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章节: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前,除了少数几种有传统文字文献的民族以外,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一直无人问津,学术研究呈空白状态。有传统文字文献的民族,其语言文字研究也较为零散,且大多属于语文学研究范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教目的,到边疆民族地区考察语言并创制了一些拼写符号。服务于殖民主义目的的西方科学考察队在考察报告中或旅行游记里描述了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及其语言情况。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大学西迁,一批受过语言学训练的专家学者来到民族地区,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调查研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开启了少数民族语言科学研究的序幕,但成果较为零散,没有形成体系。



一  西方科考者和传教士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


19世纪西方科考人士和传教士对川滇两省进行过考察,对当地的民族、历史、支系和语言进行过描述,如法国人克拉普罗特(Klaproth,1826)的《亚洲笔记:关于东方各族人民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的调查研究》。英国人哈德森(Hodgson,1847)的《第一集:科奇、博多与迪马尔部落》记录了一些当地部落的包括词汇、语法、位置、数字、信条、风俗习惯、生活条件以及人们的生理和道德特征。英国人巴伯尔(Baber,1882)的《华西旅行考察记》介绍了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并从法国传教士那里拿到8张彝文手稿,附在该书第128—129页。英国人贝尔德(Bird,1899)出版的《扬子江流域及其腹地:中国四川境内之旅记》记述了川西北嘉戎藏族和羌族地区的所见所闻。英国人霍西(Hosie,1900)的《华西三年:云贵川三次旅行的叙述》介绍了当地少数民族支系、语言以及民风民情。

英国人戴维斯(Davies,1909)的《云南:联结印度与扬子江的链环——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云南社会状况及民族风情》一书记录了中国西南有关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文化方面的资料,还描述了云南的民族支系、语言、方言情况。



二  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记录和样本采集始于19世纪中晚期,但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30—40年代。抗战时期很多大学西迁昆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当时联大和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迁往云南大理的华中大学的一些知名学者和研究生,基于身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便利条件和对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兴趣,调查、记录了一批少数民族语言,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成果。

李方桂(1902—1987)1930—1942年亲自调查研究了云南、广西、贵州属侗台语族的壮、布依、傣、侗、水、佯僙、莫等约20种语言和方言,到泰国调查了泰语。1934年他发表“The  Hypothesis  of  a  Preglottalized  Series  of  Consonants  in  Primitive  Tai”(《原始台语中带喉塞音声母的假设》),构拟了古台语一套带喉塞音的声母:*ʔb、*ʔd、*ʔj,这套声母与喉塞音一样对声调有重要影响。他把台语分为北支、中支和西南支。他还出版了《龙州土语》(1940)、《莫话记略》(1943)。根据他在20世纪30—40年代的语料,还先后出版了《武鸣土语》(1956),《佯僙语》(绪论与音韵、语料、词汇)(1966、1967、1968),《水语研究》(1977)。

袁家骅(1903—1980)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和研究,先后对窝尼语、阿细彝语、壮语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发表有《窝尼语音系》(1947)、《峨山窝尼语初探(语法提要)》(1947)等。

罗常培(1899—1958)曾调查纳西语、民家(白族)语、俅(独龙族)语、怒语、景颇语、傈僳语、摆夷(又写作“摆彝”,即傣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并先后发表了《从语言上论云南民族的分类》(1942)、《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1944)。在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语的全面调查和研究过程中,他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这方面他著有《莲山摆彝语文初探》(与邢公畹合著,1950)、《贡山俅语初探》(1952)等。

闻宥(1901—1985)调查过羌语、彝语、白语、纳西语等,著有《论爨文丛刻兼论罗文之起源》(1936)、《倮罗译语考》(1940)、《民家语中同义字之研究》(1940)、《么些象形文之初步研究》(1941)、《川西羌语之初步分析》(1941)等。

傅懋勣(1911—1988)调查过纳西语、彝语,发表了《维西么些语研究》(语音部分,1940;语法部分,1941;词汇部分,1943)、《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1948)。

高华年(1916—2011)调查过纳苏彝语、哈尼语,并发表了《黑彝语中汉语借词研究》(1943)、《黑彝语法》(1944)等。

马学良(1913—1999)调查了撒尼彝语,并于1941年完成毕业论文《撒尼倮语语法》,后以《撒尼彝语研究》为题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描写彝语的学术著作。

芮逸夫发表有《赫哲的语言》(1934),1937年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云南昆明,继续进行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先后发表《西南民族语文教育刍议》(1938)、《西南民族的语言问题》(1943)、《中国边疆之语言文字及其传授方法》(1947)、《记栗粟语音兼论所谓栗粟文》(1947)。

金鹏(1909—1991)20世纪30年代参加《汉藏大辞典》的编纂工作,40年代赴四川阿坝调查民族语言,著有Etude  sur  le  Jyarung(《嘉戎语研究》)(1949)等著作。

邢公畹(1914—2004)于1940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师从李方桂学习汉语方言、汉语上古音、侗台系语言等。发表有《汉语“子”“儿”和台语助词luk试释》(1948)、《远羊寨仲歌记音》(1942),为国内较早的布依语研究资料。另有《莲山摆彝语文初探》(与罗常培合著,1950)。

王辅世(1919—2001),1940年考入燕京大学政治系转社会科学系。1942年转北京大学经济系,1944年毕业。同年考入辅仁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途休学。1947年复学,师从方言地理学家贺登崧调查宣化方言。同时于1949年秋又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部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的研究生。1950年获辅仁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52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部研究生毕业,毕业论文为《威宁苗语研究》。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罗常培、李方桂以及上面提及的大师和专家们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继续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新中国民族语言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