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诗歌戏曲 > 珠穆朗玛营地

第10页

书籍名:《珠穆朗玛营地》    作者:杨少衡
    《珠穆朗玛营地》章节:第10页,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他们的越野车在山路上盘旋。陈戈醒了,感觉到饿。昏睡了七八个小时,她到底缓过气来了。
        连加峰形容得有些夸张。他们搀着她离开宾馆上车时,她是知道的。那时天几乎还是黑的,她问了一句这会儿几点了?连加峰说五点多吧。以后的事情她就记忆模糊。印象中那家宾馆里外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人,但是大堂装修得挺像样。连加峰感叹说居然还记得这个。当晚偌大的宾馆就他们三个客人,宾馆的管理人员早已陆续撤离,只剩几人留守。冬季没有游客,宾馆基本停业,要到开春后才会正常运行。听说来的是援藏干部,车上的年轻女子是位贵客,因高原反应身体极度虚弱,确实无法继续前行,宾馆人员才答应他们住下,还请师傅炒菜做饭,特别供应。说来真是亏了这家宾馆,除了宾馆及国道旁几幢藏式房屋,这一带人烟稀疏,定日县城还在近十公里之外,宾馆建在这里,主要是借助接近国道和珠峰公路的地利,适应旅游需要。当晚真是救了急。这家宾馆还帮助办理前往珠峰的通行手续,一住下来连加峰就让丹巴办清楚了。
        一向沉默无言的丹巴那时很稀罕地开口问了句:“还走?”
        连加峰静默,好一会儿说:“走。”
        连加峰知道丹巴的意思。不是驾驶员走不动或者不想走,是担心客人身体承受不了。那时陈戈躺在房间的床上,完全不省人事。以陈戈的情况,不往医院送,至少得卧床休息一两天。上医院可能就得跑到定日县城,他们经不起折腾,此刻也没有让陈戈卧床休息的时间了。
        连加峰决定继续前进,这个决心不好下。要是陈戈出了事,他这祸就惹大了。但是目标近在眼前,这时怎么能够放弃?他下了决心。
        第二天的行程依然非常艰巨。从这里到珠峰大本营还有百余公里路程,不再是路况相对较好的国道,走的是珠峰公路,这条路穿行的地段可称世界屋脊的脊梁,其艰险可想而知。问题是他们不光要沿这条公路走进去,还得沿着它撤出来,不是撤回这个珠峰宾馆,得一直倒回到日喀则去,一天之内完成,这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日程,因此他们得早起。第一天疲于奔命,搞这么晚了,第二天还得早起,确实接近极限。
        连加峰对丹巴说:“我们没关系,关键是你睡好。”
        当晚连加峰怕陈戈有问题出意外,尽可能做好防备,彻夜守护,寸步不离。丹巴独自享用他们的房间,不受干扰,睡觉。凌晨连加峰开门进来叫他,他睡得不错,体力完全恢复。陈戈却还依然不行,她醒不过来,几乎像是阵亡了。那时已经没时间犹豫,连加峰决定把她从床上抬到车上。
        “最坏的打算,就是弄到珠峰举行葬礼,偷偷埋在那里。”事后连加峰自称。
        他们摸黑上路,出宾馆,走国道,左转,踏上珠峰公路。路上一辆车都没有。过公路检查站时,四下里一片漆黑,检查站的屋子也是黑咕隆咚。丹巴跳下车,跑去敲门叫人,末了连加峰去抬起拦在路中的路杆,让丹巴开车穿过,直向大山深处。
        天亮时陈戈醒了,连加峰却睡着了。他穿着军大衣坐在后排陈戈身边,昏昏沉沉把她挤到车门边,越野车一颠一颠,他一摇一晃,不时撞到陈戈身上,把她挤醒了。
        陈戈推他,叫:“连加峰!连加峰!”他也醒了过来。
        “啊哈,天亮了。”他说。
        景色极好,喜马拉雅山坡起伏,蓝天贴着山尖,伸指可触,白云飘飞,山风强劲。公路缠绕山坡,漫长的上坡路上,只他们一辆车在行进,左盘右旋有如山鹰。
        连加峰说他挤占陈戈的旅行空间纯属被迫。起初他还像昨天一样坐前排助手位,把陈戈放在后排躺着。不料车行拐弯一甩,陈戈居然从座位上滚下来,像一捆麻袋似的掉在车底板上,塞在两排座位之间,竟然还没醒。他一看不行,只能退后陪伴。
        “反正你的军事法庭不要我。”他打趣,“可以放手实施拐骗。”
        连加峰让陈戈吃了块面包,一个茶叶蛋,居然还有开水,是在宾馆要的,灌在保温杯里。然后又吃了药,以防万一。连加峰感叹,说谢天谢地,陈参谋无虞,连副书记也死不了了。地球真美,活着真好。
        “这是什么好汉啊?”陈戈说,“怕成这样?”
        连加峰说昨天真让陈戈吓得不轻,只怕她猝死于喜马拉雅山间。要那样他就完蛋了。他完蛋很遗憾,连带着他那棵树肯定完蛋,更遗憾。
        “有那么重要吗?”她问。
        他说是感觉挺重要的。昨天晚上,陈戈昏睡于床的时候,他曾打过几个电话,安排县里人紧急出动,采取措施,预做准备。搞什么呢?拿摄像机和照相机拍下那棵树,走访附近藏族村民,了解树的历史和传说。孤零零那么一棵树耸立于雅鲁藏布江畔,很高大很醒目很动人,它一定有些故事和传说。如果一时找不到,就让他们现编一个,例如说当年文成公主曾经在这棵树下歇脚,做出重要指示:“这棵树不错。后世的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善待它。”
        “然后拿来做文章,恳请上级重视。”连加峰说,“再加上你陈参谋,肯定有救了。老天爷真会安排,早不来晚不来,雪中送炭你来了。能帮上忙的。”
        陈戈说知道了,连副书记的第一步计划尚未完成,第二步计划已经开始运作。
        “都说耳闻不如眼见,你要去看了就有感受。那一线找不到几棵树的。”他说。
        陈戈没有回答。她说现在感觉好多了,能下车照几张吗?景色多美。连加峰说到山顶吧,估计那里景色更好,说不定可以远眺珠峰。
        “我们翻的这座山挺大,山那边应当有一个比较大的山前地带,下去,穿越谷地,再上,应当就进入了珠峰地区。”他说,“当年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手笔。”
        “你的词儿挺多。”陈戈问,“哪来的呢?”
        连加峰说还用哪来,他就是学这个的。他在大学读的是地理专业,本来最合适的去处是到中学去当地理老师。因为品学兼优,大学毕业时被录为“选调生”,派到乡镇机关工作,当公务员,以后才走上这条路。他读地理也有机缘,他是个小县城的孩子,在城关读的中学,学校教育质量不怎么样,成绩不怎么好。高中时有位班主任对他说,你别图热门专业,学地理吧。这位老师自己就是教地理的。因此他读了地理系。说起来,他为什么会跑到西藏来?该老师也脱不了干系。
        “他说,人的心里应当有一座高山。”连加峰道,“这句话把我害了。”
        陈戈笑,说原来如此,你心里就这座山啊。
        连加峰说小时候不明白,既然老师这么说,那就找一座山装到心里去吧,世界上哪座山最高?珠穆朗玛,那就装它。后来读大学,出来工作,当办公室主任,这时回想老师的教诲,就明白那是扯淡,瞎话,矫情,不知是从哪本旧版《名人名言录》里抄的,透着中学教师的酸气。人的心里哪能装下一座山?装老婆孩子,几块钱,一顶乌纱帽,是是是,对对对,加点小零碎,那已经太拥挤了。但是那些事干久了,得心应手了,领导满意了,自己得意了,有一天看到一张世界第一高峰的照片,阳光普照,那么明净那么雄伟,心里忽然就给刺痛了。
        “这才觉得老师的话也有他的道理。”
        陈戈说挺难得嘛。难怪易广说小连能干,还有想法。
        连加峰笑,说有时候他也自以为凤毛麟角,像他这样想念一座山的人一定不多吧。哪想还有,这不有一位陈参谋?陈参谋了不起,不畏艰难险阻,一心一意奋勇前进,当好汉,不简单,开玩笑说,真可引为知己。其实易主任说他能干有想法就是在笑话他,他能有什么想法呢?当年他有过一次笑谈,拿自己跟清宫电视连续剧里总是一口一个“喳”的太监作比,被易广记住了。故事从那里开始,发展到这里有些好玩儿了,谁跟小太监一起图谋当好汉,翻山越岭去看那座山?陈参谋,贵人,千金,“格格”,可以编一部电视连续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