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导论 中国政治学70年发展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章节:导论 中国政治学70年发展,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70年奋斗和探索,终于取得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初步实现了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初步实现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70年来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独一无二的发展历程。它是在西方工业化、现代化世界体系形成后,世界上最大的后发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赶超的成功范例。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新探索,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治学的学术研究和探索,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路同行,反映了伴随工业化、现代化探索中的政治实践与政治发展,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知识体系。《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的编写工作,就是梳理、研究和归纳、总结中国70年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建设、政治发展的知识体系,为未来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学术支持。



一  艰难起步、曲折前行的中国政治学


1979年3月30日,北京的春天悄然而至。此时,由中宣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已经持续近三个月之久。来自学术界和党政机关各条战线的与会者们思想高度解放、各抒己见,会上出现了多种思潮。为了统一思想,邓小平在这一天来到会场,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长篇讲话。这篇历史性的讲话不仅澄清了改革开放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政治底线,还明确了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才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邓小平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不能仅限于讨论一些基本原则,而是“要深入专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知彼知己,力戒空谈”。这些研究工作不仅限于自然科学,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比外国落后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1]正是在这样的指示精神以及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工作在沉寂了近三十年之后重新迎来恢复和发展的春天。

政治学在中国的缘起更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9年,作为北京大学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在传统经学课程之外另设“政治”专门讲堂。1904年,《京师大学堂章程》在学科门类规划时首次提出“政法科—政治门”,这些都成为中国政治学创建的先声。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时,开始以“政法科—政治门”招收和培养学生,这标志着政治学在中国正式成为独立的实体学科门类。[2]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之所以在近代中国变得越发受到重视,是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当时的问题不仅仅是洋务运动所强调的缺少“器物”层面的“船坚炮利”,更多的是“制度”层面的不合时宜。

近代以降,伴随着中国政治进程的变迁,中国政治学也历经了波澜起伏的曲折历程。民国时期,政治学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1932年“中国政治学会”在南京成立,1946年约有会员140人。至1948年,当时的一百余所大学中已有四十多所设置有政治学系。[3]由于中国政治学起步较晚,向西方学习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西洋的法政学说早期经日本留学归国人员传入中国,[4]政治学在课程设置和学科规划上带有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政治学的某些特征,例如偏重法律,政治学系多落在法学院,形成“政法不分家”的格局,乃至影响后世发展。自20世纪30年代,英美留学生开始在各个大学政治学系的教师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英美政治思想和研究方法大规模引入中国。这一时期,政治学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现实政治。[5]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课程和研究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中国大学,成为重要学术思潮之一。[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治学需要找寻自己新的定位和功能。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中国政治学在长期大规模引入西方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对很多本土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相较于马克思阶级和革命学说,西方的理论和概念对当时中国革命实践的解释力较弱。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从国家建设和发展模式上全面借鉴苏联,其中包括学科体系。在苏联模式和意识形态下,政治学被视作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是一门“伪科学”。因此,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作为独立学科的政治学在中国被撤销,政治学从业者纷纷转行,部分研究和教学工作移至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研究和教学领域。1960年初,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曾短暂组建过政治学系,但主要教授和研究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久,为了服务外交和因应国际局势的需要,政治学系改成国际政治系,负责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和部分区域的国别政治等。直到改革开放邓小平宣布“补课”之后,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研究领域才得以全面恢复。

政治学在中国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其古老,中国古代关于政治思想和治国理政方略的学说和著述极其丰富,虽然无法将其视作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科学,但其思想学说以及对政治研究的应用取向依然构成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传统资源。说其年轻,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学科和研究直到20世纪初才在中国出现,并且其后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现当代政治进程而跌宕起伏,其起点和发展水平相较于西方都有诸多不足,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几代政治学人的“补课”和努力追赶才得以呈现今天的成绩,并依然处于不断积累和成长的过程当中。

政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规律的学科。从广义上看,一切政治现象都属于政治学考察研究的范围;就狭义来说,政治学聚焦于人类社会的公共事务,如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所言,政治学是研究“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7]。政治学是一门实践性突出的学科,是经世致用、治国安邦、造福民众的学问。政治学来源于政治实践,又应用于政治实践。现当代中国政治学起源于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曾经遭遇的内忧外患,发展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内部专制、寻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社会的历程之中。中国现代政治学奠基人之一的钱端升曾指出政治学的三种用途:一是作为知识研究;二是当作一种研究方法;三是实用,即“谋政治之改良”。[8]1980年,“中国政治学会”在其恢复成立后的《五年发展规划(1980—1985)》中提出,中国政治学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也表明,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政治学得以恢复发展的背景,也是其需要参与和服务的对象。中国古代“治国安邦”的思想传统和现代国家治理的实际需求共同铸就了中国政治学的“实践基因”。

本书导论部分将专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政治学发展状况,从“政治学学科”和“政治学研究”两个维度概要地梳理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70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经历了建制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渐进演化,中国政治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多元化、精细化、科学化,这些成绩得益于学科自身的建设和突破、几代政治学学人的奋斗与传承,同时也离不开与中国和世界政治实践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