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古典文学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作者:王中江

类别:《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属于古典文学作品

最后更新:2024-03-26 09:27:40

最新章节:

动作:↓↓↓直达底部↓↓↓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简介: 只要我们行动,我们就有如何行动的行为方式;只要我们思维,我们就有如何思维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必预设决定论意义上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之间孰先孰后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说,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彼此互为条件。[1]思维方式是在历史时空中经过反复运用、选择、凝聚和抽象的结果,并反过来成为引导人们行动的原则、规范和世界观。有关“思维方式”的理解和使用,一般都比较宽泛,我也愿意在广义上来使用它。作为以不同方式解释宇宙和世界的世界观、作为认识事物方式的认知方法、作为建立社会政治秩序方式的秩序观和使之正当化的合理观、作为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价值观等,如果常常以类型化、普遍化和一般化(群体或集体性意识)的形态来表现,都可以说是思维方式。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txt下载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笔趣阁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最新章节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免费阅读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在线阅读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全文阅读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小说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王中江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全文阅读

引言 对问题的某种一般性说明
第一章 中国“世界秩序图像”与“欧风西力”的初期相遇
一、识别自我与他者的模式及世界共同体意识
二、“互市”和“贸易”观及其东西的视差
三、认知和处理与外部世界法律关系的方式
第二章 世界秩序观中的法律规范与行为
一、晚清帝国的内外关系与“条约”制度
二、国际交往和世界秩序:“万国公法”的有效性
三、“万国公法”与“文明论”、“列国体制”和“天下大同”
四、“万国公法”的普适性及其根据
五、“万国公法”与古代“春秋公法”的类比
六、“万国公法”与“德力论”和“强弱论”
第三章 清末民初中国认知和理解世界秩序的方式
一、基于“人道”和“正义”的“公理主义”论式
二、“唯力论”和“强权主义”论式
第四章 进化世界观与近代中国政治秩序的转变
一、“进化”与渐进政治改革:变法派的合理性论证
二、“进化”与激进政治革命:革命派的逻辑
第五章 “新知识阶层”的诞生及角色
二、“学”与“政”
三、“学”与“用”
第六章 化解“义利”的紧张
二、经济行为的动机
三、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第七章 科学合理主义
二、富强、器用与格致学和科学
三、转向“大地之书”:从“人事”到“自然”
四、科学:真理、真实、事实之学
五、科学和科学方法
六、科学与人生和伦理
第八章 “公理”普遍主义的诉求及其泛化效应
二、作为普遍原理的公理
三、作为普遍规范和价值的公理
四、历史效应
第九章 “新旧”观念的衍化及其文化选择方式
二、五四的“新旧”之争及其态势
三、“新旧之辨”:历史所与性及文化选择
第十章 “多元宗教观”
一、对宗教的本性、功能和角色的各种判断
二、宗教与科学、知识和进化论
三、宗教的替代论和存废论——它的现在及趋势
四、宗教与东西方传统——孔教、基督教
五、宗教论辩与西方各种宗教观
总结语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趋势总论
一、“世界秩序观”的变化与“万国公法”和“中国意识”
二、“古今”“新旧”“中西”关系的移位及文化取向
三、知识和规范的“合理化”:从“格致之学”到“公理”和“科学”普遍主义
四、构建社会政治“新秩序”的方式
五 转变的极限:近代中国的“自强意结”
增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