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杂文随笔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第一章 哈佛的门槛: 求贤若渴

书籍名:《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作者:李若虹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章节:第一章 哈佛的门槛: 求贤若渴,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学科最为齐全,久享盛名的综合性、研究型的私立高等院校。主校园(Harvard  Yard)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东部沿海的剑桥镇。和美国其他几所常春藤盟校(the  Ivy  League)一样,哈佛大学具有非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特点。1常春藤盟校是指美国东北部最为优秀的八所私立高等院校,以其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招生录取竞争激烈,学生家庭背景优越等而知名。这八所高校包括位于罗特岛州的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纽约州伊塞卡的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新汉普谢尔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麻省剑桥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和康州纽黑文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这种非中心化的体制其实和美国联邦式的政治制度一脉相承。哈佛大学各学院的独立经营的系统可以说是美国联邦式政治体制的一个极好缩影。整个大学共有包括拉德克利夫学院和成人教育在内的12所院校,其中三大专业性院校(俗称The  Big  Three),即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人才济济,久负盛名,而从事传统的文理学科教学和研究的系科则属于文理学院。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字,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有8000名,而研究院的学生则多达12243名。所谓的非中心化体制指的是哈佛大学各所院校的行政管理和财政运行制度相互独立,教学任务、学位的要求各不相同。1除如上提到的三大院校和拉德克利夫学院以外,12所院校还包括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肯尼迪政府学院、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设计学院和神学院。因此,如果要深入仔细地介绍哈佛大学的教学制度,一定得事先说明讲的是哪一所学院,甚至哪一门学科,否则,以偏概全往往会引起误导。刚进文理学院,不管是来自美国本地,还是世界的另一方,学生对学校的结构、课程和学位的要求、师生关系等等往往所知甚少。只有经过一两年的了解、交流和体验,学生才慢慢悟出其道。入学哈佛并不容易,但也并不如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面对哈佛庞大的招生体制和严格的入学要求,门内、门外学生的感受往往天差地别。下文我将主要介绍文理学院的招生录取体制,其基本原则也适用于本科部的招生。哈佛大学的文理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和本科部(Harvard  College)是哈佛大学的中心组成部分,坐落在大学内最为古老的哈佛园。文理各系和各个研究中心位于哈佛园及其附近地区,大多数课程也安排在哈佛园内外的教学楼上。学校的主要行政办公室也位于哈佛园附近,校长办公室就位于哈佛园内的麻省大楼(Massachusetts  Hall)内,与文理总院院长办公室所在的大学楼(University  Hall)相对。在麻省大楼的边上还坐落着一幢哈佛大学最为古老的教学楼——哈佛楼(Harvard  Hall)。哈佛楼哈佛大学人文学科从属于文理学院,经过三百多年的摸索和更新,已经形成一套成熟而又完整的博士培养体制。在高度职业化、商业化和追求实用的美国社会(其实,教育商业化和实用化的现象在世界各地泛滥),与本科部(每年录取2000名学生)和专业学院相比,被文理学院录取相对要容易一些。实际上,从严格意义上讲,哈佛校友主要指的是从哈佛本科部毕业的学生。这种观念其实在国内的高校也普遍存在,比如说复旦大学的校友,从严格的意义上讲通常是指本科毕业于复旦的学生。虽然在复旦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也可以称为广义上的校友,但是似乎其中的内涵就没有在复旦度过本科4年的校友来得情深义重。1当然校友的容纳度也会因人而异。哈佛毫不犹豫地把如下人员排入校友行列:  1953年上过夏季班的法国总统希拉克、1993年在哈佛取得行政管理证书的哥伦比亚总统Alvaro  Uribe和1975年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乔治·W·布什(虽然是来自地道的“耶鲁派”布什世家)等等。见Harvard  Crimson,October  4,  2006.当然,还有2008年竞选总统呼声颇高的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他于1991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见Harvard  Crimson,  January  19,  2007.每当和哈佛的本科生谈起求学经历,我的感受显然和他们的不同,对本科生来讲,哈佛为他们开启了面向世界的窗口,而研究生在校园度过的时光及其留下的印记往往被职业和生活的压力冲淡了。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生活起居自由度要大得多,虽然学校也为一些单身的研究生提供宿舍,但是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管理要松散得多。研究生中不少学生已经成家,或是在社会上闯荡了多年以后重返校园的。这在商学院、法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教育学院等专业院校,尤其普遍。文理学院的申请和录取程序和本科部并没有多大差别。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录取过程中,哈佛大学采取一种录取和助学金并行的制度,这就需要招生录取办公室做好两个层面的筛选工作。先是以学生各方能力为衡量的标准,对申请者的经济能力不予考虑(通常被称为“不顾学生家庭的经济能力,即needblind”的做法);第二步是从经济需求出发,进一步对被录取的学生的财力进行综合衡量(称为“根据需要授予助学金即needbased”的做法)。当然第二步是以第一步为基础的,对一位哈佛不会录取的学生,评审委员会就没必要考虑这位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这种做法出自这么一个理念:  校方保证每一位被录取的学生都能付得起学费,所有被哈佛录取的学生不会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而失去进入哈佛深造的机会。录取通知书发出之前,学校保证每一位录取的学生都具有以不同形式支付学费的能力,比如,对于收入丰厚的家庭,学校不仅不会授予助学金,而且分文不少收取各类费用。对来自中国大陆的优秀学生来讲,校方通常会提供全额助学金。1每年43000美元中有3000美元来自学生的工作(做助教或是研究助理)。这一部分的比例很小,但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明虽然学校提供了全奖,但是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当然,学生可以通过打工赚够这一笔经费,也可以贷款,等毕业工作以后再偿还。这种不计财力择优录取的制度确保哈佛不会失去最好的生源。显然,对哈佛来说,失去一位优秀的学生无疑是人才的流失,而高等院校的任何损失都莫过于此。这种招生制度不仅适用于研究生,同样适用于本科生。美国的私立大学,尤其是常春藤名校的学费之昂贵是众所周知的。2由于所有的本科生一律入住学校的宿舍(学生并不是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团体,而是以宿舍,即House来组织),一般学费和生活费一起交付。2001年入学的本科生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是43000美金。以2005—2006学年为参照,研究生的学费是28752美元,医疗保险费为2528美元,而且每年以百分之六或七的幅度上升。但是这种全额的学费(full  tuition)只需交两年,第三四年就只需交减免的学费(reduced  tuition),为7474美元。而进入研究生院的第五年,学生就不再需要交学费,校方索取的仅仅是设施和杂务费(facility  fee)。如果学生外出做研究,还可以申请非入住学校的身份(nonresidence  status),期间只需要交学籍档案管理费(active  file  fee)。研究生的学费并不包括生活费,校方提供的大致的经费是每一学年十个月(九月至下一年的六月)的住宿费为9320美元,伙食费为3920美元,书籍和学习用具费为900美元,另外其他的各类开销为4610美元等等。显然,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即使是来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奖学金,又没有额外的收入和资助,支付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费无疑也是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哈佛在招生、录取方面努力进行改革,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高材生一视同仁,使他们能顺利步入哈佛。2001年,萨默斯(Lawrence  H.Summers)教授走马上任,入主麻省楼,担任哈佛大学的第27任校长。1劳伦斯·H·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是二战后哈佛大学第七任校长。他于1954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美国知名的经济学家。1975年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82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曾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并于1983年(当时年仅29岁)成为哈佛历史上最为年轻的终身教授。在里根任职的1982—1989年间,萨默斯曾是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1984—1990年,他执编《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993年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1993年,他离开哈佛大学的教职而担任财政部国际事务部秘书长。1995—1999年期间,萨默斯在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  手下担任财政部副部长,随后升任财政部长(任期1999—2001)。2001年7月开始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06年2月21日宣布辞职,于2006年6月30日正式离任。除了科尼利厄斯·C·费尔顿校长  (Cornelius  C.  Felton)  在任期两年(1860—1862)之后去世之外,萨默斯是南北内战以来任期最短的哈佛校长。据丹尼尔·戈尔登(Daniel  Golden)的书中介绍,当时萨默斯在哈佛向一批巨资捐款的富翁提出自己意在招收低收入的优秀学生时,在座的这批富翁悄然无声。作者把这一沉默理解为这些巨额捐款者的暗示,甚或是一种威胁。言外之意:  如果哈佛招收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拒绝我们富家子弟的申请,我们将收紧钱袋。原文如下:“I  interpreted  the  awkward  silence  to  convey  a  message,  perhaps  even  a  threat:  If  you  make  room  for  more  lowincome  students  by  rejecting  our  children,  well  stop  giving  our  millions.”见戈尔登一书,第24页。他着手诸多教学改革项目,其中的一项就是保证学业优秀,但是家庭收入偏低的学生也能上得起哈佛。萨默斯校长于2004年提出一套新的助学金议案(Harvard  Financial  Aid  Initiative),并很快予以实施。新议案规定,学校为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美金的学生免去所有的学费和杂费,而对家庭收入低于8万的提供部分助学金。2Harvard  ups  Financial  Aids:  Families  with  incomes  under  $60,000  will  no  longer  have  to  pay  tuition  and  fees,  Harvard  Gazette,  200646,p.  A1.这和前一年以家庭年收入4万为底线的做法相比,更为慷慨。这样一来,哈佛录取的本科新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得到不同形式的经济资助,如奖学金、低息贷款等等。有时,学校还会特意让得全奖的学生在课余做些零工,来支付很小部分的开支。这只是象征性的,主要是以此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求学机会来之不易,需要付出个人的劳动。萨默斯校长于2006年2月在文理学院教授的强烈不满声中辞职。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萨默斯治校和办学的理念和做法引起文理学院很多资深教授的不满,但是在他短短的任期内,有一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即保证学业出色而家庭经济条件拮据的学生同样也有机会上哈佛。这种做法直接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哈佛学生家庭背景的多样化,再者,生源的多样化对常春藤名校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以2006年录取的本科生为例,这批新生是哈佛大学有史以来家庭背景、种族结构和经济条件最为多元的。针对这一年的本科部申请情况和招生原则,当时的文理总院院长柯伟林(William  C.Kirby)教授非常坦率地说:“(我们现有的招生)制度并不意味着哈佛的大门仅仅是对富有的或是收入较为丰裕的家庭子弟开放的。”  这一年度申请哈佛的有22754人,其中2109位学生被录取,占9.3%。从种族的角度来讲,拉美裔占9.8%,  美国本地土著居民占1.4%,  非裔占10.5%,  亚裔占17.7%。在所有的少数族群中,亚裔的比例一直遥遥领先(通常在15%—19%之间)。2007年12月,福斯特校长上任5个月之后,决定进一步增加本科生的奖学金。年收入在12万至18万之间中产阶级的家庭子女入学哈佛,只需支付占收入的10%的学费和其他各类费用。这些基于现实的经济条件而规定的条款非常有利于美国学业优秀的中产或工薪阶层的孩子。原本付不起哈佛的学费,但是现在有了这一系列慷慨的经济资助,许许多多优秀学生能阔步踏入哈佛的大门。入学哈佛竞争最激烈的就数本科部和以上提及的三大专业学院。笼统讲来,哈佛录取品学兼优、具有各种才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步入哈佛的大门。而对中国学生来讲,只要被哈佛录取,准定能获全奖。哈佛三大院校是典型的职业院校(professional  schools),培养目标明确,实用性极强,毕业生进入就职市场竞争力强,因而学费昂贵。他们进入研究生院具有明确的求学和就职目标,即接受两三年严格的专业和职业训练之后,一出校门立即能进入职场。比如,商学院的很多学生贷款进入工商管理的硕士项目,经过两年的培训而获得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进入公司就职。对很多人来讲,交付昂贵的学费来上专业院校,无疑是一种职业上的投资。需要指出的是文理学院的专业性质和三大学院不同,大多学科都是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偏重于理论的理工科。文理学院很多博士生的求学理念确确实实和三大职业院校相差很大。虽然不少学生进入文理学院,意在毕业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做教授、学者,职业倾向明确,但是很多人进入研究生院往往出自对某一学科的爱好,而毕业之后从事的职业往往和校园内学的专业大相径庭。哈佛大学梵文和印度学专业的博士可以在两年之内转为专职律师;多年作田野考察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能成为联合国得力的顾问;历史学家被请入白宫提供决策咨询;物理学博士转入神学院钻研宗教学……这已是大势所趋。申请入学申请研究生不需经过统一考试,除了填写申请表和上交托福(TOEFL)和GRE成绩之外,需要准备的材料还有研究计划和至少三封推荐信。而本科生的录取又稍有不同,校方不仅要参考中学时的各科成绩和统一的高中毕业测试(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简称“SAT”)成绩,而且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课余动手技能,其中包括体育竞技能力、音乐才能和社会组织与管理能力。1校方特别鼓励学生在课外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参与意识。2006年离任的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和文理学院院长、研究中国现代史的专家柯伟林还特别注重本科生海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有的教授还提议为适应全球化的需求,学生在本科四年应该有一年时间在海外留学(Study  Abroad  Program)。在正式向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递交申请之前,国内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花费所有的精力来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如果曾在以英语授课的大学里取得学位,申请博士项目时就不必再提供托福成绩,否则,外国学生入学美国大学一律要附上托福成绩。如果英语成绩达不到一定标准,进入美国高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英语考试过关之后,申请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推荐信和申请人的学习与研究大纲。千篇一律、不关痛痒或是没有特色的推荐信起不到应有的效用。推荐信的根本要点是来说明推荐人和被推荐者学业上的关系、某一学生值得推荐的原因、学业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和将来求学与从事学术研究的潜力。推荐信不仅对被推荐者来说举足轻重,而且对写推荐信的学者和教授而言,推荐信本身应该起到慧眼识英雄的作用。我申请入学哈佛的文理学院时,如果没有阿里斯博士的大力推荐和支持,很难想象哈佛的中亚研究系会决定录取我进入博士项目。申请表上学生本人阐述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科生申请时得上交一篇小论文,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谈自己将来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念;而研究生则要写出学习、研究的方向,主攻的目标和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基本现状的了解。在网络发达,资讯极为方便的今天,如果申请之前能与某一研究领域内的教授取得联系和沟通,得到初步指点,也许会对申请带来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虽然由于未曾相识和了解,得到哈佛资深教授的支持并不容易,但是争取机会和他们取得联系,介绍自己求学哈佛的初衷和将来的研究志趣,未尝不可。或许,在寄给某位教授的电子邮件中提到的研究计划会引起他的极大兴趣而成为进入哈佛的敲门砖。机会总在那里,只是有人懂得尝试而得到了,而有人却由于顾虑重重而失去了。申请入学哈佛的文理研究生院和其他学校的相关专业时,我就和当时所有的藏学教授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意向,自己的求学背景和研究兴趣。藏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史伯岭、范德康和默尔温·戈斯坦等学者都非常乐意了解同行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求学方向,而对年轻的学生更是加以分外地鼓励和提携。每年,哈佛的申请截止期很早,通常12月初就得递交包括推荐信在内的所有申请材料。招生录取工作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就结束了。和美国中、小学一样,申请学校一定得提早计划,越早越好。因而外国学生得提前一年计划申请,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近年来,哈佛的文理学院日益国际化,现有的学生来自89个国家。中国学生在哈佛求学的人数也逐年上升,其影响随之增加。以2004年为例,文理学院一共收到9500份申请,700位学生被录取。其中30%是国际学生,而中国学生就占了国际学生的20%之多。国际化的趋势在本科生中也开始出现。10年以前,在中国的高中毕业以后即来哈佛上本科会令人难以想象,可现在,每年哈佛的本科部都录取好几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的在美读了高三年级(即美国的第12年级),也有直接从国内申请而来的。近几年,哈佛本科部的招生办公室日益重视来自中国的生源,并曾专程派人前往中国的重点高中介绍哈佛,以及哈佛在中国的招生意向。同时,学成回国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西方的教育体制和中国提供给他们的大量施展才华的机会给中国现今的教育制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招生录取开始,研究生院的很多系不仅对每年申请入学的学生质量有统筹的评估,对整个系的学生招生、培训和毕业以后的出路等有一个系统的计划,而且对这一年毕业的博士的就职去向也有很好的跟踪。此外,系里还得全面了解在博士生进入论文研究和写作阶段时,经费来源情况。同时,还得考虑助教位置在为学生提供奖学金过程中的作用。甚至,为了吸引最优秀的研究生,系里还得全面了解其他常春藤院校为录取的新生提供的各类条件,用以参照对比。就人文学科来讲,很多系都尽力为进入博士项目的研究生提供至少两年的全额奖学金,其中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外加医疗保险费和教务杂费等等。资金丰厚的系科可能还会继续提供第三和第四年的费用,但是研究生院通常在第三和第四年仅仅为学生支付学费,而生活费则由学生通过担任助教或研究助理获得。虽然这种形式的经济资助没有开始两年得到的奖学金来得那么轻松,但是,担任助教和研究助理的经历非常重要,对毕业以后求职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学生可以借这种教研工作的机会,拓宽学术视野,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和上课的技能。这方面的经历是很多研究生从书本中难以得到的,对将来学术职业的发展来讲,受益匪浅。近来,哈佛的文理学院正在想方设法为博士生提供5年的全额奖学金,为他们提供应有的条件,从而尽快完成学位。另一项措施就是为所有在校的博士生提供一项最后一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奖学金,从而使学生在完成博士项目的最后阶段,不必为了经济收入而过于劳累,能一心一意尽快完成论文。从哈佛的招生制度,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私立大学独立自主的体制所带来的灵活性。和美国社会的政体、医疗等机构一样,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其灵活和开放的体制。哈佛一贯奉行的招生准则之一就是努力争取精英学生入学。在这种唯才是举的教育精神引导下,一旦决定录取,学校,更确切地说是学院或者系科,就会竭尽全力为这位学生提供支付学费的各种渠道。1文理学院院长柯伟林就此做法明确表示:“我们之所以决定这么做是为了保证最优秀的学生得到最为优越的求学机会:  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种族背景和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杰出的高中毕业生理应得到平等的、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哈佛将继续接收出身于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阶层的优秀学生来求学”(作者译自英文原文:“We  do  so  because  quality  deserves  quality:  outstanding  students  from  all  backgrounds  deserve  an  equal  chance  at  securing  a  strong  education.  Harvard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talented  individuals  across  the  socioeconomic  spectrum.”),见《哈佛公报》,2006年3月30日。前文理学院院长罗若夫斯基(Henry  Rosovsky)针对申请的标准和要求,曾风趣地描述哈佛为保证精英学生入学的努力。他说,对少数天才学子,哈佛会不惜任何代价来招收录取。即使事先明知这些孩子和老校友面谈(招生办公室经常请不同地区的哈佛校友就近和申请人进行面谈)时,表现出格,甚至还能猜想得到,他们入校以后,难免会光着脚丫子进出课堂,披着睡衣来上课,但是这些少数天才学子,哈佛还是不惜代价来录取,原因只有一个:  哈佛正是他们施展才华之处。2Henry  Rosovsky,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  W.W.  Norton  and  Company,1990, pp.6364.酷寒的冬日,校园里不时看到本科生身着单薄的短袖T恤衫,从萧瑟的冷风中走来,如临夏日骄阳,潇洒自如。我不禁自问:  这学生莫非就是老院长罗若夫斯基教授所说的哈佛非录取不可的“天才”?哈佛梦在中国的高中生中时时留连,过去追求清华和北大,现在国门大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推向哈佛。我的同龄人在80年代对名校也具有同样热切的追求,20多年过去了,年轻一代对名校的追求,依然不变,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这给他们带来的是求学的包袱,还是飞翔的翅膀?不可否认,美国首屈一指的“常春藤盟校”是许许多多高中毕业生朝思暮想的目标。不过,美国有各类高等院校供高中毕业生选择。有像哈佛这样大规模的本科教学和博士生项目兼具的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也有像法莎(Vassar  College)和威尔斯里(Wellesley  College)这种小型的人文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有像普林斯顿这样重视本科教育而又具有高水平的研究生院,也有像伯克莱这样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而能与常春藤名校媲美的州立大学;有大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有加州理工学院这类规模不大,但富有特色的工科院校。高校发展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个性、家庭经济情况和将来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做出现实的选择。高等院校多种多样的办学理念和充分的选择余地正是美国大学的最大优势。这种多元的、多层次的高教体制和美国的多元文化相呼应,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罗若夫斯基教授曾在他的《大学手册》(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一书中对美国大型的常春藤大学和小型的文理学院之间的差别,做了形象的描述。虽然他特意注明自己无意偏向任何一方,但是在其字里行间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对哈佛这类大型的研究型大学的推崇。对比两类不同的高校时,他还为朝思暮想进哈佛的高中生描述了意想中就读哈佛的一番景象,读来宛如世外桃源:  十月的一天午后,温暖的阳光普照查尔斯河畔,作为哈佛大学一年级的本科生,你在河畔悠闲漫步。一位曾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哈佛教授牵着你的左手,向你娓娓道来自己最新的有关宇宙起源的理论。右边,和你一道散步的是一位英文系的教授,他曾经三次得过普利策文学奖。不过,这次他并没有向你阐释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问你今天下午是喜欢在校长伯克教授的艾姆伍德寓所喝茶呢,还是更愿意登门拜访经济学泰斗肯尼斯·高布里兹。你呢,当然更愿意到高布里兹教授家参加茶会,因为在那里你很可能有幸见到难得一见的埃德华·肯尼迪  、撒切尔夫人和杰里·方威尔等知名人士。不过,写到这里,罗若夫斯基教授赶紧接着说明,这不过是一场白日梦。1Henry  Rosovsky,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0,pp.  8283.原文为:“You  have  decided  to  come  to  Harvard  and  are  now  a  freshman  strolling  on  the  banks  of  the  Charles  River  on  a  beautiful  October  afternoon.  Your  left  hand  is  held  by  one  of  Harvard  Nobel  laureates  in  Physics.  She  is  explaining  her  most  recent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Your  right  arm  encircles  the  shoulder  of  one  of  our  kindly  English  professors,  winner  of  three  Pulitzer  Prizes.  He  has  no  theories  to  profound,  but  is  asking  whether  you  would  prefer  tea  at  Elmwood  (the  residence  of  President  and  Mrs.  Derek  Bok)  or  at  the  (John  Kenneth)  Galbraiths.  Tea  chez  Galbraith  is  your  desire  because  you  have  always  wanted  to  meet  Teddy  Kennedy,  Mrs.  Thatcher,  and  Jerry  Falwell.”德里克·伯克(Derek  C.Bok)是哈佛大学1971至1991年期间的校长。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哈佛法学院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在担任哈佛校长之前,他于1968至1971年期间担任哈佛法学院院长。肯尼斯·高布里兹(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2006)是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可是,话得说回来,虽然这种时机难得,但是进入哈佛,有机会见到肯尼斯·高布里兹并非“白日梦”。哈佛确实是精英荟萃之处,学生有很多开拓视域、增强自信心的机会。这毕竟是地方学院所望尘莫及的。目前在美国,如何在综合性研究型的常春藤高校和重人文的小型学院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正引起许多高中毕业生及家长的关注。2006年的《时代》周刊就这一议题曾刊登了专题文章。2Who  Needs  Harvard?  in  Time,  August  13,  2006.中国没有西方的这类小型的重人文和素质教育的学院,也缺乏多元办学的传统和实践,选择高等院校时,学生们往往会一窝蜂奔向北大、清华的热门专业。如果完全不顾经济因素、学校所处的地方和其他因素,那么一般人往往毫不迟疑地选择哈佛。不过,近年来,这种选择不再是绝对的,只有两三千本科生的小型文理学院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人们不再纯粹拜倒在盛名之下,而是开始切实地考虑大学教育的真正涵义,并注重找到最适合于子女的特长和发展兴趣的教育方式和环境。比如,近年来,就有高中毕业生宁愿选择北卡罗来纳州一家知名的小型人文学院——大卫森学院(Davidson  College),而主动放弃了求学哈佛的机会。3同上。像大卫森和威尔斯里这类小型的文理学院,师生比例合理,学生能经常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更显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如果哈佛本科教育尚且不时会受到小型的人文学院的挑战,那么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角度来讲,作为一所研究型的大学,哈佛无疑是数一数二的去处。优先录取的特权提到哈佛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我们无需回避的是家族的纽带给少数申请人带来的被优先录取的特权。在同等条件下,哈佛往往把这一特权给予哈佛的校友、哈佛资深教授的子女或某些名门世家、巨资捐赠者的子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家族优先权”(legacy  admits)  并不是盲目给予的,而是在所有先决条件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哈佛校友,尤其是捐赠巨资的校友和哈佛资深教授的子女会被优先录取。申请表上专门有一栏,让学生填上与此有关的信息,如父母是否毕业于哈佛,申请者是否和美国的大家族有亲缘关系。  如果既没有校友关系,又没有家族的纽带,那么向哈佛捐赠巨资的家庭有时也能把子女推入哈佛的门槛。  比如戈尔(Al  Gore)的四个子女、肯尼迪家族的子弟上哈佛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这种做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哈佛校友会的凝聚势力,构筑哈佛广泛而又坚实的社会关系网,储聚大学不可或缺的巨大的社会资源(当然也包括财源)。1Henry  Rosovsky,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0,pp.6465.近年来,这种由家族的势力、社会关系网或经济财富购得哈佛的门票的做法纷纷受到质疑,很多人士已经公开对这种录取政策提出挑战。2Senate  Questions  Legacy  Admits,  in  Harvard  Crimson,December  2,2006.  最近出版的丹尼尔·戈尔登(Daniel  Golden)的专著《录取的代价:  美国上层社会是如何购买进入精英大学的门票;被拒之门外的又是谁?》(The  Price  of  Admission:  how  Americas  ruling  class  buys  its  way  into  elite  colleges  —  and  who  gets  left  outside  the  gates)列举了很多实例,剖析现有的招生制度中的特权优先的做法,指明其消极的社会影响,并提倡“不受富家财产影响”(wealthblind)的录取政策。戈尔登特意指出,正是巨资捐赠(通常是一张至少上百万的支票)打开了富家子弟进入哈佛的大门,而使一些优秀的少数种裔(尤其是亚裔)学生痛失入学哈佛的良机。面对这种变相的种族歧视,学校给出的理由往往是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全优,但是课外活动能力不够强,而哈佛不想招收清一色的数学和音乐才能突出而缺乏社会活动能力、对时事政治毫不关心的优秀的亚裔学生。1Daniel  Golden,  The  Price  of  Admission:  how  Americas  ruling  class  buys  its  way  into  elite  colleges—and  who  gets  left  outside  the  gates,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2006.见开篇(Introduction,第1—20页)一章。其中其他的章节还包括“Recruiting  the  Rich:  development  admits  at  Duke”,“The  Challenge  of  Wealthblind  Admissions”,  “Ending  the  Preference  of  Privilege:  suggestions  for  reform”etc.见Harvard,  to  the  Highest  Bidder:  If  the  Ivy  gates  are  locked,  just  buy  yourself  a  key,  in  Harvard  Crimson,  October  4,  2006.步入哈佛的门槛并不容易,但是也并不像许多人想得那么高不可攀。曾经有一位小时候随父母从南京移民来的女生对我说,凭她并不十分用功的学习习惯和国内激烈的入学竞争,要是在中国参加高考,她准定进不了北大!总而言之,一旦进入哈佛,机会的大门便敞开了,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那么脚下的路将会越走越宽阔,条条道路都会通向理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