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第二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描写语言学研究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章节:第二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描写语言学研究,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描写语言学又称结构语言学,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欧美,是一种把语言当做结构系统来描述其特征的语言学学科派,根据理论与方法可以区分为三个派系。美国描写语言学在调查研究无文字文献的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以描写语言学派著称;欧洲的布拉格学派注重语言结构功能分析,以功能学派著称;欧洲的哥本哈根学派注重结构间的关系,以关系学派著称。无论哪个学派,都以系统描写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的全部面貌为己任,其理论与方法深深影响了当代人类学和社会学。

中国民族语言描写语言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40年代,但涉及的语言少、成果不多,而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本章按语系和语族,从藏缅语族语言、壮侗语族语言、苗瑶语族语言、南亚语系语言、突厥语族语言、蒙古语族语言、满—通古斯语族语言、朝鲜语8个角度系统总结归纳中国民族语言描写语言学70年的成就。



第一节  藏缅语族语言描写研究


20世纪30—40年代,部分学者初步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开创了中国藏缅语描写语言学的先河。如闻宥研究嘉戎、羌、彝、纳西、白等语言,发表了《么些象形文字之初步研究》(1940)、《民家语中同义字之研究》(1940)、《论嘉戎语动词之人称尾词》(1944)、《川西羌语文初步分析》(1944)、《记西昌彝语的元音》(1948)。罗常培调查了独龙语和白语等,出版了《贡山俅语初探》(1952)等著作。王静如研究西夏语,出版了《西夏研究》。还有傅懋勣的《维西么些语研究》和《丽江么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1948)。马学良主攻彝语,出版了《撒尼彝语研究》(1951)。袁家骅调查了哈尼语、彝语,发表了《峨山窝尼语初探》(1947)、《阿细民歌及其语言》(1956)。高华年调查了彝语,发表了《彝语语法》(1985)。但上述研究总体上比较零散。对我国境内藏缅语族语言的系统调查和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体可分为改革开发前后两个历史阶段。



一  改革开放前的藏缅语描写与研究


在1956年的民族大调查时期,调查收集了20多种藏缅语语言材料,对各个语言的结构、语言亲属关系、语言相互影响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绩。第一,《民族语文》或《中国语文》发表此次调查基础上的调查报告、语法纲要以及专题论文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了以此次调查资料为基础而编写的55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成果(包括13部藏缅语简志书)以及各词典、语法著作,出版的专著有马学良的《撒尼彝语研究》(1951)、袁家骅的《阿细民歌及其语言》(1956)、金鹏的《藏语拉萨日喀则昌都话的比较研究》(1958)等,主要论文有高华年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的《扬武哈尼语研究初探》(1955.2)、王尧发表于《中国语文》的《藏语的声调》(1956.6)等。第二,根据此次调查资料,帮助要求创制文字的民族,设计出拼音文字方案。第三,通过调查研究的实践,培养出藏缅语研究人才和研究队伍。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藏缅语描写与研究


在这一时期,随着新理论和新手段的涌现和完善,以语音、语法研究为主要对象,对具体语言的共时描写成为主流,语音、语法、词汇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研究方法上的多视点投射和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印证也促进了藏缅语语言相似性或相近现象的交叉研究,归纳出来的类型学特征也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意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出现了一批系统描写研究成果

如:孙宏开等《门巴、珞巴、僜人的语言》(1980),瞿霭堂、谭克让《阿里藏语》(1983),戴庆厦等《藏缅语十五种》(1991),戴庆厦、徐悉艰《景颇语语法》(1992),林向荣《嘉戎语研究》(1993),丁椿寿《彝语通论》(1993),傅爱兰《普米语动词的语法范畴》(1998),刘光坤《麻窝羌语研究》(1998),孙宏开、黄成龙、周毛草《柔若语研究》(2002),周德才《他留语研究》(2004),戴庆厦等《仙岛语研究》(2005),黄布凡、周发成《羌语研究》(2006),戴庆厦、李洁《勒期语研究》(2007),黄布凡《拉坞戎语研究》(2007),黄成龙《蒲溪羌语研究》(2007),陈康《彝语方言研究》(2010),曲木铁西《彝语义诺话研究》(2010),普忠良《纳苏彝语语法研究》(2017),等等。这些专著,或就某一语言的概貌做全面、系统的描写,或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

(二)发表了大量语音、语法和词汇描写专题论文,其中,关于对藏缅语的声调、松紧元音、复辅音、量词、语法范畴、语序及类型、语法形式以及历时语言现象的发展与演变等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具体介绍如下。

1.声调研究

藏缅语族声调研究包括单一语言声调特点描写分析以及藏缅语声调系统研究两类。戴庆厦的《藏缅语的声调研究》(1992.6)对藏缅语的声调特点进行了综合描写和分析,从声调的数量、声调的功能、声调发展不平衡三个方面总结了藏缅语声调的发展特点,认为藏缅语言不同语支之间难以归纳调类关系,看不到声调上严格的对应关系。瞿霭堂的《谈谈声母清浊对声调的影响》(1979.2)、谭克让的《夏尔巴藏语的声调系统》(1987.2)、胡坦的《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1980.1)、张济川的《藏语拉萨话声调分化的条件》(1981.3)、瞿霭堂的《藏语的变调》(1981.4)、冯蒸的《试论藏文韵尾对于藏语方言声调演变的影响》(1984.2)等论文,进一步探讨揭示了藏语声调的产生和演变规律。

2.松紧元音研究

元音分松紧是藏缅语族彝缅语支普遍的发音特征和语音现象,自从马学良1948年发现彝语松紧元音以来,藏缅语元音的松紧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戴庆厦的《我国藏缅语族松紧元音来源初探》(1979.1)一文系统分析了松紧元音喉头紧缩与不紧缩对声母、声调、舌位等特征的作用。后来,孔江平、石锋、周德才、朱晓农、周学文、刘劲荣等先后通过实验语音学研究探讨了藏缅语松紧元音的性质、特点。

3.复辅音声母等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了不少有关藏缅语复辅音声母研究的成果。孙宏开发表于《中国语文》的《藏缅语复辅音的结构特点及其演变方式》(1985.1)一文,根据藏文、缅文和各藏缅语中的数量不等的复辅音,研究了藏缅语复辅音的演变方式与趋势,认为复辅音的演变方式为脱落、融合、分化、替代和换位,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和脱落。

随着描写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藏语复辅音声母的构造特点已有基本认识,一些学者继而把兴趣转向探讨藏语复辅音声母的历史来源及其演变方式,试图构拟原始藏语复辅音声母的形式。瞿霭堂在《中国语文》发表的《藏语的复辅音》(1965.6)中,通过古藏语(7世纪)与现代藏语比较,探讨了藏语复辅音声母的结构和演变,提出了类合、合并、脱落三种演变方式以及复辅音声母简化和演变的过程。车谦在《民族语文》发表《从ɡciɡ谈起》(1981.2),探讨了古藏语中清辅音、塞音声母送气不送气是否两套对立音位的问题。黄布凡在《民族语文》发表《十二、十三世纪藏语(卫藏)声母探讨》(1983.3),通过藏文文献材料与现代方言的比较推断12、13世纪卫藏地区的藏语“古复辅音声母已大大简化,前置辅音有些已脱落,有些已合并部分基辅音和后置辅音结合变为新的单辅音”。江荻在发表于《中国藏学》的《藏语复杂声母系统及复杂演化行为》(1996.4)中讨论了藏语复杂声母的复杂演化行为,认为“复杂声母不仅由多个元素构成,形成复杂的结构类型和复杂的结构方式,而且往往具有复杂的演化行为。复杂声母作为非线性现象的演化虽然复杂多样,同一声母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或许会有不同行为和不同方式,但个性中仍蕴含共性,相似的形式自然构成相同的类”;江荻在《民族语文》发表《藏语db-音类的演化过程及时间层次》(1997.5)一文,借助与db-音类同构sb-、dp-、sp-等几类声母,以及相关的藏文文献和藏族史料,论述了db-音类的历史演化过程及音变的时间层次,为我们初步推断藏语声调产生的时间提供了根据。zl-音类和db-音类的声调演变特例不仅说明了语音演变的时空有效性以及旁证了关于db-音类变化的过程及时间,也为初步推断藏语声调产生的时间提供了根据。《民族语文》刊发的张济川《古藏语塞音韵尾读音处探》(1982.6)、朱文旭《凉山彝语复辅音声母探源》(1989.3)、刘光坤《羌语复辅音研究》(1997.4)、黄成龙《羌语子句的关系化手段》(2008.4)等论文,还有王荣德发表于《青海民族研究》的《天峻藏语复辅音的特殊现象》(1994.3)一文以及孙宏开、齐卡佳、刘光坤著《白马语研究》(2007)一书,都是在专题研究藏缅语辅音及辅音韵尾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成果。

4.量词研究

量词是藏缅语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成果丰硕。如:李批然发表于《民族语文》的《哈尼语量词研究》(1992.5)一文较为详尽地分析和探讨了哈尼语量词的来源、类别、语法功能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认为哈尼语量词在来源上与动词、名词、形容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类别上除具有动量词和名量词外,还有一种“性状量词”;在语法功能上,主要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阐明了哈尼语量词与其他词类的结合以及在句中充当的句法成分;最后推测了哈尼语量词的发展趋势。此类成果还有王锋的《白语的名量词及其体词结构》(2002.4)、杨娟和刘云的《彝族语言中的量词分析》(2015.4)、张雨江的《拉祜语量词研究》(2010.3)等。戴庆厦、蒋颖发表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的《论藏缅语的反响型量词》(2005.2)一文研究了反响型量词的分布和分类,把藏缅语的反响型量词分为“发达型”“半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归纳其具有能产性、语法功能超过语义功能、具有中介性的三个特点。

5.语法范畴研究

藏缅语语法范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在动词人称范畴研究方面,孙宏开在《民族语文》发表《我国藏缅语动词的人称范畴》(1983.2)和《再论藏缅语动词的人称范畴》(1994.4)两篇论文,前者以独龙语为代表描写和分析了藏缅语动词人称范畴的表达方式,认为动词人称范畴往往用添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表达;比较各语言动词人称范畴的同异情况,深入探讨了动词人称范畴与人称代词、动词人称范畴与时间等问题。后者认为人称代词用声母作前后缀、用韵母作前缀及用整个代词作前缀;人称代词后缀不仅表现在陈述句中,同时还表现在命令句中;代词化现象不仅包括动词的人称一致关系,也应包括名词的人称领属形式。他在发表于《国外语言学》的《藏缅语中的代词化问题》(1994.3)中总结评述藏缅语代词化问题研究,指出国内外四个方面的意见分歧,即人称一致关系的分布问题、人称关系是怎样来的、人称标记产生的时代、什么样的人称标记形式最古老。该文肯定了代词化现象探讨的深刻意义,并预测“藏缅语研究将以从同源词语音构拟为中心,逐步转向语法—形态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在动词的互动范畴研究方面,孙宏开在《民族语文》发表《藏缅语动词的互动范畴》(1984.2),探讨互动范畴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和语法意义,认为“互动范畴仅出现在部分自主的及物动词中,在不及物动词和不自主动词中则很少出现”,“互动范畴采用动词词根的重叠形式表达。”木乃热哈、毕青青的《凉山彝语的互动态》(1988.6)认为动词的“态”除了主动态和被动态、自动态和使动态外,还有一种“态”是用分析形式来表示,即在有些动词前加“ʤו33”(相互)构成互动态形式,表达动作是双向(互向)的,动作双方同时发出并作用于双方。(3)在动词的使动范畴研究方面,孙宏开发表于《民族语文》的《论藏缅语动词的使动语法范畴》(1998.6)分析了藏缅语不同语言中动词使动范畴的三种不同表达形式,即黏着形式、屈折形式和分析形式。另外,有关藏缅语的格、数量、情态、使动等范畴的论文成果有《民族语文》刊发的李永燧《藏缅语名词的数量形式》(1988.5)、黄布凡《藏缅语的情态范畴》(1991.2)、孙宏开《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研究》(1995.2)和《论藏缅语动词的命令式》(1997.6)、李大勤《藏缅语人称代词和名词的“数”——藏缅语“数”范畴研究之一》(2001.5)、黄成龙《羌语名词短语的词序》(2003.2)、孙宏开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刊发的《我国部分藏缅语中人称的领属范畴》(1984.1)等。

6.语法形式研究

孙宏开发表于《民族语文》的《论藏缅语的语法形式》(1996.2)分析了现存于藏缅语言中的黏着、屈折、分析、重叠等语法形式,指出了各类语法形式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正确认识各类语法形式对建立藏缅语族各语言的语法体系的意义和作用。另外,《民族语文》发表的黄成龙《羌语动词的前缀》(1997.2)、戴庆厦《景颇语“形修名”的两种语序对比》(2002.4)、戴庆厦等《景颇语的述补结构》(2004.6)等论文以及黄成龙《蒲溪羌语研究》(2007)一书等,都是研究藏缅语族语言语法形式的重要成果。黄成龙的《蒲溪羌语研究》一书,从类型学和功能主义的视角描写和讨论蒲溪羌语的音系、形态、句法和话语的结构和特征,从描写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系统地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

7.语序及类型研究

语序问题是藏缅语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布凡的《藏缅语“指代→名”偏正结构语序》(1994)通过对多种藏语的研究,发现藏语的指示代词修饰名词中心语的语序类型有四种:前置型,后置型,前置后置两可型,前置、后置、前后并置三可型。该文认为“在这几种类型中,前置型可能是原始藏缅语的遗留格式,后置型可能是形成较晚,代表了一种演变趋势,前置后置两可型以及前置、后置、前后并置三可型是前置型向后置型的过渡形式”。戴庆厦、傅爱兰在《中国语文》刊发的《藏缅语形修名语序》(2002.4)一文采用类型学比较方法,对10种藏缅语的形修名语序进行了研究。该文指出藏缅语的复合词和短语在形修名结构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形容词定语前置和后置于核心名词在形式及功能上面都存在差别。此外,该文还分析了形容词定语和指示词定语、数量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可能出现的语序以及影响等级系列的条件。另外还有《民族语文》刊发的谢广华《拉萨藏语的句法结构》(1985.6)、李世康《彝语的宾语后置》(1988.6)、陈康《彝语自动词与使动词形态标志及其由来》(1999.2)、戴庆厦《景颇语单纯词句尾词形成的结构机制》(2003.2)、李泽然《哈尼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语序》(2003.2)、赵燕珍和李云兵《论白语的话题结构与基本语序类型》(2005.6)、朱文旭《彝语句法中的语序问题》(2004)、木仕华《论纳西语名词短语语序》(2004.4)、熊仲儒《彝语名词短语内部语序》(2005.5)等。

8.语法结构研究

孙宏开发表于《民族语文》的《藏缅语疑问方式试析——兼论汉语、藏缅语特指问句的构成和来源》(1995.5)介绍了藏缅语7种疑问方式的构成及特点,指出汉语书面语及方言特指问句的形式和来源与藏缅语同出一源,而且汉语和藏缅语构成特指问句的疑问语素在发生学上有同源关系。戴庆厦、傅爱兰的《藏缅语的述宾结构——兼与汉语比较》(2001.4)描写藏缅语8种语言述宾结构主要特点,重点分析了诸如形态、格助词、语序等语法标记及其优先等级。戴庆厦、黎意的《藏缅语的述补结构——兼反观汉语的述补结构特点》(2004.4)认为藏缅语述补结构的特点有三: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同的层次类型;结构方式上有黏着型(无标记)和分析类(有标记)两种,二者比例因不同的语言而不同;补语不同程度地出现语法化的趋势。戴庆厦、李洁的《藏缅语的强调式施动句——兼与汉语被动句对比》(2006.3)从跨语言的比较中,剖析了彝缅语支强调式施动句的性质、特点及类型学特征,并探讨了这一句式的成因。戴庆厦、邱月的《OV型藏缅语连动结构的类型学特征》(2008.3)认为连动结构是藏缅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独立单位,它能够大面积地存在是由OV型语序内部机制决定的。藏缅语言连动结构的语序先后与认知特点有关,但无绝对的蕴涵关系。田静的《藏缅语宾语句法标记比较研究》(2014.2)通过对藏缅语宾语语料的分析和跨语言的比较,归纳和提炼出一些反映藏缅语自身规律的观点,揭示藏缅语宾语句法标记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9.词汇研究

词汇的调查描写在藏缅语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各语言简志等描写著作都对词汇有或详或略的记录,在单语描写的基础上,还产生了语族层面上的词汇比较成果。藏缅语族语言学者编纂和翻译了一批词汇集和词典,这是藏缅语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如《藏缅语语音和词汇》(1991)、《藏缅语族语言词汇》(1992)、《景颇语词汇学》(1995)、《彝语词汇学》(1998)、《哈尼语词汇学》(2013)等词汇集,以及索郎降村和张怡荪的《藏汉大辞典》、《藏文词典》(1990)、于道泉的《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1983)、土登尼玛的《藏汉双解格撒而尔词典》(1991)、索朗多杰等的《藏语敬语词典》(1993)、才旦复茸的《藏语词汇》(1995)、黄良荣和孙宏开的《汉嘉戎词典》(2002)、朵示拥汤和徐悉艰等的《汉载词典》、戴庆厦和徐悉艰等的《汉景词典》(1981)和《景汉词典》(1983)、《彝汉大词典》(1997)、张晋智的《简明彝汉字典》(2014)、陈海宏和谭丽亚的《怒苏汉简明词典》(2018)等,这些成果同时也为藏缅语族语言的描写研究和比较研究提供了便利。

10.新发现语言和方言土语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语文研究者深入边疆、山区,对一些鲜为人知的藏缅语族语言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以孙宏开主编的“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的形式出版。在33部新发现民族语言著作中,属于藏缅语的有孙宏开、黄成龙、周毛草的《柔若语研究》(2002),孙宏开、齐卡佳、刘光坤的《白马语研究》(2006),戴庆厦、蒋颖、孔志恩的《波拉语研究》(2007),李永燧的《桑孔语研究》(2002)、戴庆厦等的《浪速语研究》(2005)、龚群虎的《扎巴语研究》(2007)、李大勤的《格曼语研究》(2002)和《苏龙语研究》(2004)、江荻的《义都语研究》(2005)、徐世璇的《毕苏语研究》(1998)等。

另外,在孙宏开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中,有关藏缅语族语言方言的研究成果有黄成龙的《蒲溪羌语研究》(2006)、纪嘉发的《彝语方言研究》(2005)、刘光坤的《麻窝羌语研究》(1998)、木玉璋的《傈僳语方言研究》(2005)、陆绍尊的《门巴语方言研究》(2002)和《普米语方言研究》(2001)、尹蔚彬的《业隆拉坞戎语研究》(2007)、周毛草的《玛曲藏语研究》(2003)等。



三  总结与展望


70年来藏缅语的描写研究走过了由结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分析描写到多种理论框架下的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在语言系属划分、语音分析与实验研究、语法(句法)结构的研究以及词汇记录与描写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系属问题。国外对藏缅语系语言的系属分类较有影响的有白保罗的“狭义汉藏语系分类”和沙加尔的大语系分类框架。李方桂开创的“一语三族”主流分类模式对中国汉藏语系语言系属分类研究具有开拓性和奠基性意义,长期以来是国内藏缅语研究的主流观点。以罗常培、傅懋勣、马学良、孙宏开和戴庆厦等为代表的中国语言学家不断补充完善和细化了这一分类体系,目前已基本确定藏缅语族语言由藏语支、羌语支、彝语支、缅语支和景颇语支组成的主流观点,但仍然存在白语、纳西语、土家语等少数语言归属问题的意见分歧。目前,系属分类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藏缅语语种众多,语言关系复杂;二是对现代藏缅语的调查研究还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入;三是语言分类体系还不完善。

(2)语音问题。藏缅语语音研究主要集中在声调、复辅音、松紧元音以及双音节化等方面。汉藏语在语音上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多数语言都有反映音高变化的声调,但藏缅语的声调多寡不同,对应松散,其声调发展的不平衡性为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70年的不断研究与深入分析,基本厘清了以下认识:藏缅语声调伴随着元音的松紧分化、韵尾辅音的脱落、声母辅音的简化等发展而自然产生;声调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形成过程;声调是语音变化的补偿手段,与声韵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等。此外,藏缅语复辅音发达,有的语言有300多个复辅音,目前不仅已较全面地描写了各个具体语言的复辅音系统,而且构拟了比较完整的复辅音声类。

(3)句法问题。藏缅语句法(语法)研究呈现三个趋势:一是从单一的语言描写向跨语言的比较研究转变;二是从以描写为主转向描写与解释相结合;三是从语言结构系统内部因素向语言结构与语言接触等外部因素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总之,70年来的藏缅语描写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对藏缅语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一些语支,如藏语支语言、羌语支语言的研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在今后的研究中,藏缅语研究应着力改变各语种及各语言要素研究的不均衡状况,扩展深层次的语言田野调查、加强方言土语的描写研究,同时期待藏缅语研究的更多理论和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