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外国小说 > 粘住

第一章···简 约(4)

书籍名:《粘住》    作者:奇普·希思
    《粘住》章节:第一章···简 约(4),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不要隐藏导语

新闻记者要用最重要的信息开始他们的故事。新闻第一句,被称做导语,包含着这则消息最本质的要素。一条好的导语能传递大量信息,就像美国新闻编辑协会评选的获奖文章中的两段导语一样:

据医生说,在经过了没有发生任何事故的4小时的移植手术后,一个17岁孩子的健康心脏给了34岁的布鲁斯·默里·弗赖迪第二次生命。

耶路撒冷,11月4日——今晚,在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离开特拉维夫的一个有10万人参加的和平集会时,一名右翼犹太激进分子开枪杀害了他。这次事件使得以色列政府和中东和平进程陷入了混乱。

在导语后,信息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排列。记者称这个为新闻写作的“倒金字塔”结构,即最重要的信息(金字塔最宽的部分)在最顶端。

“倒金字塔”对读者很有好处。不管读者的注意力跨度多大——不管他只读导语还是整个故事——“倒金字塔”能使他收集的信息最大化。换一种角度想一下:如果新闻写得像神话,在结尾有一个戏剧性的高潮,在故事中间停止阅读的读者就会错过结尾。想象一下读到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才发现谁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或者谁赢得了“超级杯”(美国国家橄榄球年度冠军联赛)的情景。

“倒金字塔”也保证了报纸的及时出版。如果一个最新的突发新闻迫使编辑从别的新闻版面那儿剪裁地方。没有“倒金字塔”,他们将不得不对所有其他文章做一项又慢又细的删减工作,这儿修整一个词,那儿修整一个句子。而通过“倒金字塔”结构,他们就可以简单地从其他文章的底端砍掉几段,因为(通过构造)能知道那些段落是最不重要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假的),“倒金字塔”结构出现在内战期间。所有的记者都想用军用电报把他们的报道传回去,但是他们随时可能被中断;他们可能会被敌军抓住,或者通讯线路可能完全中断——此系战争中常见事件。记者永远不会知道他们能有多少时间来发送信息,所以他们只得先发送最重要的信息。

新闻工作者们热衷于撰写他们的导语。一位编辑大赛的获奖者唐·威克利夫(Don  Wycliff)说:“我始终相信,如果我有两小时用于写作,最好的方法是用头1小时45分钟确定一条好的导语,那么后面的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如果找到一条好的导语能让别的事情都变得简单,为什么新闻工作者往往还是要失败呢?记者的通病是过度深入细节以至于忽视信息的核心——读者认为重要和有趣的内容。资深新闻撰稿人埃德·凯里(Ed  Cray)已经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学近30年了,他说:“花在一篇文章上的时间越长,你就越迷惘。每个细节都很重要,到后来你也不知道文章要说什么了。”

关于迷失方向、失去中心的问题太普遍了,于是新闻工作者们给它一个名字:“隐藏导语”。新闻最重要的元素与文章结构脱离太远时,就会发生“隐藏导语”的问题。

撰写导语的过程——避免隐藏它的倾向——是对寻找核心这个过程的一个形象比喻。找到核心与撰写导语都存在不得已的优先选择。想象你是一位战地记者,你在线路被切断前只能发送一条消息,它会是什么呢?只有一条导语和一个核心。所以,你必须选择。

不得已的优先选择的确痛苦。聪明的人重视一切资料的价值,他们会发现细微差别、不同观点——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情况的复杂性,他们总是滞留于此。在战时,这种被复杂性吸引的倾向与优先选择的需要同时存在。这样艰难的探索——从复杂中处理最重要信息的需要——正是詹姆斯·卡维尔(James  Carville)在1992年比尔·克林顿竞选阵营所面临的问题。

“如果你同时说三件事,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政治阵营每作一个决定都会感到很焦虑。如果你觉得你所在的机构陷入困境,试想一下这个挑战:你必须依靠那些不收报酬的、几乎毫无经验的工人,白手起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机构。你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来整合这支团队,而且要向它倾注无穷的精力。如果把这个机构比作一个唱诗班,它的每个成员必须唱出同一首赞美诗,可你丝毫没有排练预演的时间。另外,还有来自媒体的压力,恨不得让你每天都唱一首新歌。更糟糕的是,你必须时刻提防你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会抓住你说错的每一个字。

1992年的比尔·克林顿阵营是一个在困难环境中运用黏性创意的经典案例。在克林顿阵营被一些无法避免的复杂问题缠身之际,克林顿自己还制造出了一些新麻烦。一开始是“性丑闻”事件,这里就不对此多作阐述了。其次,克林顿天生是一个政治上的书呆子,不懂得灵活变通,这表示他只知道生硬地回答别人向他提出的每个问题,而不会抓住问题的要点。

作为克林顿的军师,詹姆斯·卡维尔不得不疲于应付些复杂的事情。一天,为了力争把握住要点,卡维尔在白色书写板上写下了三句话,为的是让克林顿阵营的每个成员都看得见。这个即兴写成的清单中的一条这样写道:“应该抓经济,蠢货。”这句话后来成为克林顿竞选成功的核心所在。

“蠢货”这个词是用来鞭策克林顿阵营的成员的,为的是提醒他们不要忽略掉真正重要的东西。“道理其实很简单,它让我们保持谦卑,”卡维尔解释道,“我想说的是,‘我们在这里不能自以为是,不要自以为很聪明。我们要做的是记住最基本的原则’。”

比尔·克林顿同样感受到了要点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他自身而言。举个例子,当别人建议克林顿停止谈论平衡预算时,他的心情十分沮丧,因为1992年总统大选的独立候选人罗斯·佩罗(Ross  Perot)已经对克林顿的平衡预算持肯定态度。克林顿说道:“我两年来讲的一直都是这些事,为什么因为佩罗的加入就要我放弃呢?”他的智囊团不得不告诉他,“说话时必须经过信息筛选。如果你同时说三件事,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应该抓经济,蠢货”是克林顿时代的导语——这句话的提出正是时候,因为1992年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但如果说“应该抓经济,蠢货”是导语,那么对平衡预算的需要就不能也成为导语。卡维尔必须阻止克林顿亲手把导语“埋葬”。