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外国小说 > 粘住

第二章···意外?(2)

书籍名:《粘住》    作者:奇普·希思
    《粘住》章节:第二章···意外?(2),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惊讶的眉毛

惊讶是和面部表情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表情几乎可以说是世界通用的。在一本名为《摘掉面具》(Unmasking  The  Face)的书中,作者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和华莱士·弗里森(Wallace  Friesen)创造出了一个术语——“惊讶的眉毛”,他们用这个词来描述惊讶时独特的面部表情。“眉毛弯起来且挑得很高……眉毛下方的皮肤因眉毛的抬高而拉长,因而比平时更容易被看见。”

眉毛抬高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会变得更圆,这使得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惊讶的眉毛是身体迫使我们看得更多的一种方式。为了肯定我们确实看到了自以为看到的东西,我们可能会做两次同样的表情。相较之下,生气时我们的眼睛会变小,为的是把目光聚焦到已知的问题上。除了让眉毛抬高以外,惊讶还会使得我们的下巴下伸,嘴巴张大。我们会一时说不出话,身体暂时无法动弹,全身的肌肉都松弛下来,仿佛身体想确保我们在接受新信息时不挪动也不说话。

所以,当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推测机器发生失误的时候,惊讶能够把这一紧急情况置于优先位置。所有的事统统暂停,正在发生的行为被打断,注意力不自觉地被吸引到使我们惊讶的事情上。厢式多功能车广告以可怖的撞车场景结束时,我们不禁诧异,发生了什么事?

出人意料的创意更有可能粘在人们的脑中,因为惊讶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思考。额外的注意力和思考把出人意料的事情烙在我们的记忆中。惊讶抓住我们的注意力。有时候这种注意力是短暂的,但在其他情况下,惊讶能够让注意力变得持久。它能刺激我们挖掘潜在的原因,去想象其他的可能性,并且找出避免再次惊讶的方法。

比方说,研究阴谋理论的专家指出,很多理论都是在人们努力解决出人意料的事情时产生的。关于肯尼迪、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猫王(Elvis)和库尔特·科本(Kurt  Cobain)暴毙的阴谋理论就有很多,但是人们似乎对90岁老人的突然死亡没什么兴趣。

惊讶使得我们急于找到一个答案来解决人们为什么会惊讶这一问题—越是惊讶,答案就越复杂。想要刺激人们集中注意力的话,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由巨大的惊讶效果所带来的力量。

避免弄巧成拙

不过,追求惊讶效应可能会导致大麻烦,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

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这类弄巧成拙的广告的全盛时期,许多新兴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广告上投资数百万美元。投入的钱不断增加,消费者的热情却是有限的,因此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惊讶和兴趣,广告必须不断推陈出新。

在2000年美国橄榄球“超级杯”大赛期间,有一则广告的开场是一个大学乐队在球场上练习表演,他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时镜头切换到通往球场的体育馆通道——突然12只饿狼冲上球场。队员们四散逃跑,却难逃被饿狼扑倒并攻击的命运。

这则广告想告诉我们什么?不知道。毫无疑问,它很有冲击力,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记得狼群追逐惊恐万分的乐队成员的画面。但是,由于这种惊讶和所要传达的信息毫无干系,它一点价值也没有。换个角度来讲,如果广告的商品是“撕不破的制服”的话,这则广告或许会获得很大的成功。

这样一来,狼的广告与别克的广告正好相反。两则广告都产生了强有力的惊讶效应,可只有那个别克汽车广告成功地利用惊讶来突出它所传达的核心信息。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找出创意核心内容的重要性,让惊讶效应为核心信息服务才是制胜的法宝。

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必定是不可预知的。惊讶与可预见性永远是对立的,但话说回来,惊讶又必定是“可后知的”。只有在经过思考之后你才能领悟其中奥秘,但之前丝毫无法预料。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这两类节目带来的感觉:有着出人意料结局的电视真人秀或电影,比如《第六感》,以及同样有着出人意料结局却弄巧成拙的广告。我们会发现,电视节目和电影的结局在影片中有迹可循,而后者则完全是不可预知的。

我们在本章开头的时候就指出,推测机器发生错误时我们会感到惊讶。惊讶有助于让我们重视这一错误,这样我们就能改进机器,为未来作好准备,然后我们再找出弄巧成拙的惊讶(比如狼的广告)和意味深长的可后知的惊讶之间的区别。

以下是我们每天都想要实现的目标的基本内容:如果你想让创意更有黏性,你就必须先破坏别人的推测机器,然后再把它修好。但是,在让别人吃惊、破坏其推测机器的同时,怎样才能避免狼的广告中那种弄巧成拙的惊讶呢?要想避免弄巧成拙的惊讶,同时又要确保出人意料的创意具有深刻内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瞄准听众推测机器的某一方面,而这个方面必须与你的?心信息相关。之前我们已经看见过一些利用这种策略的例子。

在第一章中,我们提到了报纸出版商胡佛·亚当斯,他的宗旨是“名字、名字,还是名字”。对于大多数地方报记者来说,这个宗旨看起来相当普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评价“好的地方新闻”的标准都是该新闻是否发生在社区之中。

不过亚当斯的宗旨并非这么简单,他的思想中有更为激进的成分。所以说,他打破了其他人的思维模式,“如果可以的话,为了得到名字,我甚至可以出版电话簿上的几页。事实上,如果我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名字,我肯定会雇更多的打字员,使得所有人的名字在版面上找到合适的位置。”这足以让记者们突然意识到:“名字,名字,还是名字”和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并不一致。他们原有的思维模式可能是“尽可能地强调报纸的地方性”,但亚当斯的思维模式是“名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比能否获得利润更重要”。这一创意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