村工业化、乡村小城镇化,而不可能寄希望于农民工大批量迁移到现有的大城市。这就意味着产业发展而非地域的概念,才是劳动力迁移的重点。

*  *  *

[1]  本处指的是1964—1980年“三线”建设。这一时期中美、中苏关系紧张,中国与周边国家冲突和摩擦不断,为应对当时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中央确立了产业布局调整计划,重点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一时期,中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400多万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千万人次的民工奔赴大西北。

[2]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  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4期。

[4]  刘铮等:《我国沿海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

[5]  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4期。

[6]  王桂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3期;李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4期。

[7]  王美艳:《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3期;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8]  王金营、戈艳霞:《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下的中国人口发展态势》,《人口研究》2016年第6期。

[9]  《2015年农民工监测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5月。

[10]  蔡昉:《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当代亚太》1998年第7期。

[11]  杨文选、张晓艳:《国外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

[12]  [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粱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13]  [美]费景汉、[美]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王月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4]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美]A.阿尔钦、[美]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  Taylor  J.R.,1993,“Rural  Employment  Trends  and  the  Legacy  of  Surplus  Labor:1978—1989”,Kueh  Y.Y.,R.F.Ash(eds),Economic  Trends  in  Chinese  Agriculture:The  Impact  of  Post-Mao  Reform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Colin  C.A.,Zhong  F.,Cai  F.,1997,China’s  Ongoing  Reform  of  Agriculture,San  Francisco:1990  Institute;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6]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7]  朱农:《离土还是离乡?——中国农村劳动力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的关系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第1期;张佑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推力与拉力因素》,《改革》2005年第7期;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周靖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进展》,《中国劳动经济学》2010年第1期。

[18]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19]  钟宁桦:《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20]  董文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再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9期。

[21]  托达罗·迈克尔:《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失业模型》,载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2]  蔡昉:《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当代亚太》1998年第7期;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23]  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设》,《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24]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25]  易君健、耿龙波:《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部门选择与性别差异》,《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第4期。

[26]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27]  Bogue  D.J.,Hagood  M.M.,1953,Subregional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935-1940,Vol.II:Differential  Migration  in  the  Com  and  Cotton  Betts,Scripps  Foundations  Studies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No.6,pp.124-127.

[28]  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S1期。

[29]  秦雪征、郑直:《新农合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全国性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10期。

[30]  张良悦:《户籍对价、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财经科学》2011年第1期。

[31]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32]  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

[33]  邢春冰、贾淑艳、李实:《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34]  郭剑雄、李志俊:《劳动力选择性转移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机制》,《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35]  Stark  O.,Taylor,J.E.,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101(408):1163-1178.

[36]  Massey,D.S.,Aysa-Lastra  M.,2011,“Social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rom  Latin  Amer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2011(834145):1-18.

[37]  石智雷、杨云彦:《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38]  孙三百、黄薇、洪俊杰:《劳动力自由迁移为何如此重要?——基于代际收入流动的视角》,《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39]  都阳、朴之水:《劳动力迁移收入转移与贫困变化》,《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5期。

[40]  盛来运:《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统计研究》2005年第8期。

[41]  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4期。

[42]  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43]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10年第3期。

[44]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1期。

[45]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6]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7]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