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科普学习 > 只管去做

坚韧的计划比“一定要”的计划更靠谱

书籍名:《只管去做》    作者:邹小强
    《只管去做》章节:坚韧的计划比“一定要”的计划更靠谱,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做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图!”

“如果要养成‘每天走一万步’的习惯的话,你会怎么做计划呢?”老付问小强。

“首先我会设置一个循环提醒的闹钟,每天晚上8点提醒我下楼走一万步。然后我会下载一个打卡的App(第三方应用程序),这个App不仅可以用来打卡,还可以和培养同样习惯的人互相监督和鼓励。我还会把每天走的路线都固定下来,下载一些音乐和电子书,边走路边听,大致就是这样吧!”

“这个计划看上去很完美啊,工具、伙伴都考虑到了,但我觉得这个一蹴而就的计划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为什么啊?还没去执行呢,你怎么就知道很难坚持下来?”

“有些坑,前面有太多人都掉进去了,我们没有必要掉进去以后才知道应该绕过去。你做习惯培养计划进入的坑是:把习惯名当作计划,但它其实是最终结果。比如说每天早晨6:30准时起床,每天背60个单词。这些习惯名其实描述的是我们希望得到的最终结果。拿开车来比喻的话,这些应该是我们最终想到达的目的地,对吧?”

“哎呀,这个我以前还真没注意过,确实是我们最终希望达到的状态。”

“而我们通常制订的计划就是:每天早晨6:30准时起床,每天背60个单词。我把这些叫作想要一蹴而就的计划。相当于我们在西安,想要去北京,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嘛,所以直接沿着这条直线开就行了。我估计还没开出300米就撞车了。”

“那你是怎么做习惯培养计划的呢?”

“一蹴而就的计划除了难以实现,还容易产生厌倦感。你想啊,如果真能做到每天一万步,这一天一天多没劲啊。好多习惯被我们半途而废的原因不是意志力不够,也不是难度大,而是出于厌倦。所以我的做法是希望培养习惯的计划更有挑战,也更有趣,就像游戏里打怪一样,一级一级地突破。我把这叫作循序渐进的计划。”

“循序渐进的计划?能举个例子吗?”

“我所谓的循序渐进就是:用遵循符合规律的步骤,逐渐推进。比如说健身,门外汉的健身计划通常是:每天中午吃完饭开始健身,俯卧撑30个一组,做3组,仰卧起坐50个一组,做3组,哑铃50个一组,做2组,杠铃30个一组,做2组。很简单粗暴是吧?既不符合健身的规律,也没有逐步推进的感觉。

“但如果你去找健身教练,他会首先让你做个能体测试,然后告诉你肌肉是怎么长大的:当我们在肌肉上增加负荷,对肌肉造成刺激,组成肌肉的肌肉纤维会形成微小损伤;受损的组织会在体内自然修复,不过为了避免再次损伤,肌肉就会修复得比过去稍微粗壮。

“接着,根据你体能测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比如说你能推20千克的杠铃,教练不会让你直接推40kg,而是让你从18千克开始,20千克—22千克—20千克—18千克。每次都从能力可以达到开始,然后中间突破极限,再慢慢回来,下次再提高一点,突破新的极限,就这样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锻炼。

“最后,教练不会让你每天都锻炼,而是一、三、五这样隔一天训练一次。每次训练都针对不同的部位,周一是胸部和手臂,周三是背部和肩,周五是腿和腰,同时还会提醒你规律作息和调整饮食。这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健身计划。”

“看来花钱请个私人教练还是有必要的啊!”

“那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知道知道,我开个玩笑嘛。那我要把每天走10000步的习惯计划从一蹴而就改为循序渐进的话,应该是第一周走5000步,第二周走8000步,第三周开始走10000步,这样吗?”

“不是的,你还记得我们诊断的你去年年度计划实现不了的原因吗?”

“记得啊,假、大、空、全!当时你说每天走一万步这个目标有点大。”

“没错,培养这个习惯的困难不在于每天走一万步,只要有时间,走一万步是很简单的事情。培养习惯的困难在‘每天’这两个字上。所以如果我们要循序渐进的话,也是在‘每天’这两个字上循序渐进。”

“哦,我明白了,我可以先连续一周每天走一万步,然后连续三周每天走一万步,这样循序渐进地制订计划?”

“是这样的,我们之前不是提到了若干个习惯吗,你可以试着把它们从一蹴而就改为循序渐进,比如‘每天早晨6:30准时起床’。”

“如果是我的话,我觉得难度主要在6:30这个时间上。我现在基本7:30起床,所以我循序渐进的计划是第一周每天7:00起床,然后6:40起床,最后6:30起床。”

“那再看看这个:‘每天背单词60个’。”

“如果是我的话,我觉得刚开始的难度在‘每天’上,就可以用每天走一万步的方式做计划,后面的难度应该是在提高背单词的数量上。养成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后,我会增加到60个,然后80个,再然后100个,这样就越来越有挑战啦!当然,选择一个喜欢的工具也很难。不过我已经确定好用‘不背单词’这个App了,很优雅、很实用。”

“是的,没错,看来你已经找到循序渐进的感觉了。”

“培养习惯的最后一步是忠实记录,积极反馈。就像开车的过程中,里程表、油表、速度表随时都在做着记录,并且你可以根据这些记录来加速、减速、加油。你看,这就是我记录习惯培养过程的表格,从这个表格中你有什么发现?”

“嗯……这表格第一眼看上去觉得挺简单呀,再仔细看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些细节。你横轴上的刻度是不是代表一个月的天数?”

“是的,没错。纵轴上是刻度,比如6000步、8000步、10000步、12000步,沿着10000步这个刻度画出一条参考线。”

“上面还写着培养习惯的名字和奖励,哎,这三个小人儿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很有趣,我把它叫作培养习惯的‘三条命’。你玩过《魂斗罗》之类的游戏吧?就算敌人把你打死了,也不会直接game  over(游戏结束),而是满血复活,只不过你会少一条命。如果你被打死三次,也就是说三条命都用掉了,才是真正的game  over。有时候你要玩得好,还会奖励你一条命呢!”

“哈哈,你暴露年龄了!我没玩过《魂斗罗》,但《愤怒的小鸟》也是这么设计的。你为什么要在培养习惯里面加上这三条命呢?”

“至刚则易摧,越是完美的计划越是容易被打破。比如说有的人计划是:‘我必须每天慢跑5千米’,这时候他预想中的执行过程是这样的:

“但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天的精力、情绪、时间、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就像这样:

“所以通常故事是这么发展下去的,刚开始的18天坚持得还行,突然就有那么一天,不管什么原因,没有出门跑步,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呢?他会立刻全盘否定自己的计划,觉得不适合自己,觉得不合理。甚至可能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毅力、总是三分钟热度的人。不仅这一次的习惯培养不起来,对以后都产生了影响。

“但如果把视角抬到一个月的高度,成功18天,失败1天,在我看来,这段培养习惯的过程非常成功啊!他因为1天的失败而否定18天的成功,真的很可惜。如果放自己一马的话,我相信他后面还会坚持得很好的。”

“哦,这就是积极反馈的意思是吧?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是的,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让计划更加坚韧,这就是为什么要加上三条命的原因。我允许自己每个月有三次‘挂掉并复活’的机会,每‘挂掉’一次,就涂黑一个小人儿。三个都黑了就game  over,要重新开始培养这个习惯。”

“真有意思啊,你把培养习惯从痛苦变得有趣了,学到啦!不过还有一点我一直没听你提到,就是奖赏。你提到了奖励,但没有提到奖赏。”

“哦,对,差点忘了,这个也很重要。好多人都把奖励当作奖赏,培养习惯的过程中给自己买个iPad(苹果平板电脑)呀、买个新衣服呀之类的,刚开始可能还有用,到后面就没用了。要么是失去了诱惑力,要么就是实在忍不住,提前买了。这些从外在得到的东西是奖励,奖赏则偏向于个人内在的感受,而且它是能满足内心渴求的。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故事:一个日后非常知名的广告人克劳德·C.  霍普金斯发现了一款新产品——白速得牙膏。他认为这款产品一定会大受欢迎,可是当时的人们很少有刷牙的习惯,自然对牙膏的需求并不旺盛,怎么办呢?他是个广告人,首先从广告包装的角度想办法,最后他成功地撰写了一条广告文案,并通过宣传这条广告,让成千上万的人养成了刷牙的习惯。他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让白速得牙膏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并占据美国畅销牙膏宝座三十几年。

“这条广告文案是这么写的:‘注意到了吗?周围那么多人拥有漂亮的牙齿,千百万人正在使用清洁牙齿的新方法。哪个女性愿意她的牙齿上有暗沉的垢膜呢?白速得能赶走垢膜!’可别小看这一句广告文案,这段话引导大家按照习惯回路养成刷牙的习惯:‘牙齿上的垢膜’就是暗示,‘清洁牙齿的新方法’就是惯常行为,‘拥有漂亮的牙齿’就是奖赏,女人内心永远的渴求是‘爱美’,拥有漂亮的牙齿,会让女人感觉更美。”

“哇,满满的套路啊!不过这个例子离我有点远,有没有更直接一点的例子?”

“有啊,我上次遇到一个坚持健身五年的人,很不容易,于是我很好奇地问他,是什么让他坚持健身这么久?他说他也反思过这个问题,他以前觉得是因为他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参加市里面的健美大赛,这个目标驱使着他坚持健身。后来他发现并不是这样,真正驱使他的是自己感受到身体状态比以前好了,以及别人称赞他:‘变块儿了!’‘更精神了!’‘超有毅力!’

“听上去很低俗是吧?但我觉得他说的是内心真实的感受,周围人对他的称赞就是他坚持健身这个习惯带来的奖赏,奖赏希望被认可、希望被关注的内心渴求,这样一来驱动力就更强了。如果他坚持30天,然后奖励给自己个手机之类的,这样也是一种诱惑没错,但是太弱了。

“内心的驱动力会比外在的诱惑力输出更持久的能量,因为你这次给自己奖励一个手机,那么手机就没有诱惑力了,下次必须要更贵、更美的东西,这是一条不归路啊!我的做法是只在习惯培养成功的时候奖励自己,在习惯培养过程当中都在奖赏自己。”

“这个我也有相同感受,我越是运动,能力越提高,自我感觉状态越好,就越愿意运动。”

“所以培养习惯的时候我不建议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是放在过程中带来的积极感受上,这样更容易养成习惯。拿走一万步来说,奖赏是在散步的时候内心平静下来的感受,还有平静下来以后冒出的新想法。比如我解决项目中的难题或者写文章的思路,都是在走一万步的时候冒出来的,这些是让我继续保持这个习惯的奖赏。说真的,时间管理也好、习惯培养也好,其实是一门心理学!”

“你这个总结太到位了,让我把你刚说的再梳理一下啊!第一,习惯培养的四个阶段;第二,《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提到的习惯回路;第三,培养习惯的过程就像开车出去玩一样,首先是用打分的方式找出最想培养的习惯,这是燃料,然后是习惯培养卡片,这是启动仪式,接着是循序渐进地制作计划,这是路线图,最后是忠实记录、积极反馈。

“哎呀,学到好多啊!我还想问一下,我的年度计划里有好几个习惯要培养,这些计划要现在就全部做出来吗?”

“不需要,等你第一个习惯养成,想要培养下一个习惯的时候,按照上面的方式再做一次就可以了。现在你拿出一个习惯类型的年度目标,做出习惯卡片和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