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让人喜爱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樊登讲论语:学而》章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让人喜爱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启发”,便是从这里来的。

“愤”是一个人憋在心里的感觉。孔子说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那种憋在心里边说不出来的痛苦和挣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问题,就不要着急地去启开他的思路。“启”的意思有点接近于提问,指的是老师用提问式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问题。

“悱”就是话到嘴边了,组织不好语言,表达不出来的那种感觉。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到这样的时刻,就不要跟他讲明白。

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老师培养一个孩子,最好的状态叫啐啄同时:鸡蛋要孵开的时候,小鸡在里边拿嘴啄蛋壳。外边的母鸡一看,小鸡拿嘴啄蛋壳了,也“啪”地从上面“啄”一下,小鸡就出来了。

假如母鸡不等小鸡在蛋壳里有点反应,就着急地梆梆梆啄开了,小鸡很可能就没生命了。假如外头的母鸡看不到小鸡使劲啄蛋壳也出不来,不帮忙啄破蛋壳,小鸡就会憋死。这讲的就是里外一起努力,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类似。

这种教学策略相当于我们所提倡的“翻转式教学”,让学生先讨论、先体会、先发问。学生心中对一件事真的感兴趣,觉得自己太想知道答案了,心里好像有点感触,但又说不清楚,怎么办?学生会主动问老师能不能帮帮自己。这时候,老师再给他启发、提问、指导,进行引导式教学,这样学生的收获才会最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什么意思?“隅”就是桌子角,一张桌子有四个角。老师讲明白了其中一个桌角,学生若不能明白其他几个角,就太不变通了。孔子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动脑,学会自己推演。

“则不复也”存在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比较残忍,孔子虽然是有教无类,但并不保证教会所有人。对于不能举一反三的人,就不再教了。

我个人认为不是这个意思,在教育学生方面,孔子不是没有耐心、毅力的人。从《论语》中看,孔子除了因为德行问题批评学生,很少说某某不是他的学生。

第二种解释认为孔子不是不教,而是不希望代替学生去思考,进行填鸭式教育。当他讲清楚了一个角,学生想不明白其他几个角的时候,孔子便不再往下讲,而是让学生好好体会他讲的第一个角,直到其理解后能推测其余的几个角为止。

很多老师给学生讲课,讲明白一道题,当学生遇到同类型的题却不会做时,依然只是继续给予讲解。这并不能激发学生去思索,反而让他们感到“痛苦”。这里所说的痛苦不是体罚,而是大脑中的矛盾与冲突。这种教学,学生很难对这个知识点有很深刻的理解,遇到稍有变化的同类题型依然不会。

《认知天性》讲人的大脑内部要产生摩擦:大脑使了半天劲,无论是想出来了,还是没想出来,都有收获。最怕的是大脑不使劲,老师讲了一个角,学生说还有另外一个角也不会,老师再给讲另外这个角。接下来学生再问下一个角……虽然老师全面地讲解了很多知识点,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本质上的感悟,只了解到表面的知识点,因此这种教学往往收效甚微。所以,孔子提倡不要再讲了,应该让学生自己好好思考问题本质。

在我看来,孔子的教学方法相当科学。孔子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带那么多的学生一块儿出去郊游,在野外、在树下、在河边,在玩的过程中、吃着饭、聊着天,身体力行,就把学生给教了。这是多么不容易。

灌输式教育方式,从两百多年前沿用至今。教室里坐着足够多的学生,老师一个人在前边讲台上讲。在我小时候,中学的一个班要坐七十多个学生。课堂上,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还有一半的学生早就懂了,没耐心听下去。老师没办法,只能讲大部分人听得懂的东西。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浪费了时间,有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就这么随大溜地学。

一些孩子,脑子很聪明,但是因为在某个环节有一个概念没学会,可能就会被耽误了。比如有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没学会分数,将来他的微积分能学好吗?有可能他这一辈子就被落下了,因为没有老师能帮助他补足分数没学好的知识盲区。

孔子针对每一个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内在生出动力来,他才给点破,这样每一个学生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去更好地成长。

教育的重点和难题,在于如何看待和引导孩子的愤与悱,如何让一个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想知道答案。

教育不是注满一盆水,而是点燃孩子内心中的那团火。

让孩子有理想,要让孩子有乐趣,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本身的魅力。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如果做对了也很简单。当不否定孩子,能让孩子主动去学习的时候,老师要做的事就不会太多,孩子能动地去寻求答案,很容易便能学会。

有的老师喜欢用批评、恐吓,甚至威胁的方式对待学生。有些老师看到学生不按自己的想法来,就说“你要再这样,我就叫家长”“你要再这样,将来长大了没出息,连工作都找不着”等。这是极为不恰当的,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更大的可能是适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让他们变得讨厌学习。

如果整天吓唬孩子,导致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让自己身心都很痛苦的事,他不愿意愤,不愿意悱,启发将无处施展,教育便成为难题。教育若是难做下去,绝大可能是因为方向不对。如果方向对了,教育其实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我们要明白,孩子有向往学习、求知若渴的本性。

教育孩子跟造汽车完全不一样,造汽车是把一堆不会动的钢铁整合到一起,变成一辆能按照操作开动的汽车。但孩子本身就会成长、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大人唯一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人生,让他们主导自己的成长,仅此而已!

不少大人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讨厌学习,甚至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望。太多的孩子希望活在幼儿园时代,不愿意上小学,甚至不愿意上学。这是多么失败的教育。所以,我们一起来读《论语》,学一学科学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