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求仁而得仁:成熟的人能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樊登讲论语:学而》章节:求仁而得仁:成熟的人能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一段话如果不进行讲解,很难懂。

当时的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名声不好,跟宋朝有染,风言风语很多。因此卫灵公的儿子蒯聩非常厌恶南子,就与人合计暗杀南子。但是同党临阵反悔,被南子察觉,向卫灵公告发。卫灵公因此大怒,要杀蒯聩,蒯聩便逃到邻国晋国避难。晋国是一个大国,所以蒯聩得以保命。

公元前四九三年的春天,卫灵公想立郢为太子,但是公子郢不接受。同年夏,灵公去世,南子秉承灵公之意希望公子郢即位,但是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的儿子辄即位。最终辄即位,为卫出公。

这时候,事情就复杂了,因为卫出公辄的父亲还在晋国。晋国一看这是介入卫国事务的好机会,就把蒯聩送回卫国,所持有的态度是蒯聩回来了,辄必须把王位让给蒯聩,否则就是不孝。但一旦把位子让给了蒯聩,晋国的大兵跟在后边,直接就打进来了,卫国就算完了。

孔子此时在卫国,做类似于参谋的角色。冉有和其他学生私下里聊天,猜测咱们的老师会不会保护新的卫君,要不要为现在的卫出公做事,会不会留在这儿……因为这个牵扯到其他学生的动向。夫子如果留在这儿,大家可能就要跟夫子一块儿对抗晋国、对抗蒯聩,必然会爆发战争,一定要小心。

他们要打听这事,子贡便说他去问问。子贡很聪明、很灵活,没有直接问孔子这么敏感的问题,说老师打算怎么做。这种直指站队的隐秘问题不能直接问。

子贡进来以后问“伯夷、叔齐何人也”。这是明知故问,因为古代人都知道伯夷、叔齐的典故。他们俩是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想让位于三子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却认为长子伯夷应该继承王位。尊于礼法仁义,兄弟俩都不愿意继承王位,不约而同地跑了。他们是礼让之人,孔子说这是古代的好人、贤人。

子贡又问:这两个人难道心中没有怨恨吗,国君也不当了,后来饿死在首阳山上?

孔子说了一句名言,也是我的座右铭——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意义非凡。求仁而得仁——你不就是想做个好人吗?你现在当上好人了。你求的是仁,又不是名,如果你求名而得仁,或者你求利而得名,或者求利而得仁,你怨恨都是正常的。但是你声称就是求仁,你本身就想成为一个好人,那你现在成为好人了,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说到这儿,聪明人全明白了。子贡就属于“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者”,孔子跟他说一个角,别的角子贡也都明白了。

子贡出来跟冉有说:夫子不会留在卫国帮卫出公的。

因为这场战争怎么打都是乱象丛生。想想看,如果是蒯聩回来,带着晋国灭了卫国,这明显是卫奸的做法,等于蒯聩把卫国拱手让给了晋国。而且最重要的是,蒯聩是被父亲卫灵公驱逐出去的,若是带着外部势力打回来,孔子肯定不会帮蒯聩。但是,如果帮着卫出公来打蒯聩,儿子打父亲,这在孔子看来也是大逆不道的一件事。

子路后来就死在这件事上。有人请子路去帮卫出公,子路那时候年纪也大了,判断力可能出了一点问题,就答应去一趟。孔子说:你不要去,太危险,根本没法保命回来。但是子路说:我已经答应人家了,必须去,一诺千金。子路去了。孔子很早以前就说过,依照子路这种性情,“不得其死然”,将来怎么死都不知道,结果一语成谶。

卫国大乱,子路为了保护王子,被乱刀砍死。子路死得非常英勇,临死之前,帽子打歪了,还自己扶正了。因为夫子说了,君子在任何时候,帽子都应该戴正。

卫国的这件事情,在当时影响非常大,孔子不愿意参与其中。

当我们听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时候,就知道孔子不会为了当官,不会为了获得利益,留在卫国这样的地方。伯夷、叔齐是礼让之人,现在这父子俩都不是礼让之人,不符合孔子的思想理念,这是孔子离开卫国的原因。

在这一节中,我们要记住的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充满力量,我在“樊登读书”里讲了很多书,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怎么做一个好人,怎么样倾听对方,怎么样体谅对方,在对方生气的时候怎样表达情感。

有一次我的朋友对我说:为什么你教的那些东西,都是教我们做好人,教我们去礼让别人,教我们感受爱,教我们做情感反馈?别人为什么不学?为什么不是别人来对我们做这样的事?

这就是认为做好人是吃亏的观点。如果觉得做好人吃亏,就根本感受不到做好人的快乐,这时候可以默念“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做一个好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不需要感到痛苦,不需要感到委屈。因为你是一个成熟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把这句话经常放在心里默念,我们的人生就会生出特别多的力量。算计、占便宜只是外在的表现,一个人内心是不是觉得安稳、平和、喜乐,是在于他有没有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