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小故事

路基施工技术分析及特殊路基处理

时间:2023-03-27 12:05:01

文 /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董蕾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行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路基施工活动开展的质量将会对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十分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路基施工及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路基施工技术以及特殊路基处理方法进行着重探讨,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路基施工及质量要求

路基施工概述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不仅会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十分直接地影响,其还是道路桥梁工程自身应用安全性与稳定性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路基施工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施工内容之一,施工单位需在严格落实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开展路基施工活动,从而在全面提升荷载能力的基础上,为车辆行驶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更为充分的保障。此外,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极端天气情况的出现也会对路基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在开展路基工程建设活动时将以下几点工作重视起来:1.做好路基结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的检验工作,从而更加全面地避免路基在日后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稳定性较差等负面问题;2.落实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的勘察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科学的选择路基施工技术。这是因为,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等都将会对路基施工活动开展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

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路基填前地表处理技术

施工单位在落实路基施工活动时,其首先要做的便是做好施工区域植被、垃圾、腐殖土、地下引排水、坑穴以及特殊地表的清理处理工作。在原地面未被扰动前,审核现场地质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排除整体滑坡危险性。调查现场墓穴、泉眼、地下水、自然沟情况,编制相应的处理方案。山区路基地表常见坑穴、溶洞、地下用水等情况,对于填方地面处理,应事先了解坑穴、地下水情况,采用合格透水的材料分层回填,切不可直接倾填,保证压实度不小于90%,防止出现局部塌陷,影响整体路基质量。

填筑路段地下水可根据历史大气雨量、地下水量大小、地形地貌,可设置渗沟、排水垫层、暗沟、暗管等地下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平面折线角度应大,防止角度过小,在一处出现水压过大,冲刷带走土体颗粒或破坏排水设施,将水引致路基排水沟内,以保证填方路基不发生不均匀沉降与稳定。

路堤填筑夯实技术

在路基施工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路基填夯技术的应用将会对路基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现从填料、路基不均匀沉降和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对于填土路堤,填土取土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填方段事先找平,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遵守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的原则开始填筑,为保证路基两侧压实度,在两侧还应各超宽50cm填筑;填土路基每一结构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同一层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与土石和石料混填,若从土层过渡到石层石,应最好设置不少于两层由小到大粒径的应力消减层,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层厚宜不小于50cm,旨在减小因路基填料不同,压实工艺不同,造成结构层力学性能和结构变形不同造成不均沉降,反射破坏路面结构;对于较长的填土路基,我们可以分为几个作业段施工,需要注意接头部位尽其可能交替填筑,接头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若工作面确实很大,接头不能交替填筑,可在先填路段按1:1 ~1:2坡度分层留台阶并留不少于2%的倒坡;施工中每压实一层都应进行压实度检测,填土路基常用压实度检测方法有灌砂法和环刀法,频率满足试验检测规程要求。

二是对于填石路堤,断面控制除按填土路基要求外,还应注意过程中,每填高3m复测路基中线和宽度,保证边坡坡度、过渡平台宽度。填石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cm,并不超过层厚的2/3。对于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还要求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中小于5mm的细料含量应不小于30%,以保证粗填料间空隙能充分被填满,对于在填石路基上填细粒土填料,应在填石路基上铺不少于两层粒径由小到大的细粒土,类似于级配形式,填满原石料中的缝隙,保证下一层细粒土不会因细粒土落入石料间隙中而发生沉降。对于岩石岩性相差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不得混合使用,基本原因同填土填料,都是担忧同一结构层中,不同材料混填,会造成结构层力学性能和结构变形不同造成不均沉降,反射破坏路面结构。过程中每压实一层,应采用经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压实质量可采用沉降差指标进行检测。对于填石路堤常采用强夯进行补强,通过夯锤的重力势能冲击,迫使岩土颗粒位移,提高填筑层的密实度和地基强度;填筑分层厚度可按常规填压要求后,每5m左右作为一层强夯层,各层夯点采用错位布置,即上层夯点位于下层四夯点间,纵向上第一层和第三层在道路中线上布置夯点,并向两侧展布,以充分获得良的击实效果;航电布置方法可参照第二层和第四层在距中心线两侧 2.25m处布置夯点,夯点间距 4.5m×4.5m要求。因夯锤冲击势能大,对结构安全和现场施工安全关注度尤为重要,夯机自带各项防护措施应完好,人员应在夯机背后或远离夯点30m以上,以防止飞石伤人;在距墙背、涵背等结构物应保证至少有6m以上距离,以防强大的冲击力造成结构开裂破坏。路基施工技术分析及特殊路基处理

三是对于填土石路堤,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面类似于填是路基。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松铺厚度应控制在40cm以内,大粒径石料应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充分填充小粒径石料、土或石渣,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需改用土方或其他细粒材料填筑,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cm,最大填料粒径小于15cm,压实后表面无孔洞,原理同填石路基上填细集料。碾压效果不理想时,亦可使用强夯法强夯。

四是零填零挖路基,路基工作区是汽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到路基的应力与路基自重应力之比大于0.1的应力分布深度范围。纵使该段不填不挖,原地面材料多数情况下,达不到设计荷载要求,要将该段挖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换填合格材料。

路堑开挖技术

在开挖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工程图纸,了解工程地质、边坡防护形式,支挡防护、截排水设施等情况,以确定开挖和运输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应用路堑开挖技术时,施工人员需将以下几点工作的开展予以充分重视:1.截排水设施先行,严格遵循施工方案,自上而下开挖顺序落实路堑开挖施工;2.在开挖施工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因大气降水和工程环境积水问题给路基边坡结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3.按照开挖一级,防护加固一级的原则,根据设计图纸、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施工加固边坡,确保边坡及相邻建筑的安全;4.高路堑每3至5m应复测中线和边坡,同时在坡顶、坡脚、碎落台位置布置监控点,监测边坡稳定性,这一点尤为重要,以防止边坡坍塌造成人员

提醒您:因为《路基施工技术分析及特殊路基处理》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12

推荐小故事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