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历史军事 >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午后的新闻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章节:午后的新闻,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九月的广州城,午后的天气依然是闷闷的。南关东石角教堂的传教士罗孝全(I.JacobRoberts)一觉醒来,觉得胃里还在隐隐发胀。那是午饭吃了太多肉丸子的缘故。午饭是在城内十三行之一的怡和洋行里吃的,每隔一段时间,城里为数不多的美国人——外交官、商人、传教士以及医生、报人,都要在那里聚会,吃一顿平时难得的大餐,交流彼此了解到的各种新闻。

在1852年(清文宗咸丰二年)的秋天,最大的新闻,当然莫过于太平军已从广西攻入湖南并开始围攻长沙的消息了。

罗孝全费了好大劲儿,才从光溜溜的凉席上坐起来。他拉开蚊帐,慢慢穿过连接着卧室与教堂的狭窄的回廊,看看有没有人来做祈祷。教堂里空荡荡的,弥漫着一股霉味和浓烈的尿臊味。他感到纳闷,这所教堂建起来已经六年了,发展的教民也就那么二三十人,但这种气味似乎就从来没有消失过。

难道这是上帝的一种启示么?他吁了一口气,草草地作了午祷,默诵的是《出埃及记》的第二十一节:

摩西向海伸杖,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

以色列人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

埃及人追赶他们,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和马兵都跟着掉到海中……

他感到身上恢复了力量,手心里汗津津的。穿过回廊,慢慢地踱回到狭小的卧室,他决定读一会儿刚从怡和洋行讨来的报纸,以度过客居中国广州的第六个平淡无奇的秋天的这个枯燥而单调的下午。一摞旧报纸里,有香港出版的《德臣报》(TheChinaMail)、《剌报》(HongKongDailyPress),有上海出版的《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也夹杂着几份在本地刊行的《中国丛报》(TheChineseRepository)、《广州纪录报》(CantonRegister)等等。有关中国的消息五花八门:美商在上海开设造船厂;俄国人在库页岛登陆;英使节文翰再次宣布英人绝不进入广州城;清廷任命的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已到达湖南;被称作“捻军”的反叛者在安徽聚众万人,起义抗清;另一伙造反者“太平军”则已攻陷全州,首领冯云山在一个叫蓑衣渡的地方中炮身亡……

游弋在珠江上的“福音船”。第一艘在水上传教的“福音船”是由罗孝全所购的一艘大船改造成的。罗孝全昏昏欲睡,这些消息让他感到有点儿憋闷。TaiPingRebellion(太平军),TaiPingtianguo(太平天国),这些听起来稀奇古怪的名词似乎一年前就开始出现在报纸上了,最近,它们越来越频繁地挂在人们嘴上。这些造反者要干什么?他们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哪里?

“无论你叫他们什么——匪徒,或逆贼,或爱国者,或基督徒——直到现在,他们的事业是无可比拟的”,9月17日出版的《北华捷报》在谈到太平军起义时这样评论道。还说:“上帝的手插入到这个大运动中,这是无可怀疑的。”

他迷迷糊糊地想着,手一松懈,正在读的这份《北华捷报》差点儿滑到地上。“洪秀全”!在他伸手抓住报纸的一瞬间,这个名字一下跳进了他的眼里,让他感到眼前一亮。

在这个平常的下午,籍籍无名、孤独无助的传教士罗孝全的命运,将因为偶尔读到的一张旧报纸发生某些变化。他的名字和使他感到惊奇的那个名字,将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推动下被必然地安排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历史中的小故事,一出充满了喜剧色彩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