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小故事

组织用户参与创新的知识冲突演化机制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3-03-15 03:31:44

组织用户参与创新的知识冲突演化机制与策略研究

舒婷 于 旭

(1.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及产品技术要求复杂性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模式持续转变,从生产标准化产品以适应用户普适性需求发展到为用户开发多样化定制产品,从封闭式自主研发的创新模式发展到搜寻个性化潜在用户、全面利用用户根据自身需求为企业提供的知识或创新资源的用户参与创新模式[1]。不同于个人用户,组织用户也是企业,在市场和技术上均具有先进性,为了开发满足其超前性需求的创新产品,往往会与多个企业签订合作开发契约,而各企业之间将基于技术质量、创新速度、价格等因素竞争用户的订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试图引导用户深入参与创新以获取用户异质知识资源,因为组织用户也是专家并了解技术,拥有丰富经验和知识,并能提出专业见解和解决方案[2-4],而用户则希望通过直接参与可以从该项创新获益[5]。正是由于用户和企业间成员经验、行业背景和知识技能都存在很大差异,组织间的知识异质性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异质性创新资源,而且可以避免企业陷入技术创新的“锁定效应”,降低创新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创新[6]。因此,组织用户参与创新本质上就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互惠过程,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则在于对用户异质知识资源的获取、利用和整合。

尽管主流观点认为,用户参与能通过为企业提供外部知识资源、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提高创新产品商业价值、加快研发速度等方式对创新起着积极作用。如Bonner J M等[7]探讨了现有的和潜在的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项目对新产品优势的影响,发现用户的异质知识能为企业带来新产品优势;Hargadon A[8]指出了用户多样化知识和知识跨领域转移对创新的重要作用。然而用户参与创新为企业带来的知识资源的外部获取并不一定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有效提升。有一些研究指出,用户参与在某些情境下反而会对企业创新产生负面作用,如战略选择的限制[9],这显然与用户参与创新的基本目的是相违背的。本文认为,现有研究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用户参与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路径和内在机理,即用户异质知识资源在企业知识网络中的转化过程。由于用户和企业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在交流时会产生不一致的观点、争论或冲突,即在用户参与创新过程中必然引发基于知识异质性的知识冲突,而知识冲突的绩效影响则取决于知识冲突的类型、过程等[10],这使得组织用户和企业间的知识冲突对创新结果的影响有利也有弊。然而现有研究鲜有关注企业在转化组织用户知识资源时普遍产生的知识冲突问题,因此,探究组织用户参与创新的知识冲突的根源、演化及其对创新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以用户参与创新理论、知识基础观、冲突管理等相关理论为分析基础,在组织用户参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情境中,构建由组织用户与企业间知识异质性而引发的知识冲突的动态演化过程,探究不同类型知识冲突的发展规律,阐释组织用户参与创新的“双刃剑”内在影响机理,并提出帮助企业对用户异质知识资源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冲突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以助推企业与组织用户实现双赢。

1 相关研究基础

1.1 组织用户参与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打破组织边界,创建共享的动态情境,搜寻外部创新源以降低不确定性,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Hippel E[5]基于创新源理论的研究提出,用户是重要的创新源之一,他们可以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新设想或进行改进,并将用户定义为从该创新中直接获益的个人或组织,即个人用户和组织用户。Fang E[11]认为用户参与指的是用户参与制造商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程度,而用户既是信息提供者又是联合开发者。用户参与创新的成果是基于新知识的创新产品,用户和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交互本质上是以知识为核心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动态过程。本文结合组织用户特征和合作创新具体情境,将组织用户参与创新定义为,组织用户为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创新产品开发需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知识创新为共同目标,在契约框架约束下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的创新过程,通过知识资源的交互、共享、碰撞与整合,并与企业共享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实现合作研发的创新活动。其中,组织用户是从创新产品的购买和使用中直接获利的组织。在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的经济环境下,组织用户不仅可以作为企业合作创新项目的来源,还可以作为知识主体参与创新全过程,通过有目的或无目的的组织行为影响企业运营,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因此,组织用户参与往往会伴随着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

组织用户参与创新与个人用户参与创新存在着显著差异,但鲜有学者加以区分。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和实际调研,认为组织用户参与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1)组织用户参与程度高

个人用户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向企业提供他们的需求信息和创新想法,主要参与创新方案确定和研发设计环节,并在技术不确定性较低时能主导解决方案的设计,但对于高技术要求的创新开发,个人用户能参与到的企业创新阶段、参与深度以及创新贡献往往受到很大限制。而组织用户参与创新主要采用定制型研发制造项目的形式,用户需要深入参与创新产品方案确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交付等各环节。组织用户预期从合作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对组织用户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及创新资源投入程度等有重要影响。组织用户可以在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以正确的方式向企业提供其知识资源,以帮助企业高效解决问题、做出最优决策,同时企业必须识别可用的知识资源类型、转化用户知识,克服企业自身认知、时间和经济限制。

2)组织用户需求更加清晰、明确

企业在对用户需求进行了解、识别和分析后,将用户需求信息转化为设计输入,确认预期创新目标,才能设计出技术解决方案。相较于个人用户,组织用户往往会与企业签订商务合同及技术协议,以较正式的契约形式表达需求,对其创新需求的表述会更加清晰,甚至提供图纸和资料,使企业对预期的创新目标更加明确,能减少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再者,组织用户和企业都是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技术知识、信息资源的主体,在对创新产品的描述和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使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述的能力,能将用户需求等隐性需求信息进行一定程度地显性化,即具有对创新产品使用专业术语进行详细说明的能力。虽然不同组织之间存在话语模式、行为惯例等方面的不一致会引发知识冲突,产生理解歧义,但双方仍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知识冲突管理使隐性需求信息的显性化过程加速。

3)组织用户创新能力强

组织用户不仅能提供创新需求信息,还能依据它所具有的相关行业背景经验和在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产品相关知识为企业提供行业技术资源、技术诀窍、专业咨询等帮助,对创新开发提出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创造性意见,具备提供创新相关问题解决方案和与企业积极对话的能力。当创新的生产制造工艺极其复杂时,企业自身现有的工艺、设备、技术难以满足组织用户所需创新产品的要求,组织用户往往会对企业提供援助,如下派研发小组与企业共同研发,对企业

提醒您:因为《组织用户参与创新的知识冲突演化机制与策略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推荐小故事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