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章节: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既是追求的一个目标,又是实现现代化战略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双重意义,因而就显得更为重要。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强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而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者密不可分。只有同时强化这二者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保证中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41]可持续发展不但强调了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生态保护,而且将后者置于优先地位。与此同时,开始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以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等量,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一体化。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背景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共同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1994年中国在世界上领先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42]“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43]同年,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在山西召开了“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理事长刘国光同志在其报告中指出:“新的形势,给我们学会带来了义不容辞的新任务,要求我们对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都要进一步深化,要从一般的宣传工作向扎实做好普及培训工作转变;要从理论概念的研究向参加实践工作转变;要从生态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将生态、经济、社会统一起来研究,拓展研究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要尽快形成理论体系,以指导社会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向深度与广度扩展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渗透与融合,逐步形成了引起现代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这个阶段,王松霈主编的《走向21世纪的生态经济管理》和刘思华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典型的代表作。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由于传统发展观完全忽视了现代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维持自然生态财富的非减性,完全否定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即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完全违背了经济不断增加和物质财富日益增加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一铁的法则,已完全不适应当代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

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创立可持续发展理论,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也是今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发展与应用的基本任务。人们认识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是研究生态经济规律和建立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深化,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为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基础。[44]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为主导、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也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二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最佳模式是物质、人力、生态三种资本共同增值。三是可持续发展经济要求体制、技术和生态的创新。其中,制度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生态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它们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值,实现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45]

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了相应的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领域,而逐渐渗透融入消费领域。以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能够形成中国特色物质生活简朴、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消费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模式建立应是政府的责任,而改变政策严重缺位的状况是其重要一环。当务之急,政府需要大力营造可持续消费的舆论环境,以多种途径加以教育和宣传,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从中长期来看,构建起中国完整的可持续消费政策体系离不开规范和明确的消费规则,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可持续消费相关的法律体系。[46]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相对于生态平衡论、生态经济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更注重生态优先,将生态保护作为更重要的发展目标,进而采取一系列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推动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地改善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大农业发展战略,即建立山区、牧区、农区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并使之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种战略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而且前景诱人。当前的问题在于提高认识,吸取群众中的新经验,打破老框框,把眼光扩大到山区和牧区,认真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把中国农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要开展一场大讨论,克服仍占主导地位的小农思想,克服目中无山、目中无草原的片面性思想。[47]

生态农业是以森林为核心,以保持水土,环境保护,改善绿色植被,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作物结构,保护和提供生态平衡状态和水平为目标的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强调“三效益”的综合和统一,其中经济效益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生态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归宿。[48]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农业除了更强调和突出生态学原理的指导外,还很好地继承了中国自古以来就独有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观念,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9]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内涵包括:一是人们在利用各种资源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能对社会和其他人的净福利产生负的影响;二是人们在利用资源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到不能牺牲未来几代人的需要;三是人类对各种短缺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这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条件。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具有可持续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利用资源所产生的社会净福利大于零;二是保持资源净经济价值的递增性;三是保持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及其递增性。[50]

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应作为指导农业资源利用的基准点,其基础是生态经济学中生态与经济双重存在的理论,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关系。这体现出如下内涵:在经济利用上,要积极而不是消极;在向自然索取上,要节约而不是滥用;在生产加工使用上,要充分而不是浪费。[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