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三月不知肉味:怎样进入忘我的心流境界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樊登讲论语:学而》章节:三月不知肉味:怎样进入忘我的心流境界,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有个词叫“在齐闻韶”,还有一个说法叫“三月不知肉味”,都是从这句话里边来的。

有人考证过,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五一七年。孔子大概三十五岁,刚刚进入中年,在齐国听到了《韶乐》。《韶乐》是舜的音乐,我觉得孔子受当时音乐的背景影响。有可能孔子喜欢舜,所以舜的音乐在他听来特别好听,好听到回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是一个爱吃肉的人,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切得不整齐,他不吃;肉做得不好吃,他也不吃。孔子讲究生活情趣,很有格调,喜爱音乐艺术。孔子听了《韶乐》回去后,三月不知肉味,吃饭都没味,发愤以忘食,可见他对《韶乐》的痴迷程度,远远在吃肉之上,判若云泥。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特别投入、深入钻研的时候,他会沉醉其中,物我两忘。

牛顿的妹妹讲,牛顿四五十岁的时候,有些行为就跟五六岁的小孩一样。如果没有人叫他吃饭,他往往不会吃饭。到了饭桌上,如果没有人把饭放在他的盘子里,他也不会吃。牛顿还经常穿着睡衣拖鞋,头发也不梳,就在剑桥大学校园中到处闲逛、乱走,脑子里想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还常常会拿着东西在地上乱画。他完全沉浸在学术的世界里,对于吃饭这样的事毫不在意。

有一回数学王子高斯走在马路上,突然想到一个公式,觉得不得了,太棒了,千万不能忘了这个美好的证明。当时他手头没有纸笔,但突然发现街上有一块黑板,就赶紧抓了个东西往黑板上写公式。写着写着,黑板就“跑”了,高斯就追着黑板写。后来才发现,他是把证明公式写在别人的马车上。这就是完全投入的状态。

要想体会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可以去读读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创作的在心理学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本书《心流》。书里有论述,当一个人做一件事进入到心流的状态时,会对时间的流逝没有感觉。

有的女孩子跟闺密喝下午茶聊天,两个人坐在那儿相聊甚欢,不知不觉四个小时过去了。如果是有人规定,她在咖啡厅必须坐够四个小时才可以走,她一定会说“凭什么剥夺我的权利”,觉得坐四个小时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但是她跟人聊天聊兴奋了,四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

我有个同学跟他老婆结识,属于真正的一见钟情,介绍人也是我的同学。他俩一坐下来,互相看了一眼,就完全忘记介绍人。介绍人坐在旁边坐得实在没意思,起来买单离开了,两人也没在意。后来他俩聊了一晚上,第二个星期就结婚了,到现在他们还生活得很好。

当一个人能够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进入心流的状态时,时间、外部环境就变得都不重要。

孔子最后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句话有两种读法:第一种是“乐”读“lè”,第二种是“乐”读“yuè”。

我认为都可以。第一种解释,“乐”是快乐,没想到《韶乐》能带给人如此的快乐。

第二种解释,“乐”是音乐,没想到这个音乐有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