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第二节 20世纪的纪录语言学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章节:第二节 20世纪的纪录语言学,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20世纪的语言纪录采用纸笔纪录方式,即赴田野点,用纸笔纪录某一调查点(语言或方言)的词汇、语法和长篇语料,在我国语言纪录可追溯到20世纪30—40年代。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进行的语言调查比较注重纪录音位系统和长篇语料,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任何有声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民族语言调查,重视纪录词汇和语法例句,但没有留下较系统的录音材料。20世纪90年代后,语言调查开始使用录音机,也开始恢复纪录长篇语料的传统,但数量较少。20世纪末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媒体的出现,语言档案的数字化使语料的永久保存和全球传播成为可能和现实。目前,国内学术界在民族语言的纪录和研究方面逐步应用数字技术,相关软件得到开发和应用,为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语言的全方位纪录奠定了技术基础(黄成龙、李云兵、王锋,2011)。



一  民族语言大调查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5年,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主要是摸情况、搞试点、取经验的阶段。到1955年年底,已经大致摸清了全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分布。1955年12月6—15日,在北京举行了“首届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派吴玉章、胡乔木、刘格平、刘春、张稼夫、潘梓年等到会做了工作部署。会上还交流了民族语文工作的经验,交换了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创立、改进和改革文字的意见,制定了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规划。

在此基础上,1956年,制定了发展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12年远景规划和5年计划;确立了帮助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文字的基本政策。为了普查少数民族语言,并帮助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文字,组织了共计700多人的7个调查队分赴全国16个省和自治区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语言调查。从1956年到60年代初,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者通过几年持续的语言国情调查,基本上掌握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分布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语文》以及80年代开始在《民族语文》上发表反映1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基本情况的“民族语言概况”系列论文。1980—1986年由民族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共59种描写少数民族语言的简志,这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史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语言的普查工作。已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以及很多当时调查的原始材料为后来的民族语言研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2009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的修订,旨在改错,增补新的研究成果,还增写了《满族语言简志》,并合订为6卷本。



二  20世纪80—90年代新发现语言资源调查


1979年5月全国民族研究规划会议在昆明召开,会上提出了调查中国空白语言(指过去少数民族语言普查时尚未调查或调查不深入的民族语言)的任务,民族语文工作者结合语言识别工作深入调查,先后发现了一些新语言。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全国语言学界的力量进行“中国新发现语言”调查研究,该研究成果作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先后由上海远东出版社(8种)、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8种)和民族出版社(31种)出版,现已出版47种。这套丛书由著名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主编,是保护和抢救我国多民族语言遗产的代表性成果。该丛书收录了我国民族语言研究者二十多年来进行的大量语言调查研究成果,其中多数为新发现语言,这些语言又大多濒危,有的即将消亡。这套丛书为世界语言宝库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源,同时,还为我国制定新时代语言文化政策提供了扎实的语言国情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