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小故事

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3-27 11:59:25

常喜平

中国人民大学

随着工程领域的管理技术日趋成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承担各个项目的运行情况,而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主要决定于项目的管理水平。下面从项目管理的前期准备、运行和自我完善提高的三个阶段结合某工程实践进行一些思考。

一、项目准备阶段的管理

项目前期的策划是实现科学管理重要保证,是实现项目预期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是项目实施和管理的依据。项目经理部在工程启动阶段,应组织管理技术人员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愿景和工程项目实际,讨论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团队口号、工作方针、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设备物资、技术储备和管理制度标准等,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达到凝人心、聚力量的作用。

1.明确项目目标,确定工作方针

项目经理部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实施项目组织,项目目标确立需要清晰无歧义,具有先进性,层次性强,具有可操作、可实现性。

在项目目标、团队口号确立的条件下,需要更加清晰地让所有员工知道核心在哪里,应该以什么方法来实现目标。从而确立项目工作方针。

2.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和谐团队

一个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汇报层次关系是否清晰,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是否能高效有序推进。作为工程企业的一个临时组织机构,结合工程项目的临时性、一次性等特点,需要因个人能力调整管理架构和汇报关系,因工作内容及强度调整管理宽度和幅度,但为了高效开展工作,基本掌握一个原则:每个员工的上级只能有一个,每个领导的下级一般限制在6—8 人。

项目组织机构一般分决策层、支持层和操作层。项目领导班子由公司党委以管理技术结合和优缺互补的原则确定,根据项目规模大小设置数量,总数一般为奇数。支持层主要是项目经理部的职能部门,是工程项目高效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不同的企业设置的工程项目专业部室不同。操作层是施工建设中最大的生力军,通过内部竞聘、培训岗位操作能手等,确保组建一支特别有决心、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负责任的团队,提高战斗力。

3.规范员工行为,提高执行能力

凝聚人心,是增强团队作战力的首要任务。对于一个拥有较多员工的工程项目而言,首先需要将项目的目标、团队口号和工作方针及项目概况进行宣贯,达到统一思想和步调一致的目的。同时,从工程建设背景、当地风土人情、企业文化、项目组织机构、项目基本政策和口号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参建员工上岗前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即将面对的挑战和周围的人,了解大环境下的小环境,小环境中的规则。

注重明确各岗位职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按照组织机构明确项目人员的汇报关系,要求各部门负责本范围之内的工作,尽量在本部门内解决相关问题。也鼓励员工就一些紧急、重要的事务越级汇报。

企业的发展依靠员工,人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培训。项目经理部应以培训为切入点,将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针对项目管理技术难点和人才通道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使操作失误率减少80%。

4.完备设备物资,确保工程必需

认真落实“以保代修”和“10+2>12”的设备管理理念。贯彻坚持以价值管理为导向、坚持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坚持以状态管理为核心、坚持以制度标准为基础、坚持以培训督导为支撑的“五个坚持”工作策略。

在工程启动之初,应针对工程重难点及特点,对拟投入的装备技术参数进行校核、分析,必要时采取专家会的方式,确保设备投入基础扎实、可靠。在运行过程中,建立以日、周、月、季的设备“体检”制度,对各种设备定时保养、及时检修和巡检制度,编制了管理制度、操作手册和巡检表等,使设备能充分得到保养和维护。工程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

物资管理工作坚持“保施工、重管理、促提升”的原则,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员工潜力,不断提升和完善物资管理水平。通过总结分析以往项目物资管理优缺点,建立了库房交接班制度、设备物资丢失(损坏)记录台账、大宗物资库存警示牌、物资使用巡检制度、物资回收制度、设立物资先进月度之星、将物资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等7 项具体措施。

5.出台管理制度,确定工作标准

管理制度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适合项目发展的管理制度能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是项目进行正常管理所必需的,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也是科学、完整、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在本项目初期,项目经理部在原有32 项管理制度基础上,梳理优化24 项,为提高项目管理效力,规范化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百年大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远期的安全。在项目建设中,如全体员工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无章可循,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开工前期,针对本项目特点,应立即颁布一系列质量控制文件。

工程质量与个人经济效益挂钩,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切实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减少现场施工的各种质量隐患,遏制各类违章指挥、违规违章施工。为此,根据不同岗位质量控制点按照相应规范制定质量要求,每发现一次不符合项扣除一定奖金系数,同时进行不规范行为收集,制作相应的培训材料。为了激励员工,每月可评选“质量之星”,在项目经理部进行通报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2.关注员工健康,重视以人为本

在紧张的施工期间,应充分考虑到员工长期在外施工作业的艰辛,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营造“家园文化”氛围,提高员工后勤保障,在员工生日当天购买生日蛋糕。充分利用节假日、倒班等工余时间,积极组织开展员工会餐、拓展等活动,达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目的,从而建立幸福项目。

在施工现场,总给员工讲奉献精神,不如提高员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从而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项目经理部深入开展“大反思,提素质,大讨论,促提升”活动,让每位员工对项目经理部存在的问题或良好的建议说出来,然后由项目经理部逐条进行落实,从而使员工感受到自己也可以给项目做主的体会,浓厚员工主人翁的氛围。同时,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就宿舍配置、伙食质量和后勤服务质量进行点评,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

为员工配备齐全的业余娱乐活动设施,建立娱乐室、篮球场等功能性房间和多功能娱乐场地,购置乒乓球台、台球桌、篮球架、棋牌桌和健身器材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并经常举办篮球、台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纸牌等竞技活动。正确引导员工的工作生活观,提出“合理安排工余时间,短暂的娱乐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思想,保证员工身心健康,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严肃活泼的工作生活环境。

3.严格安全生产,层层落实责任

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年初公司要与项目经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但安全不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的工作。为此,根据公司签订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提醒您:因为《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12

推荐小故事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