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第三节 研究成就、经验及展望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章节:第三节 研究成就、经验及展望,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文化事业积极发展,基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取得了可喜成就。



一  文化语言学成就


70年来,基于民族语言研究的文化语言学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一)文化语言学基本确立了理论体系及学科属性定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就一直开展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尝试对文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到80年代,文化语言学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在学界的深入讨论和持续探索之中,文化语言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地位逐步得到认可。进入21世纪以来,浑沌学理论应用于语言与文化研究,标志着文化语言学进入崭新的阶段,体现了文化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新探索。



(二)文化语言学研究初具规模


基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涉及中国境内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的几十种民族语言,研究的语种和文种数量在逐年增加,就目前掌握的数据看,涉及藏语、羌语、木雅语、拉坞戎语、彝语、纳西语、景颇语、白语、傣语、苗语、壮语、布依语、黎语、蒙古语、朝鲜语、满语、达斡尔语、鄂伦春语、维吾尔语、撒拉语等。研究的对象及总的成果数量近年来逐年递增。



二  展望


进入新时代,文化语言学的发展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得益于中国语言文化多样性的资源属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语言观不断深化,此外,各民族语言文化建设的现实也需要文化语言学的学术支撑。新时期的文化语言学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和拓展。



(一)进一步提升对语言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凝聚发展动力


语言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的属性已经得到公认。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和凝聚体,其文化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前语言文化多样性已经深入人心、语言文化建设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新形势下,文化语言学需要提升理论和研究水平,为党和国家以及各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持,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


文化语言学因起步较晚,理论建设基础薄弱,基于民族语言研究的文化语言学理论建构先天不足,发展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团队建设,加之文化语言学研究在当代尚未占据文化学和语言学研究的潮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三)对语言及语言内部要素各个层面的研究不均衡


1.基于民族语言研究的文化语言学更多的成果是语言使用人数较多的民族语,比如涉及藏族语言文化和蒙古族语言文化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使用人口少、分布地域小的民族语言的文化研究语言成果较少等。

2.就目前掌握的数据看,基于民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基于词汇和语音角度,涉及语法系统的研究比较少。

3.历史文献与现实语言生活并重。根据目前统计的研究成果看,基于文献研究的民族语言文化成果较多,基于现实口语和当代语言生活研究的成果较少。



(四)技术手段需要进一步更新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丰富,与丰富的语言资源形成对比的是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成果还不太多,基于现代多语种和多文种资源库的文化语言学研究还未起步。今后的研究中,应大力建设基于民族语言的资源库,这样,民族文化语言学才能达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语言学工作者的带领下,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比如,基于民族语言研究的文化语言学已初具规模,已经出版了一系列论文集,我们期待以民族语言研究为背景的文化语言学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绩。

*  *  *

[1]  林耀华:《分析言语意义对于文化研究的贡献》,《民族学研究集刊》1944年第4期。

[2]  罗常培(罗莘田):《从语言上论云南民族的分类》,《边政公论》1942年第  1卷。

[3]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年版。

[4]  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5]  申小龙:《历史性的反拨:中国文化语言学》,《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3期。

[6]  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

[7]  邵敬敏:《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汉语学习》1991年第2期。

[8]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  周振鹤:《从北到南与自东徂西——中国文化地域差异的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6期。

[10]  周振鹤:《中国历代移民大势及其对汉语方言地理的影响》,《国外人文地理》1988年第1期。

[11]  周振鹤、游汝杰:《人口变迁和语言演化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第4期。

[12]  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3]  申小龙:《中国语言学的宏富之路——评“文化语言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14]  申小龙:《历史的反拨:中国文化语言学》,《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3期。

[15]  申小龙:《论文化语言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6]  申小龙:《当代语言科学方法论的人文主义选择》,《未来与发展》1989年第  6期。

[17]  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页。

[18]  申小龙:《文化语言学论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文化语言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9]  陈建民:《文化语言学》,《语文导报》1987年第6期。

[20]  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1]  陈建民:《关于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思考》,《汉语学习》1992年第4期;《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语文建设》1999年第2期。

[22]  邓晓华:《人类文化语言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  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4]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25]  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超越》,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7]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8]  张公瑾:《语言的文化价值》,《民族语文》1985年第5期;《文字的文化属性》,《民族语文》1991年第1期;《文化环境与民族语文建设》,《民族语文》1991年第6期;《走向21世纪的语言科学》,《民族语文》1997年第2期。

[29]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30]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  张公瑾、丁石庆等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2]  张公瑾:《〈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探索〉序》,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34]  丁山:《姓与氏》,《新建设》1951年第3卷第6期。

[35]  杨希枚:《连名与姓氏制度的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台北,1957年。

[36]  张公瑾主编:《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37]  张公瑾主编:《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8]  张公瑾:《社会语言学与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汉字文化》1991年第4期。

[39]  邢公畹:《汉藏系语言及其民族史前情况探析》,《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

[40]  邓晓华:《从语言推论壮侗语族与南岛语系的史前文化》,《语言研究》1992年第1期。

[41]  曹翠云:《从苗语看苗族历史和起源的痕迹》,《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  3期。

[42]  罗美珍:《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民族研究》1981年第4期;《从语言角度看傣、泰民族的发展脉络及其文化上的源关系》,《民族语文》1992年第6期。

[43]  傅懋勣:《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和亲属称谓》,《民族研究》1980年第  3期。

[44]  萧家成:《血缘婚新证——从亲属称谓看血缘婚》,《民族研究》1983年第  5期。

[45]  周庆生:《傣语亲属称谓变体》,《民族语文》1994年第4期。

[46]  姜宝有:《朝鲜语颜色词的基本范畴及其构成》,《延边大学朝鲜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7]  胡书津、罗布江村:《藏语白色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48]  朱净宇、李家泉:《从图腾符号到社会符号: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9]  白庚胜:《色彩与纳西族民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  范玉梅:《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名》,《民族研究》1981年第5期。

[51]  周庆生:《傣族人名的等级结构与社会功能》,《民族语文》1988年第2期。

[52]  周国炎:《“越、濮、僚、夷、仲”与现代布依族族称关系试析》,《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53]  纳日碧力戈:《姓名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54]  王贵:《藏族人名研究》,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55]  朱琚元:《彝族支地名与中国民族地名学》,《彝族文化研究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6]  丁石庆:《达斡尔族早期社会制度的语言透视》,《黑龙江民族论丛》1996年第1期;《达斡尔语渔业词汇与渔业文化历史变迁》,《满语研究》2002年第2期。

[57]  胡书津:《藏语敬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藏文数字藻饰词及其文化内涵》,《民族语文》1995年第2期;《藏语dgu“九”及其文化内涵》,《藏学研究论丛》第4期,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8]  张公瑾:《中国文化的共同渊源及其多民族特点》,《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

[59]  丁石庆:《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0]  胡书津、王诗文:《藏语文化语言学发凡》,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1]  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2]  王渝光、单春樱、崔梅等:《汉傣语言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3]  丁石庆:《民族语言的文化学研究方法试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64]  屈承熹:《怎样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定位》,《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  1期。

[65]  王锋:《初值与沿流:语言演变的浑沌性质》,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从浑沌理论看语言的接触和影响》,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对语言作为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再认识》,张公瑾、丁石庆等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思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从非线性科学视野看语言演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29日;《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条件下的语言发展和演变——以浑沌学为视角》,《从有序到浑沌——庆贺张公瑾教授八十华诞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57—271页。

[66]  丁石庆:《新世纪(2000—2013)的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检视与展望——庆贺恩师张公瑾先生80华诞》,《从有序到浑沌——庆贺张公瑾教授八十华诞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42—255页。

[67]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9]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视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视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2]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3]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4]  丁石庆、张铁山、周国炎编:《从有序到浑沌——庆贺张公瑾教授八十华诞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5]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动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